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六章 康熙南巡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么的?”

    一会儿岳雷回来说道:“妈,是一个中年人在卖两个小孩!”

    刘芳:“天不旱,地不涝,卖什么小孩?”

    公主:“刘芳,我去买了算了!”

    刘芳:“殿下莫急,事情问清楚再说。”便在岳雷耳边说了几句,岳雷先挤进去,他们也挤进去,一男一女两个五六岁的小孩。

    岳雷:“喂,卖人的,光天化日之下你竟敢在此卖人,得到官府许可了吗?是谁的孩子?”

    中年人:“我卖我的细伢,犯法了吗?”

    岳雷:“是你的孩子吗?”

    中年人:“不是我的孩子我敢卖吗?”

    那个约六岁的小男孩,弯着腰挡着中年人的视线直摆手,表示他们不是他的小孩,刘芳一看大怒,手一挥:“大胆歹徒,竟掠人小孩出卖,给我拿下。”

    岳雷一个扫堂腿将这个中年人打倒在地,岳虹,岳霓,纵身一跳,抓起那人双臂往后一剪,抽出绳子捆了起来,刘芳拉过小孩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小孩说:‘我们是汨罗县的,我爹妈上坡种地去了,他趁我们不注意,把我和妹妹夹起便跑,打我们,要我们喊他爹,我不喊,他又打我,并把我们带到这儿来卖。”

    这时衙役听说这儿在卖小孩,违背总督的指令,准备来取缔,刘芳向他介绍了情况,让他把人带回衙,交大人审讯,小孩送还父母。

    最后刘芳只好苦笑着对公主表示歉意。

    康熙一行很快过宜昌进入三峡,过黄陵庙,看孔明碑,及兵书宝剑?{,牛肝马肺峡皆未停船,直到奉节才上岸看了白帝城,对白帝城托孤大家都很熟悉,但对刘禅的评价却分成两种观点。

    傅大将军:“刘禅为人为君皆十分窝囊,在洛阳看着蜀国的歌舞,竟说‘此间乐,不思蜀。’无耻之尤,难怪李特进川时在剑门关叹息‘如此险隘严关,刘禅竟面缚于人,不是庸才又是什么?”

    刘芳:“大将军,他大胆信任诸葛亮,积极支持他,这就是明,所以诸葛亮称他为明君,他能在敌人巢穴里活到七十岁而病死,得以善终。曹、孙两氏,最后结局皆比刘禅悲惨,是他的智,乐不思蜀的表态更表现出他智计过人之处。

    和硕:“我说刘备真怪,明明有两个聪明的儿子不立为嗣,偏要立傻不啦叽的刘禅,是不是脑袋有毛病?”

    康熙帝:“立嫡不立贤,这是古代一种错误的制度,我朝就不这样,历史上二世而亡多半就坏在这方面。至于刘禅这个人,能坐四十年天下,傻瓜能行吗?被俘后能活到古稀之年并得以善终,没有一定的智慧谋略,怕说不过去,一句话几千年历史给我们留下的耐人思考的东西太多了,需要认真总结的太多,今后太平盛世了,朕一定要组织人编一本总结性的通鉴,留给后人学习。”

    大家边说边下山,回到船上,沿途没再停留。

    刘芳对康熙帝说:“陛下,你的行宫暂未定名,因为原来这个地方叫五福宫,表示五福临门,皇上,你看是沿用旧名或是你另赐新姓名?”

    康熙帝:“五福宫的名字很好嘛!朕下榻于五福临门之地,沾沾福气也不错嘛,就用五福宫这个名字,到了后我题写个宫名。”

    当重庆的列位大人确定行宫设在五福宫时,五福宫前不远处正在修建她刘芳的伯爵府,三进的格局已现出来了,刘芳立即进行调整,在她着手修正殿时,在正殿前建两厢作偏殿,并在伯爵府第三进和偏殿前之间的空地上加上一进,完全同于伯爵府第三进,形成一个精致的五进大院落,统称“五福宫”正门是一宏丽的宫门,门前五丈为一座写有“五福临门”四字的牌坊,进门后为一写有“天子行宫”四个大字的照壁,第一进第二进正房七间,两厢各五间,皆三层,第三进第四进亦正房七间,两厢五间,亦皆三层,只是第五进正殿九间三层,中间五间上再加一层望楼,此地为接驾之用。第一进为勤务人员住房,第二进为勤务人员工作室,第三进为管家住房——伯爵府,第四进为公主和大将军及随行人员住房——大将军府,第五进,金碧辉煌的五福宫正殿,是康熙帝下榻,议事、赐宴的用房,重檐歇山顶共四层,两厢亦三层,居全城最高处,俯瞰两江,俯览全城,占重庆城形胜之地,风水极佳。

    建成后,管上学来看了一下,极为赞叹,认为管世敦、刘芳捐资修建五福宫时上上之策,为管家日后的兴旺发达预示了先兆。

    根据刘芳的建议,文武官吏在宫门外迎接皇上。

    以皇上的明黄色大马车为首,大将军和公主的大马车为继,管世敦刘芳、管上学的大马车紧跟,沿途街道照常营业,百姓熙熙攘攘,自觉让道,既无人鸣锣开道,更无衙役驱赶,百姓只拱手向皇上致意,皇上连称:

    “重庆治理的好,重庆治理的好,这种迎接深合朕意。”

    在门口并不是人潮涌动,而只是四川督抚云贵总督、贵州巡抚、云南巡抚、重庆道、府、镇、县及江北厅,十几位官员,陪皇帝进入正殿,竟然在殿中间设有高干地面的丹墀御座,皇帝上座后,督抚大员,重庆文武官员,先向皇帝行参见大礼,然后重庆工商界巨子名流朝见皇上。

    刘芳、管世敦陪皇上、大将军、和硕公主,参观了各个房间,最后到顶层看了重庆全城及浩浩东去的两江。

    康熙帝:“从选址到修建设计是谁的主意?”

    和硕:“重庆城除了刘芳姐,怕找不出第二人了。”

    康熙帝:“刘芳,你们一共花了多少银子?”

    管世敦:“不多,不多,从征地到修建完成可能在五万两以内。”

    康熙帝:“谁出的钱?”

    和硕:“皇帝,这还用问吗?在重庆除了管世敦谁拿得出?谁又愿拿?”

    管世敦:“皇上,这是小民该做的,皇上给我们这么多荣誉,给我们这么多鼓励,我拿点出来绝对说是应该的,不足挂齿。”

    傅大将军:“皇上可能不清楚,整个长江水师都是管世敦刘芳在付军费和设备费,每年好几十万两,朝廷没有拨一文钱,皇上,我有点担心。”

    康熙帝一惊,忙问:“担心什么?”

    傅大将军:“明明皇上你都承认的,但兵部至今不承认长江水师,不拨军饷,到头来反而倒打一耙,说管世敦、刘芳在养私兵,图谋不轨。”

    康熙帝:“长江水师是我下旨建的,名称是我定的,他兵部为什么不承认,联系到一系列事情,我明白了,换人是不容刻缓了,一系列的人事调整也是刻不容缓了,从今天的接待看来重庆知府是很体会朕意,贯彻朕的意图的,是一位干臣,他是谁?”

    傅大将军:“他叫田千秋,可以说管世敦是他一力培养、扶持出来的,重庆府能移民几十万跟他的努力有关,实干的精神很强。现已调川西道查礼贤也是一个积极拥护支持陛下移民填川的人。”

    康熙帝:“看来重庆在移民填川上不仅出实绩,而且也出人才,川西是怎么回事呀?”

    傅大将军:“臣在那里住的时间不长,你单独问问四川督抚或许就知道了。”

    这时岳虹奉命上来请他们吃饭了。

    他们下来一看楼底全变了,丹墀上摆了一桌,负责安排的岳虹请皇上、大将军、公主上座,下面文武官吏坐右边,工商巨子坐左边。

    这样安排,让普通的四民之一的商人有向皇上敬酒的机会,更不用说各大衙门的官吏了,一时称为美谈。

    第二天上午康熙帝专门接见四川总督、巡抚、和云贵总督及贵州和云南巡抚,让他们汇报云贵、四川的情况,康熙帝谈关于治理两省的意见,特询问了成都条件这么好,反而落后于重庆的原因,非常注意听,但四川巡抚无言以对,康熙帝很失望。倒是贵州巡抚程必达对贵州的问题,如何治理说的头头是道。康熙帝认为此人认识犀利,思维清晰。

    下午是重庆几大衙门的汇报,特别注意听了田千秋的意见,发现此人国家意识非常强,能顾大局识大体,处处为国家、为皇上着想,是一个能委以重任的人。

    当天晚上,康熙帝又就朝臣的调整与大将军磋商,为了大清的长远利益,准备撤换几个关键部门的负责人。

    第二天是重庆工商界巨子们与皇上面对面商谈工商业发展的问题,大家畅谈了成就,提出了些改进方案,对重庆安排的这种对话,康熙帝评价很高,得出结论,哪怕贵如皇帝也可以与普通百姓对话,共商国是,而且效果极好。当天晚上,他专门召见管世敦、管上学、刘芳,请他们谈谈如何从工商业的角度振兴重庆,他也很有收获,深深的了解了这一家。

    第三天参观重庆城,参观了管世敦的朝天门酒楼,并在贵宾厅用午饭,下午参观了造船坊,看见了最后一批待改造的客货船。

    这两天,刘芳皆在九龙铺水师基地准备水陆大演习,她特在九龙铺半岛的尖端上搭个高台做阅兵台,住在那里,反复训练。

    康熙帝则在管世敦陪同下与大将军到青木关管家院,看了东院和西院,第二天又上山看了鱼塘、养牛场、养羊场,下山后又看了酒厂,品赏了缙云春,第三天又去看了官马场,看了宝马场,参观了盐厂和广阔的农田,已在插秧。

    康熙帝:“管世敦,好像南方是三月份才插秧,你二月份就在插了。”

    管世敦:“陛下,这是双季稻,早稻是腊月在屋里浸种,一月育秧二月插秧,五月就收了,等二季是六月插秧,九月末收,这样,每亩可产*百斤,比一季稻多几百斤,这样一年多数时间有事做,皆有工资,我得的谷子也多了。”

    康熙帝:“双季稻其他地方能推广吗?”

    管世敦:“不是我这种长工制的很难,投入劳力太多,我的长工一年只做这一件事,吃的菜,吃的肉,喝的酒,我都负责供给,他们生活不愁,又有钱赚,何乐而不为?”

    康熙帝:“你支出这么大,收益就很少。”

    管世敦:“积少成多,加在一起就不少了,我有三十万亩地,光水稻我可卖一百三十五万两,开支约八十万两,我净赚五十五万两。皇上,光这一笔,我可堪称重庆首富了。广大长工都知道他们得了八十万两是大头,我得的是小头,所以我们可以大把大把的拿出来给国家办事,皇上,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康熙帝:“大胆讲,没问题!”

    管世敦:“如果朝廷的户部能像我这样,就能做到国富民强了!”

    康熙帝:“管世敦,你说的是真话,很中肯,我完全弄明白了,谢谢你给我讲了治家的经验,这和治理国家的道理是一样的。”

    当晚管世敦陪康熙帝返回了重庆城,准备检阅水陆合练大阅兵,四川、云贵的督抚应邀参加。

    翌日,康熙帝,大将军、公主、四川云贵督抚、重庆道府镇厅县五大主官,在刘芳坐船的前导下从南纪门出发,鱼贯而出,检阅水师,二十七艘登陆舰整齐的站满水军陆战师,随刘芳的令旗喊着“皇上万岁!皇上万岁!”其顺序上首先是弓弩营、长刀营,然后,火器营、火炮营,陆续出现,转过江边小岛,三万整齐的步卒,刀枪出鞘,整齐的排在江岸,在战鼓的节拍下,整齐的喊着“皇上万岁!皇上万岁!”楼船开到九龙铺码头,在刘芳亲军统领岳雷的前导下登上阅兵台,皇上、大将军、公主三人坐在前面,这时刘芳脱去外套,戴上将军盔,配上宝剑,金盔金甲,金光闪闪。这时他的船已驶回小岛外江面,挥动令旗,然后让船开回九龙铺检阅台下,铁甲战舰以驱逐舰为首,两艘巨型的巡洋舰随后,七艘战列舰又继后,飞快的从检阅台前掠过转钓鱼嘴又折回,在检阅台前,在江面排开,对小岛上的木城楼架子进行排炮轰击,顿时小岛尘土飞扬,木城楼架子化成粉末了,接着打靶,以一群稻草人为靶子心,立在一白色的靶环中央,九只炮舰皆命中靶心。

    刘芳挥动令旗,在检阅台的对岸,早已空出的地方,竖起一块木墙,只见巡洋舰开向上游,然后从上游开了下来,刚到木墙,二十门炮齐发,木墙顿时化为粉末消失了,接着,驱逐舰与战列舰皆排炮轰击。刚轰完,在刘芳令旗指挥下,铁甲战舰立即调转船头让甲板上火炮对着对面岸上延伸射击,这时登陆舰已排在岸边,打开舱门首先是火器营冲了出来、弓弩营冲了出来,火炮营拖着炮车冲了出来,一起向对岸深处的木城楼冲去,这时埋伏在山脚下的三万步兵从两边山下冲向山头,三路清军一起攻上城头,欢呼。

    刘芳落下令旗,演习结束,楼船已停在九龙铺码头上,皇上、大将军夫妇、两省督抚、重庆几大主官上齐后,在刘芳坐船的带领下,进入铁甲舰的护航队之中,只见驱逐舰前导,两边各有一艘巡洋舰和三艘战列舰与他们两艘坐船并行,直到南纪门,在护卫亲军的簇拥下,坐马车回到行宫。

    刚回行宫不久,重庆知府田大人送来太皇太后给皇上的八百里加急,要皇上即刻回京,有要事处理。康熙帝立即请来刘芳,与大将军、田大人商量返京的事。刘芳建议她仍率领铁甲舰将皇上送到京师,皇上同意。他说道:

    “还是要轻车简从,楼船很打眼,暂留重庆,就坐刘芳的坐船加两艘战列舰,战列舰上多带点吃的。”

    傅大将军:“刘芳,我可能要回京任职,能否再给我找个川菜厨师,和硕吃川菜上瘾了。皇上,我建议五福宫让给管世敦、刘芳一家居住,他现在已有十一儿女了,何况这是刘芳一手设计,世敦一手修建的。”

    康熙帝:“肯定给他们一家用,人家花钱五万两,本是他们的家产,我下回再来又住就是。”

    刘芳:“谢皇上,皇上准备什么时候动身?”

    康熙帝:“明天你准备一天,后天走行不?”

    刘芳:“行,后天早上走!”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