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五章 抄家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汉唐以来池盐生产与行销已纳入政府统一管理规划之中,而且与北方的军事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安史之乱后,宋夏对峙时期,西夏着力经营池盐,宋夏间战争与池盐的贸易胶着进行,明代是宁夏池盐生产与行销最为细密的时期,诸如盐司管理机构的设置、明朝实行的盐法开中与灵州池盐的行销、多边中盐与灵州盐池的军事保护等,它直接与陕西三边军镇军队的驻守和战争的变化过程密切相关。

    张辽见到这种情况,咬牙切齿,更恨不得大开杀戒。想当初,自己在丁原的率领下与北方的匈奴、鲜卑交战经常粮草不够,武器不坚,世家大族只顾自己的私利,很少支援,于是经常缺衣少食,作战不利。看到这此抄家的丰厚成果,也不禁想到这下子再也不愁吃不吃穿了。

    一众将领,领着军马回到县城内的营盘后,坐下来一起讨论如何处置这笔巨款。

    董守业见众人已经落座,便大声说道:“诸位,这次徐家私自殴打朝廷命官,藐视朝廷,形同造反,其罪不小,又私自匿藏长弓硬弩这种管制兵器,意图不明,而后在审问之中,竟然发现这徐家竟然将这些武器,粮草、食盐走私给南匈奴、鲜卑等部,出卖大汉,将来必将导致后患无穷,罪恶滔天,这可以称得上是咱们大汉的汉奸。而且又在言语之中冒犯与我,今日我击而杀之,正是为国出贼,匡扶正义。”

    底下众将见他说的是慷慨激昂,都是拍手叫好,又听董守业将徐家称之为“汉奸”,,都觉得用这个词形容出卖大汉的徐家,真是太贴切了。

    这时李傕说道:“这徐家罪恶滔天,恶贯满盈,公子此举正是为国除害,为民除害。百姓们闻听此举都是拍手称快,高声叫好!”

    董守业听了李傕这话,心想:好你个李傕,倒是蛮会拍马屁的吗,以前怎么没看出来呢。又再次出声说道:“此次缴获颇丰,诸位以为该如何处理?”

    李傕见自家公子出生发问,便立刻起身答道:“公子,此次缴获如此之多,我军也使用不完,不如留取一部分以作大军耗费之用,而将剩下的大部分,运往洛阳,交由太师处置。现在京城人马太多,正是需要钱财、粮草。公子将粮草运往洛阳交与太师,一来可以彰显公子的孝心,二来也可以缓解太师的压力。”

    董守业一听,没看出来啊,李傕这个通知脑袋瓜子很好使吗?说的头头是道有理有据,也都是为自己着想啊。很有前途嘛!

    便出声夸赞李傕道:“李校尉所言甚是,深得我心,诸位还有其他看法吗?诸位不妨畅所欲言,我年纪尚轻,正需要各位的指点帮助。”

    众人连称不敢,只见此时张既起身说道:“董校尉,现如今蒲坂县府库空虚,还请董校尉,能拿出一部分补充府库,另外再取出一部分赈济灾民,如此,蒲坂县的百姓必将感激董校尉的恩德,于我军名声有利。”

    董守业一听,马上答道:“张县令所言甚是,我也正有此意,具体数目稍后再议。”

    张既见自己刚刚提出建议,就被接受,心里头也是高兴不已,感觉到董守业对自己的重视,毕竟这个时候人命贱如狗,谁会在意百姓的死活。

    其实董守业现在正准备把张既拉到自己的身边,对张既肯定是百依百顺的,别说是合理的建议了,就算是不合理的建议,也可以破例地去办。

    最后众人商议良久,董守业终于拍板决定拿出一小部分钱财犒赏大军,剩下的大部分趁蒲坂津渡口的船只还未离开,从蒲坂津渡口运往弘农郡湖县附近的新丰渡口,然后再从陆路转运至洛阳,将那三十万石粮食拿出三万石放在县衙的府库之中,另拿出两万石分发给城中贫苦百姓,大军自留五万石,用作军粮。

    董守业又安排李傕的从弟李应、李桓各自带着五百士兵,再雇佣一千多的农夫将剩下的二十万石的粮食从蒲坂津渡口出发运往洛阳,以及函谷关等地。

    又写密信一封,交与心腹,送给董卓,告知蒲坂发生的具体情况,以及一些徐家贩卖私盐,私藏刀兵,勾结胡人里通外贼的证据。

    ps:最近几章中提到的徐家包括徐英,其实是司隶冯翊(陕西渭南市大荔县)人,也是当地的士族。不过此人的确在蒲阪县做过县令,任功曹时鞭打郡小吏张既三十。把他写在作为龙套蒲坂县主要是为了收服猪脚的第一个小弟。再加之徐英这个人无论是在演义里,还是在三国志以及资治通鉴里都是因为鞭打张既而提到,在哪儿都是个路人甲的小龙套。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