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六十七章、辞别皇陵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南京紫金山。

    郁郁葱葱中一条长长的甬道笔直向前延伸。

    两侧松柏林立。

    甬道的尽头是文武方门,过了此门是碑殿,过了碑殿是享殿,过了享殿是内红门,过了内红门便是方城明楼。

    朱棣跪地燃香默祷。

    朱高炽和文武百官肃然跪了慢慢一地。

    良久,朱棣站起回身,说:“都起来吧。”

    众人纷纷站起。

    朱棣巡视众臣,最后目光在杨荣身上停住,问:“十九年前之事,杨学士可还记得?”

    杨荣闻言大为感动,跪地说:“微臣记得,多谢陛下知遇之恩。”

    朱棣点点头,温颜说:“起来吧。”又感慨说:“十九年过去了,朕在此受父皇之命登基,现在又要走了。”言罢目光看向门外遥远的天空。

    众臣默然。

    十九年前,朱棣从金川门进入南京,当时想直奔大明宫。杨荣拦在马前拜倒说:“陛下想先登基还是先去拜谒皇陵?”

    朱棣恍然大悟,夺了侄子的天下,毕竟名不正言不顺,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不必急在一时,还是正名要紧。

    所以当即拨马赶赴紫金山皇陵,祭奠父皇灵位,这天下就不是抢的了,而是从父皇手里领来的。

    此后杨荣逐渐受到重用。

    而以后满清康熙也是到明孝陵拜见,行三拜九叩大礼,以此感化人心。

    后来乾隆六下江南,每次都来明孝陵前三拜九叩。

    这二人抢了人家子孙的江山,却来老子前面买好,不知道朱元璋泉下有知,会怎么想。

    孙中山1912年1月1日即位民国第一任大总统,2月15日便来拜祭朱元璋,以此表明延续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传承。

    明孝陵从洪武十四年开始建,朱棣即位后又建了三年,无论从建筑影响力还是从人文号召力,都是明清皇家第一陵。

    朱棣说:“朕今日便迁都北上了,父皇当日迁都,”

    朱高炽赔笑说:“皇爷爷当时想迁都西安。”

    朱棣点点头,说:“不错,当时让大哥前去西安考察,可惜大哥回来后便病倒不治,实在遗憾的很。”

    众臣谁也不敢接话,朱标如果身子好好的,皇位定然到不了朱棣这。

    朱棣说:“朕并非违背祖制,父皇所以想迁都西安,乃是因为西安王气所在,周朝享国八百年。但西安当时位置,乃是西拒西戎,东制群雄,方今天下,祸首来自北方,西边无须防范,迁都北京乃是应有之意,不可一概而论。

    所以朕要定都北京,虽非父皇遗志,却也一脉相承,父皇地下有知,定然不至责怪。”

    众臣纷纷点头。

    朱棣微微冷笑说:“元人在北京建城,说明他们到北京方便,朕便在北京定都,以后朕讨伐元兵同样方便,这便是他们始料未及了。”

    众臣齐声说:“陛下圣明。”

    朱棣说:“炽儿。”

    朱高炽赶紧躬身说:“儿臣在。”

    朱棣说:“你性子仁厚,深得民心,有你在南京镇守,朕可以放心,但是仁厚过甚,便需慎防小人。”

    朱高炽恭声答:“儿臣受教。”

    朱棣点点头,说:“江南富庶,文采风流,然安逸奢靡之所,非艰难立国之地。”

    朱高炽答应:“是。”

    朱棣说:“天下财物,多半出自南方,但北方固守国门,所消耗物资亦是大半,你好好运筹吧,不要寒了守边将士之心。”

    朱高炽赶紧说:“儿臣不敢,请父皇尽可放心。”

    朱棣点点头,说:“那便好!朕留你在南京,好生经营,万一后代子孙不肖,形势有变,南京还可作为根基东山再起,况父皇龙兴之地,皇陵所在,必当保佑我大明江山永固。”

    朱高炽恭声说:“父皇深谋远虑,儿臣受教。”

    朱棣说:“好。朕离开南京了,江南士子对朕未必欢迎,这便遂了他们的心了,你是老好人,又是文人,这些人喜欢你,你就和他们呆着吧。”

    朱高炽赶紧说:“儿臣不敢,陛下宽厚,士民交口称赞。”

    朱棣冷哼一声:“朕知道自己并不宽厚,朕是九天雷霆之威,前去扫除元寇了。”

    礼部尚书吕震笑说:“陛下对小民虽偶然有雷霆之怒,却是春雷,所以才会借太子之手布下春雨,也正是陛下的恩德。”

    朱高炽赶紧说:“吕尚书言之有理,本宫偶有爱民之举,原本也是父皇的圣意。”

    朱棣点点头。

    朱高炽一直在南京担任监国重任,却好几次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