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好的情况也要等到再下一季才能恢复粮食产量。

    看到这情况,范铉超手脚发凉,大灾过后没有粮,这是要人命的事啊。范铉超亲自吩咐了林县丞去周围各县收粮,可林县丞苦着脸道:“大人,您刚上报了可能会有风灾的情况,江阴、武进各县就都在组织收粮,他们富裕,我们恐怕抢不过啊。”

    “抢不过也要抢,难道要我们的百姓没得吃吗?”范铉超急得直上火,“要是周围没有,那就去更远的地方筹,花更多钱,要是没有钱,打白条不行吗?”

    林县丞都快哭了,哪有官府买粮打白条的,那不是抢劫吗?谁敢来要啊?大人啊,虽然您后台硬,可也不能不怕言官弹劾啊。

    即使心里有这样那样的抱怨,林县丞也知道收粮一事是绝不能拖了,立刻点齐人马,出发收粮。

    范铉超也对林县丞能收上来多少粮食不抱希望,加紧写了一封信送至京城,希望朱由检能帮着筹一筹粮食,让朝廷能多分一些赈灾粮食给靖江县。

    朱由检收到这封信头都疼了,六月初山西地震,波及四省六十余府州县,光是山西压死的百姓就有近三千人,更别说连京城、天津卫都余震了。现在又是常州水灾,这一年真是一点都不太平。

    朱由检回想了一下上辈子这一年发生的事,除了□□哈赤身亡,就再没一点好消息了。上辈子这时候他已经出宫建府,成日不理政事,可常州水灾他还是听说了的,因为当时候整个常州府被打得措手不及,后续的救灾措施也没跟上,发生了易子而食的惨事,震惊了全国。

    地震的灾要赈,水灾也要赈,还有前方的军饷,少收的赋税,朱由检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也变不出那么多粮食和白银来。

    不说朱由检看到范铉超的信,感慨这辈子含元居然能碰巧提前发现。就说被朱由检感慨好运气的范铉超这边,真是恨不得将自己一个掰成六七个人来用。避难所要安置,民众要说服,粮食要收,药材也要准备好,还有河沟水渠也要一一修通,保持最大的排水量。

    每日他天不亮就带着一队官兵出门,夜里再披星戴月地回来,即使小满做了再美味的饭菜,也只是匆匆对付两口。

    要说这些工作里,哪个最难,范铉超必定是要说:转移民众最难。靖江县河流水道繁多,可只要组织好人手,干就是了:虽然粮食药品紧缺,可要有足够的钱就能买到:唯有转移群众去避难所这一条,实在是困难。

    靖江县早在三国时期只是一个淤泥沉积出来的大沙洲,沙洲多了,连成一片,这才成了靖江县。这里别说是有高低起伏了,根本就是一片冲积平原。整个靖江县只有一处高地,名叫孤山,正是当年先在它脚下冲出了一片沙洲。

    孤山是靖江县最高处,虽然整体高度不够,但好歹也能让人躲过洪灾,加上孤山上还有孤山寺在,正是最好的避难所,这就和城中各处高地一起,在范铉超共划定了四个避难所名单上,将在水灾期间收留民众避难。

    然而,民众根本不理会他。虽然有一些人家前往避难所,可更多的人宁愿留在他们家里,即使范铉超发动了里长前去劝说,甚至挨家挨户地去敲门,也不为所动。他也想过发挥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民众,可惜,朴实的百姓有着朴实的世界观--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什么大灾大难没见过,没挺过来?想要我放弃家里的这些破锅破碗,没门。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