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章 问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bsp; 贾诩说道:“想必公子是有所顾虑,所以言语推搪,不肯实言相告。那贾某不妨直言,如今汉庭衰微,天子威严不加,天下大乱。关东诸侯并起,扰乱天下,皆欲相仿楚庄王问鼎。丞相虽拥强军万千,一时之间却难以扫灭诸侯,汉室难匡。而且黄巾余部霍乱天下,而且暗与关东诸侯勾结,动摇江山。周边诸胡趁乱而起,幽州、辽东有乌桓、扶余屡屡寇边,幸有白马将军公孙瓒戍边,威慑宵小,又有幽州牧刘虞刘伯安安抚夷狄,虽然一时可以相安无事,但白马公孙将军刚愎自用,刘伯安恐难掣肘,二人多半会矛盾不断,甚至是兵戎相见,给乌桓诸胡以可乘之机。北面鲜卑,自一代人杰檀石槐北抗丁零,东击扶余,西败乌孙完全占据匈奴故土,一统鲜卑。而且向南不断劫掠我大汉沿边各郡,久为边患。永寿二年(一五六年),檀石槐率军攻打云中郡,延熙元年(一五八年)开始屡屡寇边,孝桓皇帝(汉桓帝)欲封其为王,却被拒绝。熹平六年(一七七年),孝灵皇帝派乌丸校尉夏育由高柳出发,破鲜卑中郎将田晏由云中出发,匈奴中郎将臧旻率领南匈奴单于由雁门出发,各自率领一万余骑兵,分兵三路出边塞,深入鲜卑国土二千余里,欲效仿孝武皇帝(汉武帝)北征匈奴而一举荡平鲜卑,却反为檀石槐分三路击败。汉军大败,战死者十之七八,夏育等人惨败,甚至连符节、辎重都为胡虏所获。自此我大汉与鲜卑的攻守转变。后檀石槐身亡,鲜卑再度分裂,但仍是我大汉的北方边患。西有羌人为患,自孝武皇帝元鼎五年(公元前一一二年)九月就发生羌族大叛乱,相从者十数万众,之后纷乱复杂,屡禁不止,叛乱连连,造成国力疲惫耗费大汉近千亿钱,却无太大成效,虽有凉州三明(是指皇甫规、张奂、段颎三人,皇甫规字威明,张奂字然明、段颎字纪明,三人的表字中都有一个‘明’字又几乎同时在治羌中扬名立万,故而在当时被称为‘凉州三明’)等取得一些成效,却也没有根本解决此等问题。后黄巾大乱,西羌趁势而起,李文侯、王国、韩遂、马腾等人先后作乱,虽被丞相及皇甫嵩先后击败,但韩遂、马腾二人也是势力已成,不可卒除。又有巴蜀蛮人,荆南、扬州等地的五溪蛮人、山越等各自为祸一方,真不知公子如何处之?”

    董守业一听贾诩老狐狸这长篇大论的还真把自己吓了一跳,于是想了一会儿说道:“当今之事,短期之内难以建功。如今皇室衰微,威严不在,关东诸侯并起,各自有裂土封侯之心。我父现掌天下之权柄,占天时之机,当尊崇汉室,奉天子以令不臣。扶天子之旌旗诏命,征讨不臣,往后父亲大人守内朝执政,我却领兵在外,征讨四方。”估计此时也不能说出取汉庭而代之的话,估计现在的人一时之间也很难接受,毕竟大汉立国四百年,深入人心,况且大汉天子尚在,出头的椽子那是得先烂掉,小袁公子袁术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贾诩一听,却是不为所动,继续问道:“那公子当如何行之。”看来这个老狐狸今天不问出个所以然来,是不会善罢甘休了。而且还觉得这董守业所说的应该还有下文,所以才穷追不舍,诘问到底。

    董守业立刻答道:“效仿齐桓、晋文故事,尊王攘夷,征讨不臣。又广积粮,高筑墙,缓缓称霸。玉米产量极高,可活人无数,乃我军破局关键,当以此为根本,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富民强兵,积蓄实力,然后再兵出函谷关,效仿西秦,征讨四方。”

    贾诩一听,眼前一亮,按捺下心中的异样情绪,缓缓说道:“公子所言极是,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战国后期,赵国孝成王赵丹即为之初,齐、赵两国结盟抗秦,齐国使者面见赵国王太后赵威后,赵太后先问齐国使者庄稼收成如何,再问齐国百姓生活如何,最后才问齐王安好。齐国使者以为赵太后失礼,本末倒置。赵太后以‘无粮何以有民,无民何以有国君’对之,为天下人所赞叹。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种粮活民乃立国之根本,征战天下无外乎人口与土地,若公子能以此为策,将来必定是大事可期。”

    董守业说道:“贾军师谬赞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ps:求鲜花,求收藏,求评论,如果您喜欢本书,请鼎力支持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