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73.兹事体大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众安心旧习,不变法犹可为之。贸然变革,必会导致朝野动荡,若有战事,只怕有亡国之危。”等了半晌,只见座下无人再答话,那坐在最左首的老甘龙终于开了口,“圣贤治国,法度宜静不宜变,民风宜古不宜今。因循旧制是稳定之本,此为万古之道。大秦理应不求自乱而求自安,还望君上明鉴!”

    老甘龙人老成精,深知变法的施行与否,并不在于宋涛的巧言令色,而在于堂上秦公的决心几何,只要不让国君下定决心施行变法,那么任这宋涛再如何说道,也只是白费唇舌。因而他不象公孙贾与杜挚般与宋涛纠结变法的可行,反倒直接摆明了变法不可为的观点,朝端坐的嬴渠梁朗声拱手道。

    “变法不可为,不求自乱而求自安,还望君上明鉴!”在老甘龙的带领下,一干秦国文臣纷纷朝黑玉堂上的国君拱手齐声道,一时间声势看似颇为了得。

    嬴渠梁见状,紧抿着嘴唇没有开口,只是眉头紧紧的蹙了起来,额头上几根青筋微微凸起,眼底不时有精芒闪过。

    其实他并不是没有起过变法的念头,而且也曾在朝堂上寻由头晦涩的提到变法一说,甚至隔三差五便将秦国的凋敝贫弱与魏国的强大富庶相较,是以提醒朝臣们,魏国有今日全赖昔日李悝变法。然而这些朝臣们早已抱成了团,每每如此便在这老甘龙的带领下屡次阻挠,动不动便抬出穆公祖制,使得嬴渠梁恼火不已,却又无话可说,毕竟所谓的众怒难犯,自己虽为一国之君,却不能任由着性子和群臣对着干吧。而且他虽有念头,但也无具体变法的策略,下不定决心,因此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便只能作罢,又有谁人知晓他心中的无奈和憋屈?

    想到这里,嬴渠梁便不由自主的握着了腰际的穆公宝剑,眼望着座下的众臣工,只觉心中有股怨气无法排解。

    深知君意的景监眼望着嬴渠梁此时的表情,心知他郁闷,自己却又无法劝慰,急得手掌心都渗满了汗水,不自觉的扭头看向大堂中央的宋涛,但见他一脸淡定,紧绷的心弦这才微微舒缓了些。

    虽然他也知道有些为难宋涛,毕竟他人包括自己,现在是不可能站出来提他说话的,只能靠他一人之力与如此众多的秦国朝臣理论,但是如今景监也只能将所有的期望都放在这位自己举荐的大才身上,期待宋涛能够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说出个秦国必须变法的缘由来,否则今日国君的一番谋划又只能付之东流了。

    “在下忽然想起在大梁洞香春之时,曾听人说过这么一个故事,不知君上与诸位大人可有兴趣一听?”宋涛冷眼望着这些劝阻秦公变法的朝臣,心中暗忖:所谓螳臂当车、蚍蜉撼树,当真是可笑不自量。而对于这样的场面,他早有准备,因而面色不变的朝黑玉堂上的秦公一拱手开口说道。

    嬴渠梁本是心中郁结,只觉这次变法之争,又要为这些朝臣所左右。忽然听到宋涛开了口,仿佛是溺水之人看到了根救命的稻草,下意识的开口道:“先生但说无妨。”

    而那些朝臣们只以为这宋涛对上大夫之言无话可说,竟是要说个什么故事,纷纷暗自蔑笑不已,任由他说者道听途说来的故事,也无人有异议。

    “在下所言的这个故事名为赵人卖履。”宋涛心知这些人想的是什么,脸上却并无异色,自顾自的说道,“说的是从前赵国邯郸有一家大商贾,世代以卖履为业。一日商贾执事入燕经商,途径中山之地,眼见中山无有穿履之人,心中大惑,旋即在街上拦住一男子问曰:‘阁下为何赤足前行?’那男子对曰:‘我中山自古便是如此,人人皆赤足,早已是习以为常。’那执事从行囊中取出一双鞋,详细说明了用法,对那男子说道:‘我本是赵人,专营此物,今日你我二人有缘,便赠一双给阁下,当做礼物。’不想那中山男子却是连连摆手,怒道:‘此物甚为累赘,我赤足已久,受之无用,阁下自留罢。’说完便扬长而去。那商贾执事见状,无奈收起鞋子,不日便入了燕境,不想那燕国亦是无人穿履,商贾执事叹了口气,原本打算回转赵国,却不意将一双鞋遗失在路上,等到他发觉,返身找寻,但见一燕国男子手执那双鞋,站在路旁。执事本欲寻回鞋子,那燕国男子非但没有交还,却反倒询问清楚了此物之用法,一连买了数十双,而且与执事约定日后将会大量买进其所制之靴…”说到这里,宋涛略微顿了顿,似乎想要歇口气。

    “后事如何?”他绘声绘色说的这个故事,显然是勾起了众人的兴致,嬴渠梁见他停顿,便饶有兴致的急急追问道。

    “那燕国与中山国原本便是交恶已久,两国年年攻伐,后来再度交兵,中山国诸人发现燕国兵士每人脚下却是多出了一样物事,而这叫做履的东西看似无用,在战场上却是大放异彩,有了它,燕军兵士脚力相较中山兵士多出数倍,中山国胜则无法追击,败则无法逃却,最后只落得个全军覆灭的下场。”

    宋涛将故事说完,政事堂内顿时起了一阵沸扬的议论之声。不过堂上的秦公嬴渠梁却是听明白了些什么,原本纠结的眉梢,缓缓纾解开去,嘴角不自觉的微微上扬。

    “荒谬,世上如何有此荒诞不经之事?”若是听到这里,老甘龙还没听出宋涛的言外之意,那他便妄为秦国的政坛不倒翁了,只见他睁开双眼,冷声说道。

    “上大夫言重了,在下有言在先,这不过是个故事而已,是真是假、是确有其事还是荒诞不经,您又何必深究。”宋涛淡淡一笑,开口说道,“只是其中道理,诸位心中明悟便罢。”

    “敢问先生,其中有何道理?”老甘龙语调阴沉的追问,熟悉他的人便知,每逢他用这种语气开口,必定是心中大恶之时。

    “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此为亡国之兆!”宋涛虽不知甘龙其人的心性,然而已经到了这个时候,心知自己决计不能再遮遮掩掩,以物喻事,必须要挑明了车马,陈说这变法的必要,否则再给这群文臣群起而攻之的机会,那这朝堂之争便不知要反复到几时,于是朝黑玉堂上的秦公抱拳说道,“恕在下斗胆,若是一味沿用旧制,不思变法,只怕故事里中山国之昨日,便是秦国之明日,还望秦公思之!慎之!”(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