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二章 一江清水(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二天,胡晨阳陪同陶敏之等人去了均州市,均州市长王彩荣因为也是女同志,胡晨阳点名让她来陪陶敏之。

    大家首先去了石鼓镇的“火焰山”。

    一年过去,这块原本草都不长的赤红色的岩石岗,现在已经种满了树,成活率达到90%。

    当初,为了在火焰山上种树,乡里三千民兵上了火焰山,硬是在岩石上钻凿孔眼,用炮钎、雷管、炸药整出了一个个“树窝”,再从山下挑土挑水,种上了一棵棵小树,然后经过一个夏天的精心维护,才保证了树苗的成活,确实很不容易。

    听了火焰山上种树的故事,陶敏之他们也是很感动。

    胡晨阳介绍说:“实际上,这些赤红色的岩石岗,在地理学上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丹霞地貌’,‘丹霞’,如红色晚霞一般,很美!有人说,赣源省、鄂省都是革命老区,是红土地,其实不光是因为她是革命老区,也是因为她本身就是红土地,随处可见‘丹霞地貌’,比如赣源省的龙虎山,红军‘四渡赤水’的那个赤水,还有苏轼笔下的‘三国周郎赤壁’,赤壁也是丹霞地貌。”

    朱处长很少开口,这时也忍不住说了一句:“长知识了。”

    胡晨阳指着火焰山道:“世界上,很多著名的丹霞地貌都申请了世界自然遗产,我们有个想法,想把这一片火焰山开辟为省一级地质公园,可以发展旅游。”

    那位带领三千民兵上火焰山种树的武装部长郭志新,如今已被破格提拔为石鼓镇党委书记。

    郭志新向大家介绍了石鼓镇的情况。

    石鼓镇因千年“石鼓关”而得名。石鼓关自古为中原民众朝拜武当的必经之路,也是入川达陕的咽喉要塞。西汉末年,刘秀就是在石鼓镇首胜王莽,逐步建立起了东汉王朝。

    现在,因为南水北调工程。石鼓镇原有的一点工业基础几乎都被迫关停或者迁移,在这种情况下,石鼓镇如何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具有典型意义。

    郭志新汇报道:“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既要治理好环境,确保一江清水送京城,又要解决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问题,压力很大。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吃山’,就是胡市长刚才说的,发展旅游,建材,在旅游发展方面。我们要重点开发好双龙峡、太极峡二大景区。另外。我们计划在确保不影响丹江水库库区的情况下,在火焰山深处,建一个石材工业园区;‘吃水’,就是通过招商引资,搞天然水和果汁、饮料生产。”

    张处长道:“难怪胡市长昨天说得那么自信,原来,下面早都计划好了。”

    陶敏之道:“这叫强将手下无弱兵。”

    胡晨阳笑道:“哪里,我倒是向下面的同志学到很多。”

    临近中午,胡晨阳道:“石鼓镇的农家乐旅游搞得不错,我们可以去看看。中午就在农家乐吃饭。”

    结果,大家又去了“农家乐”,所谓“农家乐”,已经不是单指某一处乡村酒家或者旅店,而是泛指一种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胡晨阳他们现在来到的一家“农家乐”,院子很大,鸡、鸭、鹅都是自然放养,蔬菜也都是自家种的,从不打药。院子里的柑橘树上也是果实累累,主人介绍说,树上的果实是故意不采摘的,就等客人来现摘现吃,吃不了还能带走。

    大家采摘了一些桔子,或许是因为这些桔子留在树上的时间长,风味还真是不一样,更甜,水份也更多。

    吃饭时,桌上以新鲜蔬菜为主,连炒鸡蛋都比城里的鸡蛋要香啊。

    ……

    随后,胡晨阳又陪着陶敏之一行去了郧南县的黄姜工业园区。

    黄姜工业园区也是胡晨阳来郧城市以后搞起来的,此举得到了省里的充分肯定。

    事实上,治理黄姜污染,也是环境治理的一个重中之重。

    郧南县的黄姜工业园区,实际上是强制性推行黄姜皂素生产新工艺,当然,新工艺之所以能被接受,也是因为皂素生产企业在采用新工艺以后,确实增加了经济效益。

    对于这个黄姜工业园区,陶敏之起初没有感觉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张处长却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张处长道:“去年我在陕南地区调研,就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他们全省种了约60万亩地的黄姜,皂素加工,给当地河流带来相当严重的污染,当地政府压力很大,很头疼,也很无奈,因为这个污染面太大了,又涉及到广大农民的收入问题,很难下决心。说实话,这次来郧城市之前,我最担心的,就是你们如何治理黄姜污染?没想到,你们通过改进皂素生产工艺,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很了不起!你们的经验,不但可以在全省推广,更可以在全国推广。”

    胡晨阳道:“谢谢。”

    张处长道:“哎,要谢谢你们才对。陕南地区,也是汉江的上游地区,是丹江水库的源头,如果他们把上游的水源给污染了,那你们郧城市再怎么治理环境,也是被动的。”

    陶敏之道:“张处长说得对,要谢谢你们创造了经验。有了郧南的经验,接下来,就是如何在全省、全国推广了,这个宣传推广工作,我们南水北调办要去做。”

    胡晨阳道:“那太好了,我代表300多万郧城人民感谢你们。”

    朱处长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