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一十四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连瑜去巩县,是有正经事儿要忙的。

    当初殿试的时候,关于国家的税务政策,连瑜在考卷里提出了一些意见。也正因为他的那篇考题,他才被破格任命为通政司右通政,皇帝如此安排,为的就是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他的想法。而如今的他已经是通政司右通政,四品的高官,与皇帝交流的机会越发的多了。

    皇帝是真的非常想要改革税制,此时的税制是正役、均徭和杂泛差役三者并行,赋以田亩纳课,役以户丁征集,赋役之外还有名目繁多的方物、土贡之类的额外加派,农民们的负担极大,但是朝廷这方面的收入却并不算高:苛捐杂税越多,地方政府以及基层办事人员就越发地容易在其中牟取私利:大部分农民不识字,这些繁复的税种连做官的若不是专管税制都搞不清,何况百姓?

    而连瑜关于税制改革的办法是,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大大简化了征收手续,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是的,连瑜像皇帝推荐的,就是在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一条鞭法。

    作为一个从现代来到古代的人,连瑜的目标如果只是飞黄腾达的话,那对他来说未免太容易!他是想要做一些实事的,除了那些为国为民的大道理,在他心里头一直有着一个颇为自恋的想法:我来到这个时空,是上天的安排,他安排我过来,那一定是因为我与众不同!所以我若不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那这场穿越又有什么意义?

    他是全盘接收了原本那个小连瑜的记忆的,在村里那段时间的生活他有相当的印象,这时代的农民苦啊!今天去铺路明天去挖河,今天交粮食明天交银子后天又要分摊到给做活儿的公差做饭的差使,一年到头,一大半儿的产出都交了上去,而这个生产力底下的年代,一亩良田的产出也不过就是那么二三百斤罢了!再这样的条件下,对于普通的劳苦大众,想要改变自己的人生是何等的艰难!一个壮劳力撑死了能种十亩地,落到自己手上的不过是一千多斤粮食:这还是好年景。一千多斤粮食勉强也能养活那么两三口人,可是人不能只吃饭啊,衣食住行什么不花钱?土里刨食的农民,许多人一辈子的梦想怕也就是能养头大牲畜,这样子种地的时候能轻省些……

    对于差点把自己烧死的那些村民,连瑜并没有太多的恨:他们太穷,也太无知,常年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乡民们不懂什么知识,他们是愚昧而可怜的……贫穷才是他们愚昧的根源,当然有些人是存了要他家产的心的,连瑜对这些人当然没有好感,也不会去可怜这些人,但是他心里头明白一个最浅显的道理: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但凡日子过得更好一些,谁乐意为那么一点点钱而冒险杀人?

    仓廪足而知礼仪,这句话在连瑜看来,应该换一个说法,仓廪足而知廉耻……礼仪什么的放到一边,人只有吃饱了才回去*律讲道德,要不然都要饿死了,谁跟你扯这些?横竖都是一死能活一天是一天!

    来得越久,连瑜越怀念过去那个时空。

    这个世界的绝大部分人的生活,在他看来都是悲惨的。大部分人觉得吃饱就是幸福,女人在男人眼中不算人,孩子在父母眼中不算人,庶民在权贵眼中不算人——这是个人吃人的世界。

    连瑜上辈子是个公子哥,他不会像有些志存高远的人回想着我要这个世界天翻地覆:天翻地覆是要有代价的,鲜血与动荡是一定的,他没那么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觉悟,也没有什么革命需要不能逃避鲜血的伟志,更没有吃苦受难的*。他想为这个社会做的,是他力所能及的东西——比如,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让普通人过得更好一点。而税制改革,在他看来是牺牲最小的变革。

    作为一个文科类优等生,连瑜对历史相当感兴趣,张居正是他相当钦佩的的历史人物,他研究张居正的生平的时候,曾有一种豪气:大丈夫一生当如是: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事。美酒饮得,美人享得,一辈子为国为民同时还让自己也过的痛痛快快,爽!

    一条鞭法在执行过程中或许有各种问题,但是这个税法的方向是对的,任何政策在执行的时候都不可能保证一点问题都不出,便是后世的改革开放,还不是会出各种问题?对连瑜来说,他现在的条件甚至比张居正更好,知道那段历史的他对这种税务制度当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了若指掌,他完全可以针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去对这个改革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