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1章 舆论+日常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皇帝两眼发亮的听‘青天白日妖道当街诓人、夜入殷家庄施计还本形’事件的第四版、也是第一版的当事人亲口诉说。第一版是黛玉写来的信‘用蛇皮骗人’,第二版是当地官府奏报、殷虎传播的版本,第三版是江湖传言‘老道把殷大奶奶变成蛇妖,木公子一口清水喷过去解了咒’, 第四版就是今天这个, 和第一版本并无出入。

    皇帝微微颔首, 啜饮了一小口**辣的马奶酒:“江湖传言不可尽信。”虽然第二版第三版听起来更加有趣, 但听起来确实不像真的, 还是这种趁夜色偷走人,扔下蛇皮更可信。

    她又接着往下说, 说着说着从袖子里摸了摸,掏出来一个哈密瓜:“边关的瓜果特别甜。”

    皇帝正吃肉干吃的口干、喝酒喝的要醉, 看见瓜眼睛一亮, 转身去找刀:“我听文人游记上说,哈密的瓜甜如蜜罐, 嗯, 还没切就挺香!几次让内务府的人买些来, 都说一路颠簸会坏, 我又不舍得钱,‘一骑红尘妃子笑’挺贵的。当真好吃?”

    黛玉拈着酒杯点头:“特别甜,我买了几十个呢。”

    养心殿里当然挂着宝剑,‘养正辟邪’青龙剑,皇帝抽出宝剑,唰唰唰的把瓜切好。

    旁边的多福一个劲的往边上躲,等皇帝擦擦宝剑收回鞘中,满室浓香,他慢慢扒拉瓜瓤,多福连忙左右瞧了瞧,捧着痰盂过去承接。

    皇帝情不自禁的叹息:“真甜真好吃呸呸呸,好吃!”吐瓜子。

    黛玉在边疆吃瓜都吃腻了,现在只是慢慢拈着肉干下酒,继续讲自己一路上的经历。

    皇帝打断她:“且慢。多福去拿个捧盒过来,给娘娘送过去。”

    多福有点为难:“皇上,这个时辰永福宫已经落锁了。”

    皇帝掐指一算:“娘娘还没睡,你只管叫门去。”她最爱吃水果,这瓜这么甜她一定喜欢。最近为了我那瓜兮兮的守孝计划,她住在永福宫,我住在养心殿,夜夜孤枕难眠。

    顺便写一首诗:冰泉浸绿玉,霜刃破黄金。凉冷消晚暑,清甘洗渴心。

    (我想你、我想抱抱亲亲,可惜话已出口如同覆水难收,咱们吃个瓜冷静一下)

    多福遵命,捧着一半的瓜去了。

    黛玉继续讲路上的趣事,很害羞的略过自己携伎游湖的片段。

    皇帝呱唧呱唧的啃瓜,猛然间一抬头,发现不对:“黛玉,你出门这一趟,酒量见长啊。”

    原先喝一小杯香甜的桂花酒(鲜桂花浸在黄酒中,过一个月捞出花瓣弃之,饮时加入蜂蜜煮至热)都会脸红,现在半瓶金华酒下了肚,神态自若。

    黛玉脸上一红,道:“哥哥,我现在练炁稍有所成,喝酒不会醉。”

    皇帝很惋惜:“唉,若是喝酒不醉,睡不着的时候可怎么办。你继续说,边关的情况如何?”

    黛玉跳过了路上的过程,尤其是姚三郎假装小弱鸡的部分,更不能说,把文继英的第一次出场、文四姐的出场、当众宣誓要立京观、次日边关大战斩将夺旗、战后四人席间交锋说破了全部的阴谋、每个人的立场不同而文继英更是肆无忌惮的挑衅自己,都说了。

    皇帝沉吟片刻,抓起扔在桌上的手帕擦了擦脸,最后一块瓜太大懒得切了,结果啃的满脸是水。

    皇帝自己觉得就算那么啃瓜,也是风流潇洒,有魏晋风骨,黛玉则不忍猝睹。

    他欲言又止,深深的叹了口气。

    黛玉嘟嘟嘴,有点郁闷:“我知道他做的事利国利民,可我就是……就是觉得不痛快。我也没跟他打赌要让哥哥降罪与他,我只说要如实的告诉你。哥哥你也不必为难,我说完了,心里敞亮多了。”

    皇帝点点头:“咝……呼……唉……这样欺上瞒下、草菅人命的人,到是占据了大义。这事若真真如你所言,没有别的隐情在内,这人是个十足的祸患。”

    黛玉:( ⊙ o ⊙ )啊?

    皇帝看她一脸懵懂,就给她讲解:“你瞧,他有这样的心胸、智谋、手段,就能惑乱天下。一个人过于聪明,但是不走正道,专想着怎么利用别人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的人很可怕。”

    黛玉:你见过一个叫卓东来的人么?他长得就像个坏人!

    皇帝叹了口气:“可是他算得太精明了,这件事朕只能为他牢牢的压下去。”

    黛玉不解:“哥哥为何这样说?”

    皇帝瞧桌子上堆着的瓜皮碍眼,起身:“去暖阁里说话。妹妹,你把肉干放到那儿去。瞧见书架顶层那个挪开的易经全解没有,那后头有个藏东西的小暗格。”

    养心殿从地面到房梁高有三丈,但是书架不可能修的那么高,拿东西不方便,书架只有四米高,有一个带轱辘的登高梯子。

    黛玉放好了肉干小框,两人移步去暖阁里,太监捧上黄铜水盆、洗手用的绿豆面子来,各自洗了手落座,小太监们再去连着桌子和瓜皮一起端出去,收拾擦洗干净,自不必细说。

    皇帝又一次屏退左右,给她讲:“你瞧,文继英如今是戍卫边关的功臣,入宫秦朝的蒙毅、汉朝的卫青李广,朕若是治他一个‘欺上瞒下、草菅人命’的罪过,百姓要说朕被奸邪懵逼、残害忠良,偏巧他又是文将军的承嗣之人,这一下好了,满门忠良没有好下场,连着东来和文泽兰都要被牵连在内,这可是姻亲。”

    黛玉宝宝皱着眉头,闷闷不乐,手儿托腮:“是喔。”他所讨厌的身份和姓氏,是他最大的庇护啊。

    皇帝感觉吃瓜塞牙了,舔着牙缝:“唔唔,可不是么。若是把一切幕后的事实昭告天下呢,首先来说,很多人会认为这是小人栽赃陷害,不会信。”

    黛玉:“咦?”她懵懵的,虽然读过很多史书,看到很多官场斗争的伎俩,但她不会用。

    皇帝看她这样单纯可爱,都不忍心往下讲了,可是这种事她总归要懂。如果只是个温柔娟秀的深闺少女,懂这些确实没有用,可她是个武功很好的公主(写在史书里都让人觉得不对劲),是个仙人,如果她不懂容易被人利用,或是等百年之后,哥哥不能及时给她讲清楚,也有别人会骗她。看姚三郎的样子,好像仙界也不是很太平。算了,多知多懂总归不是坏事。

    “你瞧,我若跟你说,文泽兰当年是强盗,东来当年是放风的,你听着不可信,是不是?”

    黛玉略有点尴尬:“也不是特别不可信……出门去我听说过一些传言。”

    皇帝点点头:“大部分人,如果觉得一个人很好,就不相信这个人会做坏事。(这就是朕费劲巴拉的吃着素独守空房守孝的原因啊,一个给爸爸守孝二十七个月的皇帝,怎么可能弑父呢,你说是吧嘿嘿嘿)百姓更是这样,他们觉得文继英是个好人,无论谁说他做了坏事,他们都不会信,更不会相信文继英造谣骗人去送死。只有死了的江湖人家里信,你猜他们怎么说?”

    黛玉何等聪明,方才没反应过来是没经验,现在一点即通:“说朝廷故意害人,江湖和朝廷势不两立?甚至去边关故意捣乱,乃至于里通外国,也是可能的。”

    皇帝一拍巴掌:“对!这帮臭不要脸的,还说什么江湖事江湖了,入了公门就是走狗。(我艹他大爷),真真可恨!朝廷收钱粮修沟渠、修河道、修路、守卫边疆、修筑城郭,他们倒觉得交一点税就都进了贪官污吏的口袋里了,呸,贪官污吏早都被朕抓起来抄家了!

    就算现在没抓,早晚也会抓。你瞧,这样的情况,朕得顾忌舆论,这样的事决不能公之于众,以免江湖人和朝廷更加对立。文继英的事,朕心里头记着,来日方长,现在人刚死还没凉透呢,若是说出来,难保外国的奸细不趁机作乱,鼓动遗留在哪里的江湖中人攻击将军府,要他偿命。”

    黛玉微微张嘴,欲言又止,皇帝说的没错,可是……哎呀好烦啊!一丁点的事情,怎么就牵连这么多?我还不如不说呢。

    皇帝看她情绪低落,笑了起来,柔声安慰道:“黛玉,天地尚且不全,何况一人一事?人生在世不称意,有许多事要取舍退让,这不算什么。”

    黛玉有点伤心:“哥哥,我说这事让你为难了,我若是不说,他只报上来边关大捷,哥哥反倒宽心。”

    “吓!这叫什么话!你说的很好,哥哥最喜欢诚实的人。东来也去了,你若不说,他也会把真相告诉我。”

    忽然听见重门开启,养心殿是个小四合院,前后有院门,进了后院门是后堂,中间穿堂又有两扇门,一扇扇的开,又一扇扇的关,皇帝不由得皱眉,多福去送个瓜回来怎么这么大动静。

    忽然暖阁的门也开了,一位美人轻移莲步走了进来:“皇上?”

    皇帝大为紧张,跳起来迎上前:“梓童,你怎么来了?史官没在这儿吧?”

    黛玉欢喜的站起来:“嫂嫂。”

    皇后穿着松软的睡衣,外罩大氅:“我从后门进来,史官在值房里怎么瞧得见我?黛玉,我瞧瞧,这一趟可苦了你了,瘦了许多,也晒黑了。哎呀,怎么眼睛有点肿,哭了么?谁惹你了?”

    黛玉摇摇头:“嫂嫂放心,我无事,一路上吃得好睡得好,和在家差别不大。”

    皇帝举着烛台过来:“我怎么没瞧出晒黑了?梓童,我给你掌灯,你细瞧瞧。”

    黛玉羞得捂脸:“没有晒黑,别细瞧。”

    皇后也拍他,轻声笑骂:“别闹,当心蜡泪烫了手,又要喊疼。黛玉,随我回宫去,今晚上咱们俩一起睡。”

    黛玉毫不犹疑:“甚好。”

    皇帝送她俩又从后门悄悄离开,看着两个绝色美人携手离开,倚着门口敲墙,哼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歇,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哎~”

    皇后的肩舆不敢在皇帝面前起驾,宫女们稍等了一刹,皇后听见皇帝在哪儿哼哼唧唧的唱悲情的词,笑的又走下来,附耳低声三言两语,哄的皇帝开心的回去了。

    黛玉一脸平淡的假装自己没听见她说了什么,传音问姚三郎:三郎哥哥,你在哪里?

    姚三郎:宫里道观里洗手帕呢,你哭了二十三条手帕,不愧是仙人。

    黛玉:哼,不理你了!

    姚三郎:妹妹不必客气,自从你进了岳父屋中,就再没搭理我,移步宫中时也没叫我。

    黛玉恍然,还真是这样呀,我以为你会自己跟上来呢:我知道你会跟来。

    姚三郎有点小怨念:你就不担心我路上遇到了坏人被抓走么?

    黛玉:……

    姚三郎觉得自己真是太扯淡了:我一点都不担心,能抓走我的坏人一定很强悍,师兄和师父会有感应。哼。

    黛玉道:我好累,今夜宿在永福宫里,明日再去找你。

    姚三郎问:怎么了?是不是心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