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一节 不可忽视的落差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表扬他时。他完全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似乎失去了这种记忆。形成巨大的空缺感和不安感,只能重新退回到那种熟悉的“无所谓”状态。

    具体说来:他的人格恢复,能够正视外界的批评,继续追求自己美好的一面。

    但是,他无法接受更进一步——那个曾经批评他的人反过来赞扬他。

    一言概之:他从假装无视批评,恢复为正视批评,但无法达到正视表扬的那一步。

    换句话说:他对那种表扬怀有深深的愧疚,承受不起.其实是他刻意逃避了别人对他"美中不足"的一种负面评价,过早地"见好就收",陶醉于自我限制的满足之内.

    也就是说,他所恢复获得的快乐,自己感觉仍然带有别人施舍的成份.

    所以,如果再给他施加一种满足,他自然是无法承受的.

    更深一层来说,他恢复了享受快乐的能力和记忆,但还没有恢复创造快乐的能力和记忆。

    所以他必须对现有的快乐成果严格保护.

    他所坚信的:在人前妙语应答、巧化尴尬,看似是如此的美妙.似乎他的快乐人格已完全恢复.但他无法觉知的是——这仍然是一种妥协的、被动的快乐.

    因为他所谓的妙语,都是在迎合别人的前提下产生的,而非创造性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所以,当他的享受达到饱和,他的记忆就中止了,产生空白;不能继续向前推进。

    这种“创造性快乐”的作用将在后面详述。

    回到心理问题上,也是如此。虽然经过深层分析,患者已走出大部分阴影,但对他来说只局限于过去,回到现实中,患者总是感觉与现实还慢一拍。永远追不上现实的脚步。

    比如,他以前恐惧恋爱,害怕被拒绝,于是遇到一个两相情悦的女孩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草,急于结婚生子。

    心理人格渐趁健康后,终于明白自己过去太缺乏自信,结婚的想法是多么盲目。可现实已是要结婚了。

    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种脱节和空缺。对疾病的领悟,固然可以恢复自信,但是盲目已经铸就,难以更改。疾病消除后,恢复的自信,可以去勇敢恋爱,但还不足以为人丈夫和为人父亲。

    这种落差不容小视,会让他重新想回到不自信的状态。至少那样的话,才能消除自信恢复与盲目结婚的矛盾和落差。

    这似乎说明心理分析只能分析出他病因的95%,恢复他健康的95%。

    如果洞析与逻辑能力比较强的人,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患者对父母的无条件信任还不够,可能只相差一点。

    但就是这一点点的不信任,就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无条件。也就不能完全恢复患者的健康。为疾病复发提供了条件。

    也许有人会质疑:即使是健康的人也难免会不自信,那种无条件自信对患者来说难道不太过苛刻吗?根本不可能实现!

    但是请相信:即使让患者的无条件自信恢复到100%,也只是刚刚迈进一般健康人的行列。这是一个数量级的问题。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应该是要弄清楚:与现实经验相差的那一点致病因素该如果填充?

    那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点致病因素到底是什么?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