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七章 尸厥之症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原来这不是害怕人没有死透来诊断尸厥,而是另一种尸厥症。

    前面那种尸厥,是人没有死透而呈现的尸厥,而后一种尸厥,可能就是人一下子厥了过去,再也醒不过来,变成一具尸体。到底死没死,也要靠大夫的诊断。

    总而言之,就是想知道,甄柔是否真的已经死了。

    而无论是从脉象,脸色,还有整体的身体僵硬程度,都昭示这一个结果——

    公孙训把完脉,看了看白芷:“我摸不到尸厥的脉象。”

    尸厥之脉,自古以来难以判断。

    传说中只有扁鹊治好了尸厥的太子——尸厥这种脉象,虽然有白纸黑字在医书上写下来。

    可是这样的尸厥脉,没有人有机会去实践啊,写在纸上,根本没有用处。

    所以像公孙训这样的大夫,作为一个痘医,怎么可能诊出传说中的尸厥症来?

    白芷也没有摸过什么尸厥之脉,不过她倒曾有个差不多的案例。

    也是头部受伤得很严重,却不知道听了什么话,立刻就没有了一切生命体征。

    当时是宣布脑死亡的。

    不知道哪里打听到了她,连夜自己家的飞机开过来。

    她当时也是见过那人脸上一丝不正常的红晕,其他地方倒是和死尸一样的。

    她也问了那人的家属,都说是想在给她试试看,能不能救回来的。

    她当时也就按着病理微微分析了之后,用了一种险峻之药。

    或者甄柔和她曾经那个病人是同样的情况。

    她微微皱眉,随即伸出手去,按上了甄柔的脉门,胸口,掀开了她的眼皮。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方夫人,你是想她活,还是要她死?”她眼神锐利,扫到方夫人的裙角时,方夫人这才注意到,眼前这个女大夫,眼光竟然如此冰冷。

    光是看到就要打一个寒战。

    方夫人有些不自在了,按说她脸皮方才这般厚,对于回答白芷的这个问题,应当是很容易的。

    可她还是思索了一会,才道:“自然是想她活着了。”

    她倒是理直气壮:“活着,我家远哥儿还等着娶她过门呢。”

    荣氏也要被她气炸了肺,可当她看到白芷递过来的眼神的时候,这才安静下来,听白芷怎么说。

    “想要她活着,那就给我闭上你的臭嘴,给我滚到外面去。”

    方夫人想不到她一句回答被白芷这样噎了回来:“你,你,为什么?我为什么要出去?”

    白芷在甄柔的脑部施了针,小心翼翼的,边施边道:“因为你身上,有病气!别过给了未来媳妇,否则你的远哥儿可就娶不上她了。”

    方夫人也是一愣,难道这个女大夫还真能把个死人救活不成?听到自己身上有病气,她的愣神,就更加明显了。

    难道——自己还真的被染上病气了?

    “好,好,我出去。”

    明显心虚了的方夫人出了门,荣氏这才过来朝白芷行了个大礼,几乎要跪下来,白芷将她托住:“你莫急,先把人救回来了再说。”

    公孙训此时也看着白芷行动,她难道还真能诊出尸厥症?

    宝芝堂几个年高的老大夫,也不过是因为年纪大了经验足,碰上过几例,才敢说有把握诊断尸厥之症。

    可是白芷,也能够吗?她方才摸脉,真的摸到了特别之处?

    他一眼也不眨,看白芷会怎么样将这样死了的人给救回来。

    这可真是生死人之医术了。

    白芷稍微将她揉捏了一下,松松她的肌肉,接着就命人送上烧的热热的炙艾草,在了几个大穴之上熏蒸。

    仿佛是印证了自己的猜想,经过一刻钟的熏蒸之后,甄柔脸上那一道若有似无的红色,有些深了起来。

    白芷相信,自己没有看错,就连公孙训,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这,这看来真的是尸厥之症了。”

    他惊呼出声,如果说甄柔真是一具死尸,怎么会对大穴上熏蒸的艾草有反应呢?

    她脸上的红晕,颜色随着熏蒸的时间加长而渐渐变深,可不就是反应么。

    荣氏也被公孙训点醒:“柔儿真的没有死?”

    屏风后也传来了什么声音。

    白芷凝神屏息,几处穴位上的炙艾草移开之后,再次用手摸了摸她的身体,发现僵硬不那么厉害了,再扪住胸口,心口下,有了一点点温度,似乎有一点点跳动之意,公孙训重新把脉寸口,脉象在若有若无之间。

    这才是还了阳气。

    不用劳动白芷,公孙训已经知道这时候用什么来还阳气。

    “快去准备人参切片。”

    白芷摇了摇头:“公孙大夫,她的阳气比白若还要难以聚集,人参切片,药效太低,必须用膏方。”

    她又吩咐甄家仆人去准备参膏。

    可这参膏是何物,甄家的人,包括公孙训,连听都没听过。

    白芷这才想起来,这时候还只有人参汤,人参干之类,参膏这种药剂,如何熬制,根本没有出现过。

    好在熬参膏只要稍微点拨一下,立刻能成事,白芷将熬制参膏的方法教给了公孙训,让他立刻去煎。

    一方参膏熬好端来,时间正好。

    方夫人也没想到,竟然真的端了药来,她在外间堂中候着,见到丫鬟奔来走去,竟是随着大夫煎药去。

    人若是死了,哪能喝药?

    还真是听天书一般的。不过,甄家的庶女若是真能活了,那么自然是最好的。

    参膏熬得很粘稠,几乎接近固态,白芷和公孙训配合着将参膏给灌了下去。

    “甄府出了两条百年上的大人参,应该是无碍的。”

    人参用来吊命还阳,一向是非常有用的。

    古代很多中医在急救的时候,全部是选择的人参——足以说明,这一味药物,是多么有效。

    果然,甄柔的嘴唇微微动了一下,身子也微微动了起来。

    素问几乎是含泪迎上去的,却被白芷再次拦住:“再去端我方才开的另一碗药来。”

    公孙训走后,白芷又开了一剂汤药。

    “麻黄,羌活,南星,全蝎,*,没药,木通,茯苓,桔,甘草——入了韭汁汤,煎成一小碗。”

    这是她之后开的方子。

    就连荣氏也很好奇,怎么会开这样的方子,从药性上听来,有几味药,是通窍化痰的。

    不过她没问,因为甄柔虽然身子轻微地在动,脸部也有了一些表情,但却好似十分痛苦,在剧烈地挣扎。

    白芷疾呼:“公孙大夫,按住她!”

    几人合力才按住了甄柔。

    接下来又将新的药汤灌下,甄柔仍旧在没有意识地挣扎,可是服下之后,脸颊上的诡异红色,似乎消退了许多。

    接着她陡然睁开眼睛,张嘴大口大口地呕吐起来。

    只见她呕吐出来的,竟然是大口大口的血痰。

    荣氏见了都吓了一跳,血痰颜色深黑,看起来着实有些像血块,甄柔这般瘦弱的一个人,竟然吐出来这么多痰……

    然而吐出了这些恶痰之后的甄柔,睁开了眼睛,似乎已经清醒过来。虽然虚弱,可她的呼吸,也很均匀了起来。

    公孙训感到不可思议的同时,也有一种震撼浮上心头。

    竟然真的妙手回春了,他方才也参与其中!

    “现在她还很虚弱,立刻扶回房间睡一觉,不要吹风。”

    白芷是例行医嘱,可这句话,落在荣氏的耳朵里,又有了不同的意思。她眼睛微微发亮,想起来这眼前僵局的化解之道。

    素问连连嗯了几声,带着几个小丫头,搀扶着有些呆愣愣的甄柔回了房。

    这时候,方夫人已经是等不及了,她才走出中厅的堂间,便看到了一行人搀着甄柔离开。

    她还当自己花了眼睛,连忙揉了又揉,这才确定,那孱弱的,袅袅婷婷,徐徐走着路的,可不就是甄家庶女的背影么!

    她才想追上去瞧个真切,却因为反应迟了,那一行人早就走向了后院的方向。

    身边的大丫鬟拉住了主母,提醒道:“夫人,时候不早了。”

    方夫人这才想着,既然来闹了一场,那自然要把想要的结果闹出来。

    她深深吸了口气,仍旧回了大堂。

    待一进去,便见到了荣氏在感谢两位大夫。

    究竟是哪一个大夫,竟有如此的功力,活死人肉白骨?方夫人微微打量,在心中特地留意了一下,看这年纪,再看这气度,大约该是那男大夫。

    她把男大夫的容貌都记下,准备出了甄府再去打听打听。

    眼前,既然甄柔活了,那就得早日把婚期定下。

    她有官府文书在手,还怕什么。

    做好了和荣氏斗法的准备,方夫人是意气风发。

    什么名门贵女,端着拿着,结果连个庶女都护不住,这种女人,有什么意思。

    方夫人刚要开口斗法,荣氏却先于她说了几句话:“方夫人,你的来意我知道了,订婚期这事,并不急于一时,我家柔儿才回转过来,总得将养一下身子吧?”

    “你家远哥儿我自是知道,人品周正的一个人,若不是这样,我家老爷和我也不会替柔儿定下婚事,”她又是捧了一把方夫人的小儿子,“再加上柔儿一个庶女,嫁给您的嫡出儿子,本来就是高攀,本来啊,我和老爷对这事,都是满意的。”

    这几句话,可总算叫烦心了一天的方夫人听入了耳朵里,犹如润肺清新的甘甜梨汁,润肺养心。

    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方夫人坐了下来,抿了一口茶,听着荣氏到底怎么往下圆回来。

    荣氏也喝了几口茶,借着这功夫想了想说辞,继续往下说:“可惜啊,是我家柔儿她时运不济,受了惊吓,一时病成了那样,也怨不得亲家那时候闹着要退亲。”

    她喊了一声亲家,实际上是暗含讽刺的,可是在如今听她说话听得舒心的方夫人耳朵里,就是真而又真的。

    荣氏看来已经认清了形势。

    她就说嘛,一个小小的庶女,养在名下又如何,还不是被嫡母搓圆了捏扁了的命。犯不着为了个庶女,得罪了方家。

    荣氏见方夫人心防已开,便紧着顺耳的说了些。

    到了最后,已经说的方夫人言笑晏晏,和荣氏姐妹相称。

    屏风后又有些西索的声音传来,荣氏心道,老爷子你也莫急,打发走了方夫人,她就是掘地三尺,也要叫方家好看。

    果然,方夫人也闹得累了,看见荣氏这样顺杆子就下,也就依了荣氏,婚期改日再说,反正闹到了甄柔死了又活,也算是她的本事。

    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这甄府就在这里,她怕什么。

    就是远哥儿那里,她还得多加留意方才那个公孙大夫。

    目送着方家的一行人出了门,荣氏这才转到屏风之后,替坐在之后的甄大人擦了擦汗,才开口相商:“方家太不是东西,老爷不是管刑狱查案的么?找些好手,将那方家为何又改口的原因找出来,我叫他们,声败名裂。”

    甄大人坐在这屏风后,总觉得身上不大爽利,本来他这几日已有日渐轻松之感,今日不知道是否受了气,浑身都沉重,不过也没往心里去,他本就是中风之人,便示意荣氏将他推回房去。

    ==

    公孙训走后,白芷却没有离开。

    她被请去了甄柔的闺房,素问来请的。

    素问眼角带泪,直说小姐又不好了,让白芷再去瞧瞧。

    白芷点头:“我早猜到,你不来说,我也自会去的。”

    自发生了甄柔宁死不嫁去方家,愤而触柱的事,白芷对她的观感也提升了许多,从前只当她是闺阁弱质女流,后来再见她额头上的伤口,也是吓了一跳,伤口破碎见骨,如果没有素问那一撞,只怕真的整个脑袋都要撞烂。这样的力道,真是……

    她动过开颅手术,见到这样的伤口都是吓一跳,更别说别人了。

    不过若说这个伤口是尸厥过去的主因,倒不是。

    伤口虽然深,却没有伤到大脑要害——否则大脑出现了血块,她是决计醒不过来的。

    到了甄柔的闺房,里面静悄悄的,甄柔静静歪在床上,眼泪横流满面,却动也不动,看起来,只比死人多了口气。

    素问也是双目垂泪,眼神里满是“大夫快救救姑娘”的焦急。

    这样的主仆之情,白芷也是动容的。

    见到白芷脸上带着一抹善意的微笑过来,素问这才长吁了一口气,好在白大夫不嫌弃小姐麻烦,忙开口道:“姑娘,白大夫来了。”

    原本躺着挺尸的甄柔这下子才动作起来,她忙要坐起,白芷又将她的臂膀托住:“你失血过多,血气不足,这会儿强行起身,会再次晕过去的。”

    甄柔本来就对白芷敬畏有加,十分佩服,多次提出想随白芷学医,却也没有得到白芷同意,她从来没松过口风。

    如今听着白芷的语气有些松动,自然是大喜过望。

    白芷知道她的意思,开口道:“不错,此番我既是来救你,也是来收徒的。”

    “这里是我随身佩戴许久的女姜,取个好意头,望你将来成为杏坛女将,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她摸出一个荷包袋,里面装的,是她随身携带的干将。

    古时女子,为了避寒邪,都会在身上佩带一段干姜,称为女姜,后来传到了男子那里,也都是带着女姜,据传驱寒辟邪,是有些效果的。

    白芷是医道中人,自然认可这样的方法,也是入乡随俗,早就佩戴上了。

    这块姜,是她用特殊的方法制成,加入了其他驱邪散寒的芳香药材浸泡了三天三夜。也算是随身之物,因此她解下来给甄柔的时候,看到甄柔本来红彤彤的眼眶更加红了一圈。

    “你头部受伤,还要将养月余,身子好了,再去我的医馆找我。”

    白芷将女姜解给甄柔之后,交代了几句就离开了。

    倒是素问服侍着甄柔,发现白大夫不过来了一趟,说了短短几句话,甄柔的神经不再绷得那样紧了,用了些粥品,气色逐渐好了,也能和她说上几句了。

    说实话,姑娘才救回来时的样子,听闻方家不肯放过她,她还以为她又要寻死呢。

    也是素问机灵,忙说白大夫在这里,一提白大夫,就看见甄柔的眼神变了变,她知道自己是赌对了。

    “姑娘,你别想多了,大夫人不是那样苛刻庶女的人,而且,方家敢这样做,欺负的不是你一个庶女,而是踩在了整个甄府的头上。”素问开解着白芷,“姑娘你别急,边养身子边看好,咱们夫人怎么收拾他们方家吧。”

    甄柔将信将疑,不过她还是命素问将女姜佩在了自己的腰间,让小丫鬟去煎白芷开的调养药方去了。

    白芷来到荣氏这里辞行,荣氏包了三两金子,吩咐下人放到白芷的马车上。

    这才微笑道:“让白大夫见笑了。”

    白芷将要收徒的事情说给荣氏听,荣氏则表示,为了出口气,她也不会让甄柔嫁过去。

    白芷也随之微笑起来:“你派人去查查,方家是不是有人得了传尸症?”

    ------题外话------

    上架了,求月票,求评价票,为神马我总要求你们才给,5555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