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七三章 蛙声十里出山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引起人的注意,不过也有相熟的老板或者伙计认出贺平的身份,倒也是热情地打着招呼,听说带朋友来转转准备套弄点物件,便有老板从里面取出一些不错的玩意儿出来供李墨白挑选,不过李墨白却是一样都没有看上。

    “墨白大哥,这是嫣然老爸的古玩店,要不要进去看看,不过嫣然倒是很少来。”走到一家名叫‘阅珍轩’的古玩店时,贺平突然说道。

    “哦,贺大叔的店啊,当然要进去看看了!”李墨白一听笑了笑道,看来贺平对于嫣然的恐惧不是一点。

    走进铺子,果然没有发现贺嫣然,贺知秋的大儿子贺卫方倒是在店里,打了招呼,寒暄一番后,贺卫方道,“墨白想淘弄点什么,你看上什么玩意儿就送你。”

    “谢谢贺叔,这多不好意思的,要是让我拣个大漏可如何是好?”李墨白笑了笑,说完便在博古架上四处寻觅,店里主要经营的是瓷器、陶器,也兼营书画,当然工艺品自是少不了。

    看了一圈没有发现什么好玩意儿,心中有些失望,但是眼角的余光发现柜台下有两卷没有打开的画轴在一边放着,便指了指道,“贺叔,那两幅作品怎么没有挂出来啊?”

    “那两幅啊,最近才收上来的,都是不值钱的玩意儿,五六十年代临摹齐白石的书画。”贺卫方笑了笑,“我知道墨白喜欢书画,要是喜欢的话就送给你好了,虽然是临摹的,但是临摹的水准还不错!”

    “临摹白石先生的画作?我看看!”

    待店员将画作送过来,李墨白展开一看,发现赫然是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虽然颇有齐白石画风,但想都没有想地赞同了贺卫方的看法,认为这当然是一幅临摹作品。

    没有其他的原因,关键是这幅画作太有名了,据说当年老舍,去白石老人家做客,随手在案头的书上到清代诗人査慎行的诗作《次实君溪边步月韵》:萤火一星沿岸草,蛙声十里出山泉。新诗未必能谐俗,解事人稀莫浪传。

    看到这首诗,老舍先生便有意从中选取了一句‘蛙声十里出山泉’,请白石先生通过画作来表现听觉感官感受到的东西,于是白石先生经过几天的思考,终于依托自身独到的艺术修养,将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画作通过笔墨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出来。

    这幅画的画面非常简洁,在远山的映衬下,从山间的乱石中泻出一道急流,六只蝌蚪在急流中摇曳着小尾巴顺流而下,它们不知道已离开了青蛙妈妈,还活泼地戏水玩耍。

    整幅画没有一只青蛙,但画外的蛙声跃然纸上,使人隐隐听到远处的蛙声正和着奔腾的泉水声,演奏出一首悦耳的乐章,从而连成蛙声一片的效果,令人不得不拍案叫绝。

    画作看似简单,但却表现了白石老人几十年的艺术修养和对艺术的真知灼见。白石老人以诗人的素养、画家的天才、文人的气质创造了如此优美的意境,把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准确地表现了诗中的内涵,达到了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最高境界。

    这样一幅画作又怎么可能会流落到夫子庙古玩市场,是故李墨白压根就不用细看就知道是临摹之作,也没有客气,“临摹这幅画的人,应该也是深得白石先生画风的精髓,墨白谢过贺叔。”

    接着再展开第二幅又看了起来,发现居然还是和刚才那副一模一样,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李墨白不由仔细看了一下,想看看两幅临摹的作品不同之处。

    只是这一看,李墨白心中不由大惊,如果说刚才那副已经深得齐白石老人画风的精髓,那么这幅作品足可以以假乱真,活灵活现的小蝌蚪在水中嬉戏,小尾巴摇的欢快无比,笔风犀利老辣;山泉飞泻,让人清晰地感潺潺的奔流声,一笔一画直击人心,令人有种入画的感觉,甚至在耳边传来一片蛙声。

    “贺叔,你是什么时间收到这两幅作品的啊?”

    “有段时间了,我觉着这两幅作品临摹的水平蛮高,就收下来了,你要是没有问起我都忘了。”贺卫方不以为意地说道。

    李墨白闻言便没有多问,而是又看起了这幅画的落款,发现落款“蛙声十里出山泉查初白句老舍仁兄教画九十一白石”,笔力雄健浑厚,简约大方,钤印两方朱印分别为‘白石’‘木人’,左下角钤印一枚收藏钤印,李墨白仔细一看,赫然是“老舍”。

    李墨白知道这幅画的确是老舍收藏,并被老舍引以为傲,遇到好友来访,总是会拿出来炫耀一番,甚至老舍最喜欢的印章都是齐白石给篆刻的。

    想到这里,李墨白不敢再往下想,忍着心中的激动,继续认真看起了这幅画。

    (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