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七章 如鱼得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切安排停当,管上学返回城里弘仁堂,第二天找来世衡,了解他的造船经营情况。管世衡说:

    “幺爸,经营情况一般,虽没有严重亏本,但赚头也不大。”

    管上学:“原因何在?”

    管世衡:“由于我们技术力量不雄厚,造稍大一点的船就很吃力,而真正要赚钱的却是大船,而不是小船。就工序而论,造大船与造小船是一样的。”

    管上学:“既知道问题之所在,就应增加技术力量才是。”

    管世衡:“绥阳的种麻和织麻布我要管,这里的造船我要管,南一头、北一头,已弄得我心力交瘁,力不从心啊!”

    管上学:“下一步怎么办?就这样维持下去,以后再说?”

    管世衡:“幺爸,已经走到这一步,把作坊解散了又觉得可惜,我再经营下去又没更好的办法,我真不晓得怎么办?幺爸,你给我出个主意吧。”

    管上学:“我问你,你办这个船厂花了多少银子?又回收了多少?”

    管世衡:“开始接收几个小船厂,花了约三万两,以后请大匠师,加上添置工具,花了五千两,加上购进原料木材,又花了五千两左右,总共花了四万两,虽然没有赚,也没有亏。”

    管上学:“世衡,好像你爹给了你是十万两,那六万两还在吗?”

    管世衡:“我经营一段时间后,发现那六万两暂时用不着,便拿回去交给爹了。”

    管上学:“世衡。你看这样行不行,叫世敦给你五万两,你把船厂给他,让他来经管。但这事你先给你爹商量商量再定。”

    管世衡:“这事我和爹已经商量过了。他说:‘世衡,看来你不是干造船坊的料,只要不亏本,把厂给世敦他们’。所以爹已发话再先,我就不用再与他商量了。幺爸,我的本钱是四万,我只能收四万,怎么会收五万,赚自己人的钱呢?绝不能多收。“

    管上学:“这一万是给你和龙凤辛苦经营的辛苦钱。归你们两口所有,并不是叫你拿回去给你爹。”

    管世衡:“那就多谢幺爸和四弟了。”

    管上学:“你四弟媳陈金定已故于雷击,管世厚已逝于西陵峡,我意欲让他们两个组成一个家庭,把管家的家业兴旺起来,发达起来,你觉得如何?”

    管世衡:“幺爸,这真是天作之合,四弟有雄才伟略,刘芳又足智多谋。两个人结为夫妻,各展所能,将干出一番大事来的。幺爸,你的决定是对的,他们什么时候成婚组成家呢?”

    管上学:“我准备在今年腊月,几位大人来了后,突然宣布,立即拜堂成亲,你一定要来哟。”

    管世衡:“一定来。一定来。”

    管世衡走后。管上学立即把这个情况写了封信叫伙计送给管世敦,叫他和刘芳第二天赶到弘仁堂。带五万两银子,接收世衡的造船坊。

    第三天,管世敦、刘芳和伙计回到弘仁堂。走前,专门去官马场挑了匹高大神骏的胭脂马准备送给大哥世衡做坐骑。

    管世敦、刘芳直接来到造船坊,找到世衡。

    “大哥,我爹说你已决定将造船坊交给我,让我来接。”

    管世衡:“是的,我实在无力做这件事,绥阳一摊,这的一摊,我简直疲于奔命,结果两头都弄不好,不如放弃这里,回去把种麻织麻布抓好。”

    管世敦:“也是的,造船坊让我管着,以后你什么时候想经营我再还给大哥,反正兄弟之间什么都好说。”

    管世衡:“我都四十大几的人了,恐再难有办船坊的事了,四弟有才能,加上刘芳的辅佐,一定会经营的红红火火的。”

    管世敦从怀中拿出一叠银票递给管世衡,说道:“这是五万两银票,其中一万两给大哥大嫂的,大哥准备什么时候返回绥阳?”

    管世衡:“你派人来接手了,我就立即返回绥阳。”

    管世敦:“我立即派余化蛟来接,造船的一切事情照旧进行,一切人员全部照用。今晚在南纪门酒楼为大哥大嫂践行,然后我与刘芳要沿江而上,考察一些具体的事务,从成都折返,我要专门去隆昌、荣昌考察织麻布的情况,看能否对大哥的事有所帮助。”

    管世衡:“谢谢四弟,有好的消息望速告诉我。”

    管世敦:“麻布一行,一是织,细麻布也能卖好价,二是染,染出好的花色品种,才能在吸引更多买主,我将着重在这两方面考察,大哥以为如何?”

    管世衡:“我知道麻布坊关键是织与染,我是管了造船就管不了麻布,可能在织染上我落伍了。”

    管世敦:“大哥,你要注意培植能干的管事,具体的管理让管事去管,管事下面又设些小管事,具体都让他们去管,你只要管好管事就行,刘芳在这上面有些好的建议,我全采纳了,让刘芳谈谈我们的管理情况吧,或许对大哥有帮助。”

    刘芳:“大哥,我对管家的具体建议是这样的:首先将产业群分青木关、合州、城里头三大片,每大片设大管事一人,每大片又分若干管事,如合州有分管农作、分管渔业、分管盐业、分管官马场,四个管事,如青木关大管事下有分管果林、分管渔业、分管酿酒、分管养牛羊、分管农作五个管事。每个管事,大管事有基本的薪酬,年终奖励,每个人的管理成绩大的,年终奖励越多,其比例基本薪酬占六成,年终奖励占四成。这样每个管事都会积极地干好每件事。大哥这虽然在管理成本上有所增加,但你省事省心多了,你就可抽出时间干更重要的事。比如引进新型的更优良的织机,物色更优秀的织工、漂染工。”

    管世衡:“刘芳,你讲的太好了,看来我也要在管理上多下些功夫。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腾出来干更重要的事。”

    当晚,管上学、张春红、管世衡、龙凤、管世敦、刘芳、龙麟、管世嘉、余化蛟在南纪门酒楼摆了一桌宴席,为管世衡、龙凤践行。

    第二天,张春红、刘芳去管世衡的住所,帮龙凤收拾行李。管世敦、余化蛟随管世衡去造船坊办交接,在交接好财务后,管世衡把造船坊的主要技师匠人召集起来,宣布从此以后,造船坊由四弟掌管。具体负责人是余二表叔,希望大家和衷共济,把造船坊经营下去。说完便离开回家收拾去了。

    管世敦:“我大哥因绥阳的产业要他掌管,所以,大哥交给我来接管,这只是管理人员的变更,大家原来做什么,以后照样做什么,以前拿多少钱,以后仍然拿多少钱。没有什么变化,大家安心工作,诸位听明白没有?”

    众人:“听明白了!”

    管世敦:“我现在问大家一个问题,望能如实告诉我,诸位觉得我们这个造船坊办的好,或是不怎么好,或是很不好?”

    众人不语。

    管世敦:“大家不用担心,你们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即使说的不完全对也没有关系。我只想听听你们的真心话。”

    一个中年人:“管四老板。我知道你是重庆城有名的大老板,你的十一座酒楼做的红红火火。令尊大人管郎中也是有名望的老医生,但是我始终不明白,你为什么不像管酒楼一样把造船坊统率起来。照样办的有声有色呢?”

    又一个中年人说道:“四老板,其实大老板也想把事情办好,只是贵州哪的事也离不开他,经常一走就是半个月,一个月,我们有事找他,他不在,只有等他回来了再处理,一笔笔造船生意也因无人做主而流失了。”

    在一个年纪约四十开外的人说道:“当造船坊的老板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街上多听听看看,也要注意打探人家造船坊的情况,学习人家好的东西,改进、改善我们自己的技术、工具,听说川西那边已使用四人拉的大龙锯改木料,我们没得人去学。”

    管世敦:“请问这位匠师贵姓?”

    他说道:“我姓庹,字光明,合州人,在造船坊任大匠师。”

    管世敦:“三位说的都很对,很好,说到了具体问题上,我们上一辈是俩兄弟,大哥是大爸的长子,这个造船坊是由大爸出资让大哥经营,因此,我不便插手。结果只有他一人唱独角戏,这就难免有疏漏之处,我大嫂系重庆商会会长的千金,传习药业,对造船更是门外汉。正是鉴于这样一些原因,大哥也感觉自己力不从心,故萌生退意,把造船坊转让给我。我也感觉到大哥的主要产业在贵州,长此下去不是办法,所以帮他一把,把造船坊接过来。”

    庹光明:“四老板,你接手是对的,从你经营酒楼,看出你的思路是非常活的,我相信在四老板的掌握下,造船坊一定能办的红红火火的,光凭你任命余老板为具体的造船坊负责人就可看出你与大老板的不同之处。这样,造船坊有人具体经管了,什么事就有人管了。”

    中年人甲:“四老板,我姓吴,字有天,从同行消息来看,原来一些小船坊由于经营不善,纷纷倒闭,可乘机收购一些条件好的,也就是设备好,技术实力强的造船坊,以充实自己。”

    中年人乙:“四老板,我叫龚正均,我家几兄弟,都在外造船,我三哥龚正平,在川西一个大船坊做话路,他们那里可造千石大船,只要能物色有一两位大匠师,我们就可造千石几千石大船,就可称雄川东,独占鳌头。”

    中年人丙:“我叫李正田,珊瑚坝是个造大船的地方,但要搭牢实的大棚,从头年九月到来年五月九个月的时间坝上皆没有水,可以利用起来,只要我们有了造大船的木工大匠,就可先把船造起来,自然就会有买主上门。”

    一个年轻人说道:“我爹也是造船的。他有个师弟,在泸州一个大型造船坊作坊做事,由于老板兼营船运,最近接连两次翻船。死亡多人,赔款巨大,急于卖船坊赏付赔款,如能花重金连人带造船器具都盘过来,我们造大船的条件就完全具备了。”

    管世敦:“年轻人,你叫什么名字,你的年龄并不大,你的爹应在干活之年,不知在哪个造船坊高就?”

    年轻人:“四老板。我叫韩文龙,我爹才五十岁,本应能干活,一次工棚被风吹垮,木杆打在右手上,成了残迹,老板不用他了,就回家了。我爹叫韩林虎,本也是个大匠师。”

    管世敦:“文龙,你爹如果再出来。还可做什么活路?”

    韩文龙:“我爹原来就在泸州那个造船坊做事,专司造大的客船,能识图纸,本来就是指导一帮人干的,毋须亲自动手。”

    管世敦:“如果我们把那个造船坊盘过来,全拆迁过来,你爹能出来跟我们干吗?我将立即去泸州盘那个造船坊,想请你爹韩林虎大匠师一道,他愿意帮这个忙吗?当然不会白帮忙。”

    韩文虎:“肯定会助四老板一臂之力的。”

    管世敦:“各位匠师。你们今天说的使我看清了方向。明白了发展的道路,谢谢大家。我这个人的特点就是不做则已。要做就做大的,做强的,有大家的帮助。我相信,一个大型的造船坊一定会建起来的。”

    两天后,管世敦和刘芳向管上学汇报对船厂接管的情况,并谈到准备去购回一个大型造船坊的事。很得管上学的肯定,管上学说:

    “要很好的购回你们忘记了一个极重要的人物龙会长,他是重庆商会总会长,与泸州商会会长肯定有极好极深的交情,一定要好好利用这层关系,请他写封信,你去拜会一下,请他从中斡旋,促成其事。”

    管世敦:“爹教导的是。”

    刘芳:“爹,在造船坊里有个年轻人的爹原在那里工作,他的几个师兄弟都在那里工作,就是他们传出的造船坊要出卖的消息。原来老板兼营客运,接连两次事故,巨额的赔款,迫使原老板卖出造船坊。因此我们将带他父子前往,并与他师兄弟配合,迅速完成收购事宜。”

    管上学:“这一点也很重要,就可实现内外合作,上下其手,合围取之。首先要答应原造船坊匠人全部录用,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他们就会积极配合,你们就会达到目的。”

    管世敦:“我准备对愿来重庆做事的人先发一个月的工资作安家费,而且在重庆会很快获得住房,以便与家人团聚。“

    管上学:“世敦提的我皆赞同。只是你们两个出去的关系怎么称呼,许多事刘芳必须参与才能避免失误,出头露面是必不可免的。”

    刘芳:“爹爹你的想法呢?”

    管上学:“最恰当的是夫妻关系,这可委屈芳儿了,我心中十分不安,只能在过年时四位大人来西院期间补办个盛大婚礼。”

    刘芳:“我同意爹的安排,反正我们已是过来人,不在意婚礼是否举行,而且造船坊的人也不了解我和世敦哥的关系,只是余表叔要麻烦爹给他解释一下。”

    管世敦:“我完全同意爹的安排,我与刘芳互相倾慕已非一日,早就盼望这一天了,刘芳,我俩给爹磕三个头表示作为夫妻的开始,行吗?”

    刘芳主动伸出手来,管世敦拉着刘芳的手一齐跪在管上学的面前,磕了三个头。

    管上学:“从现在起,你们就是夫妻了,起来吧!”

    管世敦:“刘芳,我们当着爹的面,对磕三个头,完成夫妻交拜的仪式。”

    刘芳:“这是应该的。”

    于是又对磕了三个头,完成了结为夫妻的主要仪式。

    管上学:“世敦、芳儿,当初我和你妈在出来逃难的头天晚上,也就是在你爷爷面前磕了三个头,就算成亲了,想不到今天又旧戏重演,你们不怪爹考虑不周吧?”

    刘芳、管世敦:“谢谢爹成全,急事从权,大行不拘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古已有之。”

    管上学:“好吧,你们去休息吧!”

    其实管世敦对刘芳的倾慕,在江陵城买衣服时已明显的表现出来了。刘芳心里很清楚,她坦然接受,表现她心中已萌生对管世敦的好感,回重庆在订做马车时,罗老板称她为夫人,她并不恼怒,默认这个事实,表明他对身边这位有雄才大略人物由好感升华为爱恋,产生渴望成为他夫人的意愿。此后。她尽力发挥自己的才智,辅佐世敦成就大业。今年七月,双双矢偶,刘芳认为这是天意,是上天要安排他俩要在一起,一切就等这个家的实际主宰者管上学发话了。但他没有想到来的这么快,这么突然,由于有这个思想准备,他立即就爽快的答应了。她知道,从此她就成了这个家的实际掌管者。她的所学将更有机会施展了,内心的喜悦是无法形容的。她毫不犹豫地把世敦带到自己的房间,关上门,扑向世敦的怀里。世敦也毫不犹豫的紧紧抱着她,亲吻着,告诉她:“当第一眼看着你时,便留下极好的印象,为她的知书达理所惊奇,心中想一定要把这个女人带回重庆。作为自己的臂助。”刘芳告诉世敦:“当我了解你在为建立庞大的家业而奋斗时。我真有诸葛亮遇见刘备,刘基遇见朱元璋的感觉。所以毫不犹豫的随世厚来重庆,以展平身所学。苍天有眼,让我们结为夫妻。我们还犹豫什么?让别人去评说吧!最重要的是我们已成为夫妻了,世敦,你说是不是?”

    管世敦:“是的,我们成为夫妻是最重要的,而且是爹爹安排的,这就够了,休息吧,明天还要去见姻伯。”

    刘芳:“夜已深了,我去打热水来洗脸洗脚。”

    洗完后相拥上床,几年的暗恋与苦等,自有一番恩爱。他们不比一般的夫妻,父母之命,媒说之言,只是*的结合,男欢女爱,而是有心灵的结合、理想的结合,精神的结合,因此这种爱就特别深沉,特别牢固,也特别有韵味。

    第二天,管世敦去龙兴药业,见了姻伯龙沛潇,拿到龙会长给泸州商会会长卢凤章的亲笔信,见到了留在家中有事的大姐世嘉,谈了爹爹的安排,他和刘芳已成亲了,将在过年时补办婚礼,请大姐一家光临。

    管世嘉:“四弟,你和刘芳才是最般配的一对,祝贺你。”

    与此同时,张春红、刘芳在码头送管世衡、龙凤过江回绥阳,管世衡牵着四弟送的赤兔马。

    同时,管上学召集了城内大小管事,宣布经他安排,管世敦与刘芳已结为夫妻,过年时补办婚礼。

    第三天一早,管世敦夫妇带着韩林虎、韩文龙父子,乘快船赶往泸州,当晚在泸州曲香酒楼设宴会见韩林虎师兄弟和他们的几个好朋友。

    韩林虎:“众位师兄弟和好朋友,今天是重庆工商界巨子管世敦大老板夫妇设宴招待大家,商谈关于购买造船坊的事。”

    管世敦:“各位匠师,承蒙众匠师雅爱,应我之约,前来赴宴,世敦夫妇感激不尽,我夫妇先干为敬。”

    众人:“干!”

    韩林虎:“听说泸江造船坊准备出卖,管老板有购买的打算,只是不了解情况,请诸位师兄弟向管老板介绍一下泸江造船坊目前的情况,先请杜师兄讲讲吧!”

    杜师兄:“管老板、管夫人,泸江造船坊老板姓廖,除办造船坊,还兼办客船营运,上个月,接连两次翻船,沉船,先后死亡达五十多人,知州大人判他赔偿命价达十万两,他手中无余钱,卖出去的船一时半会也收不回来钱,只好将造船坊卖了赔钱。”

    李师兄:“他不是没有钱,而是活动银两都压在在造的几只大船上了,一听说他出事了,货主皆纷纷撤了,宁愿损失订金也不愿要船了,他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卖造船坊的。”

    吴师兄:“管老板、管夫人,他这造船坊除了工棚、工具,并没有太多值钱的东西,可他喊价十万两,也有人来看过,一听他这个价就打退堂鼓了。”

    刘芳:“列位匠师,这我就不懂了,他喊这么个数。难道没有一点谱?“

    蔡师兄:“管夫人,我想可能还包括这百十亩的地价,这块地面临大江,在泸州城是很卖的起价的。另外,在建的几艘大船,每艘可值几千两。再加上厂房设备,也不算太离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