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78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牢里好生改造。贾家向高家赔罪,及各种费用五万两。至于史太君的诰命身份,由皇阿玛决定是否剥夺。本案到此为止,高氏与贾宝玉并没有任何私情,谣言止于此……”四爷总结了一堆,剩下的事就交给顺天府尹。贾宝玉这个案子可以说是上头抓的典型,他自然不敢乱来,立刻让衙役拿了人投进天牢。送走了众阿哥,围观群众却迟迟不散去,案子是审完了,风波却没到结束的时候。

    围观了整个庭审过程的群众添油加醋将事情宣扬出去。

    史太君非要抢人家儿子,还把他养残了啊。

    高家姐儿根本不认识他,贾宝玉自己有病瞎想啊。

    堂哥的媳妇儿也抢,猪狗不如啊。

    ……

    史太君醒来就听到这些风言风语,听说乖孙贾宝玉被投进了天牢,她吐了好几次血。还是那山贼头子有魄力,从史太君嘴里得知“玉郎被污蔑,被误投大牢”,用光明正大的手段已经没法救他出来之后,她就决定干老本行,去劫狱。

    顺天府大牢同地方的没有可比性,她的伸手打几个普通人没问题,对上大队大队武装先进的狱卒,没两个回合就落败,然后核实身份,被判定为恶人寨余孽,一同关进了天牢。

    贾宝玉好歹还有个在九阿哥府做侧福晋的亲姐姐,关上三五个月就得放出来,山贼头子就没那么好命了,进了顺天府大牢别想活着出去。

    第二天,御史台果然兴起了一波弹劾热潮。

    他们摆明了是说只要史太君不落马,以后每天折腾一回。康熙就算再英明神武,他也奈何不了这些轻易不获罪的言官,加上史太君的确不像话,他顺从御史台的意思剥夺了她诰命身份,同时给王夫人加封。

    虽然贾政基本没有再踏足官场的可能,她好歹生了贾珠这个好儿子,还有做阿哥侧福晋的闺女。这天早朝过后,宫里出来两队太监。听说府上来了传旨的公公,王夫人还惶恐得很,等对方念完圣旨,她简直高兴坏了,一个劲儿磕头谢恩。

    虽然只是四品诰命,总归是不一样了,有珠哥儿这样成器的儿子,她的好日子还多着。王夫人被封诰命,高兴的就只有她、贾珠和贾元春。史太君恨得咬牙切齿,却不敢再惹祸端,至于贾政,他没了官爵夫人却封了诰命,这简直是打脸。

    九阿哥府送了贺礼过来,同时还有一封元春的亲笔信,让母亲不要担心,宝玉那性子,关在顺天府大牢改造一番也是好的,有九爷在,他们不会太过分。

    她担心什么啊?

    那个只会惹祸的祖宗,死了才干净。

    从分家那时贾宝玉选择留在史太君身边不跟她去江南,王夫人就死心了。

    你对他好,掏心掏肺有什么用。

    小畜生压根没有感恩之心。

    得知贾宝玉只是进了大牢,四个小阿哥特别失望,他们不敢去四阿哥府闹事,就去找了八福晋,第一句话就是:“亲爱的八伯娘你可还记得自己的誓言?”

    ……他娘的。

    郭络罗氏最近忙着参悟生子秘方,她将影响受孕的所有东西都移出了自己的厢房,饮食严格按照标准。她正在畅想怀孕之后怎样,四个小混蛋就一瓢凉水浇下来。

    “八伯娘您说话不算话,说好弄死宝玉小舅舅。”

    郭络罗氏满头黑线,她简直想不出这几个混世魔王是谁教出来的,他们怎么能把搞死亲舅舅说得这样坦然,完全看不出心虚的成分。

    “这不已经下了大狱,好歹是亲舅舅。”

    她话音刚落,弘暲就挥了挥小拳头:“他处处惹额娘伤心,没把他千刀万剐已经是仁慈了。”

    元宝也点头:“这回没搞死他,再乱来我就拿金子雇杀手去!”说着他还用嫌弃的眼神看了看郭络罗氏,仿佛在说,都是你没用小爷才要再费心思。

    他们也没留下用膳,说完就走,气得八福晋一整天都没胃口。

    她对表哥胤禟是佩服到家了,天天对着这些小混蛋还能吃得香睡得着……没被气死。

    这个年过得各有滋味,除夕是四个小阿哥的生辰,正月初一则是元春的,母子五人前后两天。九阿哥府热闹极了,头天除夕他们还算低调,第二天胤禟就在府上摆了酒席,宴请兄弟。正月里阿哥们都被放了几天假,日子过得飞快,府上郭络罗侧福晋的肚子越发大了,有宜妃娘娘的禁足令,加上曾嬷嬷的□□,她安分了不少。被赏了嬷嬷重学礼仪对阿哥侧福晋而言简直是耻辱,也就比遣送回家归期遥遥的三福晋好些,她脸面都丢尽了。

    九阿哥府日子过得平淡,扬州林家却出了大事。

    康熙命林如海回京,任从二品内阁学士。

    按照本朝规制,内阁学士共十名,满人六,汉人四。他们的职能是“条旨”,就是所有的奏章现有内阁大学士看过,然后用一个小纸条写上意见,再送进宫理由皇帝决定。皇上看过之后将纸条撕了,亲自用红笔写下批语,这叫“朱批”。众大臣上的折子都要经过这两道工序,然后再发下去执行。

    内阁的作用就是给皇上提供意见,康熙帝鼓励众大臣发表自己的看法,内阁的地位颇高,他们总能影响到圣上决断。康熙一直很信任林如海,将他放去地方做巡盐御史也是下放历练。这年,内阁十学士之中,有个汉臣年纪大了,想要颐享天年不再为朝事操心。康熙就想到了年过四旬的林如海。说什么,他在任扬州巡盐御史其间,政绩卓著,深得朕心,特令调回京城,为内阁学士,为朝事分忧。

    林如海接了圣旨,立刻让老仆将京城旧宅拾掇出来,又派人去接继夫人以及女儿黛玉。

    消息传开之后,林学士府门槛都被踩烂了。人人都赶着来拍马屁,唯独史太君,她一口气提不上来又呕了血。当初宝玉同黛玉感情那样好,她想着珠哥儿和元姐儿得势了,要给宝玉找更好的媳妇儿。没想到被林家把姑娘接了回去,林海还续了弦。

    之前她还能说林海是她正经女婿,如今不能了。刚进门没几个月的继夫人身份不高,却是个本分人,如今鱼跃龙门真是便宜了她。

    从二品内阁学士,瞧着只比巡盐御史高了半阶,却进了朝廷的核心圈。他们能够第一时间知道朝廷上又发生了什么事,还能影响皇帝对事情的裁断。

    史太君简直气不顺,早知道就让宝玉同黛玉定下亲事。林姑奶奶说了那么多难听的话,指不定回去还诋毁了宝玉,如今宝玉又进了大牢,可怎么入得了林家的眼。

    为了贾宝玉,史太君什么事都做得出。她立刻派人去林家传信,趁继夫人还没进京,让林海来贾家一趟。贾敏虽然死了,在林海心中,她尘封在永远在其他人触碰不到的位置。听到口信之后,他准备了年礼去贾家,寒暄过后,史太君提了两个要求。

    第一,让他把贾宝玉从天牢里弄出来,内阁学士这么高的身份,这就是小意思而已。

    第二,宝玉同黛玉之前感情深厚,不好拆散,就让他们订个婚。

    林如海的确是孝子,那也是对他林家老娘。

    他对丈母娘的尊敬都在收到黛玉书信的时候没了。他在外头做巡盐御史,家大业大,每年给五千两银子希望史太君好生教导黛玉。她任府上丫鬟说闲话就罢了,还败坏黛玉名声。

    他还没死呢!

    能让女儿同贾宝玉那混账在一起?

    这两个要求,他都没答应。

    宝玉的案子是四阿哥同八阿哥主审的,风头还没过,谁敢把贾宝玉弄出来?至于黛玉,这个就不劳旁人费心了,进了京城之后,夫人自会相看。

    史太君气得指着他的鼻子骂,哭着说“敏儿怎样。”

    林如海根本不听,就算敏儿还活着,她也不会将女儿往火坑里推。史太君的计策再次失效,她气得心梗。多重打击之下,她病得起不来床。

    翻过这年,黛玉已经十二岁了,继夫人也是个才女,她们娘俩感情颇好,继夫人已经探听过黛玉的喜好,想给她找个好人家。苛待原配留下的女儿可不是明智的做法,反正林家总是由哥儿来继承,黛姐儿迟早要嫁出去的,对她好点一来有个好名声,二来少麻烦。

    林家倒是和谐了,三人同心,贾家简直不堪入目。

    史太君一病不起,连疏通关系救贾宝玉出来也顾不得了,贾政和王夫人早被元春安抚下来,过上了悠闲的日子。贾赦正在给儿子贾琏张罗婚事,还有个把月就到吉日了。他们都没去大牢里看贾宝玉,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没人给狱卒塞银子,贾宝玉就倒了霉。

    关了半个月,他又脏又臭不说,还瘦了许多,那块自出身带来的美玉也被狱卒抢了去,自那以后他就疯疯癫癫的,一会儿唤高姐姐,一会儿唤林妹妹,心情好的时候傻笑着念诗,心情不好了就用头撞墙壁。

    元宝兄弟四人由胤禛带着去看了他一次,贾宝玉压根不认得自家外甥,他一边撞墙一边唱歌。对于这样的结果,元宝终于满意了,他出来之后抱着胤禛的脖子,就在脸上吧唧一口。

    让你有福不享,让你没事找事,让你令额娘担心!

    疯了才好。

    省得留后患。

    稍微商量之后,他们把事情告诉了阿玛胤禟,父子约定,不让元春知道。当晚,胤禟就说宝兄弟好得很,让元春别担心。小家伙们也安慰自家额娘。

    “案子刚盼了,小舅舅就被放出来皇玛法会怀疑的,我看还是关上三五个月,都知道宝玉小舅舅是额娘您的亲弟弟,狱卒不敢为难他的。”

    “就是就是,不给个教训放出来还是那样,净会给额娘添麻烦。”

    ……

    四个小家伙轮番说,元春就笑了。

    “我没有要立刻将宝玉救出来的意思,比起这个,咱府上有更重要的事,今儿个福晋告诉我,郭络罗妹妹肚子动得厉害,恐怕等不到十个月了。”

    元春真不是胡说的,这事胤禟也知道,他正想说啥,就见儿子们脑袋瓜凑到一起在密谋什么事,他让奶娘把儿子抱去隔壁房间睡觉,这才同元春继续说。

    如今还不满七个月,表妹肚子就闹得厉害,胤禟不明白怎么回事,元春虽然翻看了林家医术,也只是略懂一些皮毛罢了,她破天荒的将帅鬼放了进来,问他可明白是怎么回事。

    帅鬼简直给了胤禟一记重锤。

    “表哥表妹成亲,生的孩子总是有问题的,没见佟贵妃到死都没生出儿子?”

    胤禟不懂,他挑了挑眉:“那不是太皇太后生前做的手脚?”

    “当然不是了,表哥表妹生残废,你没听过?”

    ……你祖宗!!

    他要是听过还会让雪莹进门?

    这是哪门子的说法?

    帅鬼觉得打击还不够,他补充道:“三代之内的亲戚要是成了亲,不生出天残,什么情况都是好的,郭络罗侧福晋肚子里到底是什么情况我不知道,蹦跶得厉害向来不是个体弱的。”

    听到这个说法之后,胤禟遍查医书,并没有找到可考的依据,只是的确发现,表哥表妹成亲生的孩子大多体弱,几乎都养不大,这还是最好的,一个不注意就会生出残疾儿。快七个月的肚子,动手脚已经晚了,想把孩子打掉都没可能,连着半个月胤禟求神拜佛只为表妹能生个健康儿子。有董鄂氏两个天残在前,他已经禁不起任何打击了。

    以为元春这四个健康小子,皇阿玛和额娘都相信,生出残废是董鄂氏的问题。

    事实证明,她的确是吃错了东西,如今雪莹怀孕,宫里的期待虽然不高,也希望他能添儿子,要是再生残疾,皇阿玛恐怕真的怀疑他了。

    过了年,迈上二月的坎儿,郭络罗氏才发动了,折腾了半天,她成功生下小阿哥,这回胤禟翻来覆去看过,并没有什么问题,他才放心派人去宫里报喜。

    七阿哥出生了。

    事实上康熙并不十分高兴,胤禟府上已经有四个那样聪明的小子,郭络罗氏再生出儿子,至多就是锦上添花而已,作为帝王,康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府中争斗。

    郭络罗氏毕竟是宜妃的亲侄女,有这重身份在,她图谋的肯定少不了。尤其胤禟府上福晋是蒙古来的,不能生儿子,袭爵的人选只能在侧福晋生的阿哥里挑。康熙非常喜欢元春生这四个儿子,老大弘晟虽然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他对朝政足够敏感,诗词策文骑射样样会,没有短板,这就是最好的继承人选。

    弘暲兵法学得太好,拳脚骑射样样精通,长大以后铁定是征战沙场无往不胜的大将军。

    弘相比胤禟还财迷还抠门,完全能够继承钱袋子的衣钵。

    至于弘历,康熙相信他,绝对能成为赛过杜甫赶超李白的大文豪。

    有这样四个优秀的孙子,他还有什么可图的?董鄂氏生个格格才好,生了阿哥没准就要使阴招害他的乖孙子。康熙想了许多,他这夜是在翊坤宫歇的,同宜妃说了好些体己话。提醒她好生盯着郭络罗氏,别生枝节。

    宜妃同康熙是一个意思,锦上添花固然是好,就怕喜事变丧事。

    如果一定要选的话,她宁可要聪明又贴心的大孙子。

    雪莹本就是个有企图心的,怀着孩子就搞了那么多事,如今生了儿子还得了?宜妃头疼的不行,他又不能把康熙对胤禟的期待告诉娘家人,也不能过分苛待亲侄女,日子简直太糟糕了。皇上特地在这个日子过来,绝不是单纯的宠幸她,而是提醒来的。

    要是弘晟、弘暲、弘相、弘历有什么不好,雪莹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万岁爷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郭络罗雪莹高兴坏了,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出月子之后的情况,她进府一年就生下阿哥,九爷是她亲表哥,以后还不帮着她?

    贾元春那贱人,总蔑视她。

    蒙古女人更恶心,一天不找她麻烦就不对劲。

    ……小阿哥生下来了她有的是精力同她们斗,接到宫里来的赏赐,她整个已经飘飘然,完全没听到嬷嬷替宜妃传的话。郭络罗氏飘飘然的时候,胤禟也知道了康熙的意思,他完全没提反对意见,同皇阿玛是一个意思。

    四胞胎已经三岁了,这样聪明,不是随随便便一个阿哥能比得上的。

    别的不说,贾氏的性情就比郭络罗氏好了不少。

    接到康熙的口谕,胤禟像是吃了定心丸,以后不怕表妹折腾。

    所有人都忘了关注小阿哥的情况,表哥表妹近亲生子真能完全健康?安全度过洗三,满月也是铺张大办,直到郭络罗氏出月子……这天,七阿哥发病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个月马上就要完了,世界杯期间简直不是人过的日子!

    我不仅要看球要码字要睡觉要感冒……还在写新书。

    人生简直不能更繁忙。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