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六零章 赫斯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这几年勤读史书,肖林的文化水平大涨,孟老夫子这句话字面的意思非常直白,与其有智慧,不如借助时势,就像种庄稼的时候虽然有趁手的工具,但也要等待合适的天时。

    个人的能力再强也有限,很难扭转历史发展的大方向,高明的政治家都善于利用历史的大环境成就个人的发展。换句话说,也就是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心如电转,肖林瞬间已经拿定主意,中东路之争是趟浑水,绿脚兵太早介入只会成为炮灰,最好静观形势发展。当然,也不能坐看苏俄在东北逞凶,时机合适的时候,还要积极投入其中,给北极熊重重一击!

    向杨常二人告辞,出门把赵立德叫到一旁,肖林吩咐他先将张学良的电报压下,能拖一天是一天。

    “和国内加强联系,随时关注中东路事件的动向。还有,再安排一条最为快捷的回国线路,一旦有变,立刻动身回国。”

    赵立德一一答应,肖林又问道:“柏林那边安排的怎么样了,那个人联系上了吗?”

    “希特勒现在就在柏林,但我们和纳粹党没有直接关系,和党内的高层人物暂时接触不上。”赵立德眼光闪了闪,又急忙拍胸脯保证道:“请肖林先生放心,只要再给我一周时间,保证让那个希特勒主动来法兰克福拜见您。”

    在赵立德看来,德国社会工人党(纳粹党)和希特勒虽然是德国近年来涌现的新锐政治力量,但比起现任魏玛共和国总统兴登堡来说,分量可差了太多,没必要这么上心。奇怪的是,肖林对这个希特勒非常重视,两个月前还未动身就指示收集纳粹党的一切资料。

    “见龙在田,英雄往往起于草莽,对希特勒绝不可小瞧。”

    肖林点了赵立德一句,然后深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明天,明天通知杨总参和常瀚勃,咱们动身去柏林。”

    。。。。。。

    德国在地图上就像一只扭头展翅的雄鹰,柏林就位于这只鹰的心脏位置。

    与中国的南北地域差别一样,欧洲一样存在南方北方。意大利紧邻温润潮湿的地中海,气候更接近于中国南方,到了瑞士翻过阿尔卑斯山,就好像到了黄河流域,柏林的纬度却更高,气候接近于中国的辽宁一带,五月初仍然感到春寒料峭。

    与国内的城市不同,柏林城中央是一块超级巨大的城市森林,绿意盎然,到处都是勃勃生机。除了几条道路穿过其中,这片森林没有任何建筑物,立刻拉低了整个城市的人口密度。

    著名的勃兰登堡门和国会大厦就位于这片森林的东侧边缘,数十年后,这里还会耸起一片犹太人纪念碑,几千块石碑黑森森参差不齐。恍如墓地,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沉重的历史。

    “这里就是勃兰登堡门,正对着菩提树下大街,它的上面是胜利女神四铜马雕像,曾经被拿破仑当做战利品劫往巴黎。但在第六次反法同盟胜利后。普鲁士又夺回了这座雕像……”

    陈林琳的介绍声中,肖林一行人行走在柏林街头,走马观花。欣赏街景。过往的柏林市民不时停下脚步,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这群异样的东方人。

    杨宇霆和孙抒音都是一付标准的观光客的模样,神态轻松惬意,肖林的心中却别有一番感慨。

    德国面积不算太大,人口也只有七千万,却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对抗整个世界,失败后又能迅速崛起,这个民族的确有着异乎寻常的品性和特质。

    日本人号称一亿玉碎,但在最后时刻却向盟国投降。相比之下。德国人却好像是一根筋,两面作战和盟军拼到了最后一刻,所有的成年男子几乎全部死光,等到战争结束重建的时候劳动力严重不足,只好大量引进棕色皮肤的土人(土耳其人)。

    但在战后,德国人却普遍认为。这场灾难和所有的敌人无关,也不怪希特勒,一切都是德国人自找的。与日本人修改教科书的卑鄙行为相比,德国人的这种态度就高了好几个档次。

    肖林大概还记得二战爆发的时间,算起来大概还有十年。其中涌现了一批影响整个世界的伟人,都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和相声演员于谦一样,丘吉尔平生也有三大爱好,抽烟、喝酒和赌博,并以此沾沾自喜;斯大林发迹之前也是一身恶习,因为抢银行数次锒铛入狱;罗斯福比较爱惜自己的羽毛,可惜是个必须依靠轮椅的残疾人;只有希特勒烟酒不沾、崇尚素食,从政前是个节俭朴素的画家。

    肖林此来德国,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希特勒。

    勃兰登堡门旁边是美国大使馆,在这里合影留念之后,肖林抬起手腕看看新买的百达翡丽,已经快到约定的时间了,随即向杨宇霆几个告一声罪,带着赵立德和陈林琳拐向一条小街。

    来到一家门脸小小的啤酒馆,坐在门口的雕花铁桌前,一人要了一杯黑啤酒边喝边聊,等的时间不长,一位身穿黑色西装的中年德国人走了过来,和肖林等人握手见礼。

    “*&%¥&@%……”

    “@@¥&……”

    在陈林琳的翻译下,赵立德和这个德国人攀谈起来,肖林抬眼打量之间,已经看到他的胸口别着一枚独特的徽章,黑白红三色做底,上面是个卍字标志,正是一枚标准的德国社会工人党党徽(纳粹党)。

    “肖林先生,见到您非常荣幸,我叫鲁道夫?赫斯,是元首的私人秘书。”

    (元首在德语中本来是个常用词,大概和领袖同义,希特勒成为纳粹党魁之后,很早就被人称为元首,并不单指后来的第三帝国首脑,中文的翻译多少有些问题,不过约定俗成之下,也就无所谓对错了。)

    赫斯本是个飞行员,在一战中结识了传令兵希特勒,从此就成为他的忠实追随者,希特勒在啤酒馆暴动失败后锒铛入狱,赫斯专门跑去陪着他一起蹲大牢,并协助希特勒撰写了《我的奋斗》一书。

    赫斯虽然尽力做出亲切的表情,但下意识地还是显得有些傲慢。也许这个赵立德在华尔街的确有些实力,但中国人本身就是弱者的代名词,中国,根本就算不上一个完整的主权国家。

    “赫斯先生,幸会,幸会。”肖林历史知识有限,当然不知道这个赫斯日后会成为纳粹的副元首,权倾一时,炙手可热。不过仅凭希特勒私人秘书的身份,就值得尊重对待。

    “我渴望能和贵党希特勒元首一晤,如果方便的话,麻烦赫斯先生尽快安排一下。”

    “元首的日程安排非常忙碌,恐怕短期内都没有时间与肖林先生见面。”赫斯拒绝得很干脆,没有东方人更习惯的委婉。

    希特勒最近的确很忙,几乎每天都奔走于通用电力、联合钢铁等大财阀之间,为纳粹筹集经费。

    纳粹党此时还十分弱小,虽然拥有上百万党员,但在议会中只占有可怜的十个席位,是毫无争议的少数派在野党。

    纳粹以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为纲领,鼓吹用武力为德国拓展生存空间,为一战后德国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复仇。

    但是20年代西方世界一片繁荣景象,德意志魏玛共和国实行货币改革,美元资本不断流入,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社会政局趋向稳定,对纳粹运动十分不利,无论是德国社会工人党和希特勒本人,此时都处在蛰伏时期。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