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096章 香港春节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个年味浓郁的春节。

    为此他交待管家于姐要求家里春节气氛要浓,年夜饭也要丰盛,过一个热闹的春节。

    赵卫东也有看到一家大型商场在春节前夕,布置了具有香港特色的春节装饰,商场中间一棵许愿树,上面已经挂满了人们许愿符,周围环绕着迎春屏上书“金蛇飞舞送吉祥,好运连连幸福长。”及两扇珍珠帘门造型,帘门旁也挂着一幅对联“平安如意伴健康,欢歌笑语辞旧岁。”横批“春节快乐”,帘门内摆放着大大小小的彩色绣球;帘门之后,一条以金色为主色调的彩色巨蛇,作欲腾空跃起之势,不难看出,整组造型蕴含着祝愿人们新春吉祥如意,如金蛇腾飞精神勃发之意。

    在这些装饰中,除了绣球外,还巧妙地展示了一些小巧精美的刺绣品,它与整个装饰融为一体,既是新春装饰的一部分,又是巧夺天工的精品展示。

    可见设计者在考虑到社会效益的同时,又没有完全放弃经济效益,令赵卫东不禁赞叹其设计的匠心。

    赵卫东也看到多数的商场内只有规则地悬挂一些“新年快乐”之类字样的小条幅,节日的气氛很淡,春节期间每天照常营业。

    也有不少的小店关着门,门内立着写有“春节停业三天”等字样的牌子,同时也没忘记向人们致以新春祝福;许多店家在春节期间都开门营业,只是用促销的形式向人们恭贺新年。

    而在赵卫东的别墅春节味特别浓,别墅大门前挂大红灯笼还贴着大红对联,大门上福字还倒着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

    该贴春联的地方都贴上了,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们国特有的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别墅的每一扇窗户的玻璃上都贴上了窗花,香港只要有钱什么都可以买到,就不要说这小小的窗花了。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于姐买了许多特别漂亮的“福”字,都是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太漂亮了。

    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别墅内也同样贴了不少的年画,这些都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