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三十五章:山西靖平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崇祯七年十月除,永安军一路兵两万余入平阳府,是时平阳府与商、洛、陕西、湖南各省接壤,贼甚重,官军糜烂多以杀良冒功,百姓苦不堪言。

    石刚率永安军陷阵三营,自灵石至解州转战百里,与贼寇大小十二战皆捷,斩贼首数万,计杀混世王、姬关锁等贼首十数人,余贼大惊,皆退走湖广。

    至八年正月时,平阳府境已靖平。

    于此同时,永安军其余四路亦在辽州、汾州、伈州、潞安府、泽州等地连战连捷,一路势如破竹直入泽州境内。

    在崇祯七年十二月末爆发了永安军与农民军的泽州会战,永安军四路,云集八万大兵于泽州,以副统领黄阳为主将。

    贼寇甚众,以八大王张献忠、紫金梁为首等十二家,胁裹众贼十余万,号称二十余万围攻泽州。

    此役又分成三战。

    第一战为永安军八万驰援泽州,两军于城下激战数日,最终贼寇溃败。

    第二战为阳城之战,史路阵杀贼首紫金梁,声威大振。

    第三战为天井关追击逃贼,当地军民皆言,永安军士敢当先、无惧死,三战三捷,终以永安军斩首数万告终。

    直到正月末,山西全境靖平。

    ......

    在山西境内如此的大战与改革之下,大同镇城则是在紧锣密鼓的筹备着崇祯七年的春节。

    自打前些年萧亦镇守大同开始,大同镇军民的春节一年过的比一年好,正巧这些年大同又没什么大的灾害,许多人在萧亦头年免税的政策下都积累了相当的财富。

    到第二年,大多数人家除了可以满额上缴税粮外,自家也能安安稳稳的过个好年了,再也不用靠萧亦的租借才能耕地了。

    这也使大同镇城的粮米等物资更是溢满府库,加之征西前将军萧亦鼓励商贸,大同镇城渐起繁华之色。

    自打大捷被确定后,每日以各种理由求见萧亦的人都要踢平了大帅府的门槛,见到这些形形色色的人,卫兵都想起了有一次春节发生的刺杀事件。

    吸取前些年的教训,用不着萧亦特意下令,负责守卫帅府的卫兵长便将帅府的卫兵足足增加了三至五倍。

    那些前来帅府求见的人也是战战兢兢,颇感意外。

    众人都以为到萧亦这个程度,帅府定然是仆人众多,但来到这里才发现,在萧亦的征西前将军帅府见到最多的居然不是各色丫鬟仆人,而是那些顶盔贯甲的巡卫兵士。

    还有就是,以往众人的印象中是春节防卫一般都会放松,毕竟卫兵也需要回家过年,但萧亦这里防卫却比平日更加森严,那些卫兵好像将看守帅府的职责看的比回家过年还要重要。

    到了崇祯八年的正月末,正是永安军五路大军凯旋班师的路上,一行从京师来的人终于到了帅府门前。

    这一行人中有十几名精选的京营年轻力壮之人,他们以三名缇骑为首,护卫身着一袭青色官服的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停在了门前。

    他们这一路可真是刷新了他们的认知,之所以拖延了数月才到就是因为众人对边镇的印象在作祟。

    在李邦华等这些京师勋贵的眼中,边镇一向是苦寒之地,更何况这大同镇又是连年遭受兵灾,鞑子和流寇都来过好几次,与其到这里受罪还不如在路上多耽搁一会。

    不过自打到了大同镇的境内他们发现了不同,这哪里像一个苦寒之地,到处都有三三两两的农民耕种,每隔几里便能在一处山包上见到一处显眼的墩卫,上面挺立着身着灰黑色衣甲的兵士。

    小村小堡还好,现在仍是以土路为主,但是到了高山卫城、镇虏卫城等地的大城境内,官道竟然都修成了砖路,虽然这种砖并不是京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