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春秋?战国?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兼并,天下荼毒。简而言之,就是孔夫子那句“礼必坏,乐必崩”,自打西周以来数百年间建立起并被天下各国遵守的周礼被废弃不用,周天子的权威荡然无存,各国兼并战争四起,才导致了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另外,各国纷纷变法革新,国力的增强,生产力的飞跃也是决定性的因素之一,毕竟国家实力是根本,是基础。从春秋到战国,也就是从以礼、义为准则的时代演变为以力量说话的时代。

    “现在,有人能告诉我,如今的列国世界属于哪个时代吗?”

    “春秋时期,准确的说是春秋末期,列国世界正高速行进在通往战国时期的路上。”由美率先答道。

    “你能详细说说吗?”

    “嗯,从战争之前的小邾会盟来看,周礼制度对齐、鲁、宋等大国的制约尚存,师出必须有名,他们不敢像战国时期列国一般没有任何顾虑的挑起战事。七八月份正是农忙季节,夏日的耕耘直接影响秋季的收获,春秋时代战争发生在夏、秋两季的并不多,就是这个原因。但恰在这时诸侯竟能出动四十五万大军来讨伐傅阳这样的小国,以此可以推断出国人的发言权在降低,王权大幅增强,传统的国野制度正在瓦解。最后,出动讨伐傅阳的并不是各国的主力部队,实际上齐、鲁等国的军力要强大得多,这在春秋时期是不可想象的,根据这些我判断当下尚处于春秋末期。”由美一番言论有理有据,使人不得不服。

    正如由美所说,春秋时期不可能有为了攻打一个小国派兵几十万的战争,春秋时代规模最大的吴、楚柏举之战楚国几乎倾尽主力才凑齐了二十万人,也有人说十万甚至只有六万人参战,各国国力、生产力之弱可见一斑。直到战国中晚期,各大国才有革车万乘,带甲百万的军事实力。

    从另一个角度看,春秋时代战争主要是国人的义务,并没有太多职业军人的出现,国人不同意作战国君便无法调动军队,《左传》中经常有国君为了出兵和国人讲条件,承诺给国人各种好处,直到对方满意才能打仗的故事,中学课文《曹刿论战》中就留下了鲁庄公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的记载,这就是在讨价还价。

    战国可不一样,国野制度逐渐遭到破坏,很多人变成了职业农民兼军人,战时民为军,和时军为农,大大的提高了生产力和战斗力,同时也强化了君主的统治力,他们变得说一不二,以国家强制力调动军队,所为一将功成万古枯,用百姓的鲜血换来极少数贵族的享受。

    这样来看,由美的分析完全正确,从国家实力这些硬件上讲,列国世界已然具备了进入到战国时代的基础,只是思想上还没有能完全摒弃周礼,制度上还没有完全变法改革罢了。

    “我们必须及时了解天下各国的动态,收集整理其中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会极大的帮助我们了解列国世界的发展变化,从而做出最合理的决策。”

    这节课后,大家多多少少明白了一点,战争并不会因为傅阳打败了诸侯联军而结束,恰恰相反,逐渐步入战国时期的列国世界将会变得越发混乱,越发动荡。

    “最后提醒大家,下周要上交沙盘作业,每小队都要认真对待。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