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一章 厚葬司机2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敲诈勒索和白吃白喝然后还要带一笔现金拍拍屁股就走人的土老冒了……

    实际上,白双喜把安葬保护自己的司机这个正常葬礼搞得这么大,一方面的确是为了表彰关键时刻的这种忠心耿耿之精神,而另一方面,也是要告诉所有人,他这位大名鼎鼎、发达集团董事长、市**代表、种猪王白双喜绝对不是没有人情世故之人,他就是要通过这种公开的隆重公祭,让他的种猪和发达集团更加扬眉吐气!

    白双喜真心不是一般人物,他似乎就是要借助这一外在的盛大人造形式向外界人士传达一个信息:我草!我白双喜不是那么轻易就能说灭就他马的给我灭了滴!

    不服气是么?

    有人他马的还要害我是么?有种你们来啊?看看最后是你们这些想害我的人厉害,还是我种猪王白双喜厉害?

    “来啊!”

    “你们他马的有种再来啊?看看我姓白的——白双喜怕不怕!”他在行过礼之后,心里响起的就是这句话!

    祭祀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风俗,“祭祀之道,自生民以来则有之矣。”对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祭奠,更是溯古至今,绵绵不断。

    春秋以前,对黄帝的祭祀大都采取郊祭的形式。《史记.封禅书》载:秦灵公“作吴阳上[田寺],祭黄帝”。这是天朝这个社会最早记载祭祀黄帝的史料。

    不过,如今到了白双喜手上,他又张罗操持得别有风味、大大地不同,而且看上去还有一些创新纪录,远远不同于人们一般看到的那样。既有古代的模式,又有当今社会的一些特色和天朝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特点。虽说并非是祭祖,这也让全体应邀出席参与这个公祭活动仪式的领导们心里另有一番感慨和领悟。

    汉武帝即位之初,尤敬鬼神之祀。当他勒兵带甲十万余北巡朔方,威震匈奴,安定北方,在班师回朝途中路经桥山,便命令士兵连夜修筑祭台,亲自上台祭祀黄帝。这是天朝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关于在桥山祭祀黄帝的记载。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黄帝的祭祀或因战争而时断时续,或因黄帝陵异说而不在一地,但总地说来则是经久不衰,而且帝王祭祀外,名人祭祀及其赞颂之作也流传下来,如三国时曹植的《黄帝赞》。

    不要忘记了,在当上这座城市乃至全国最大的十万头种猪、肥猪、猪仔基地董事长之前,白双喜也是一个曾经对于创作十分痴迷不悟和热爱的有志青年,而且即使是在他草创初期,也没有停下手中的笔,同时还不断发表了一些颇有影响力的小说、散文和诗歌作品呢!

    因此,他是有头脑清醒的时候,更有头脑发热的时候,然而却是一个有内涵的文才,唐代高祖、太宗之时,每岁“季夏土王日,祀黄帝于南郊,帝轩辕,配后土。”唐代舒元舆诗作《桥山怀古》、元明传奇人物张三丰诗作《桥山祈仙台》,深受后世喜爱,至今仍为人所吟咏唱和。他白双喜如今正在做的这一切,尽管有一些不伦不类,却也不能说没有一些传承啊……

    公祭仪式庄严、肃穆,祭陵现场的布置是:在祭亭上方悬挂一横额,上书“公祭朱前进同志典礼”,祭亭内悬挂吊幅,两边柱子上悬挂每年新撰的对联,黑白分明,十分醒目,祭桌上摆放祭器、时鲜水果、鲜花、蜡烛、面花等……

    尽管白双喜此时此刻搞的这一切,与上述那些公祭不在一个档次和水平,或者说主题意义上都距之甚远,然而白双喜借助的整个外在形式,却安排得几乎一模一样!!

    呵呵,你能说他没文化、只懂得搞钱么?

    从灵棚出来,白双喜缓步登上了主席台,也就是今天主持整个祭祀仪式的那个主会场中心位置上去了……

    大家纷纷起立,没有平时大家见面时的假惺惺寒暄和客套,全部都是面容肃穆,白双喜逐一与他们握手,每握一人,就小声说声:

    “谢谢,辛苦!”

    “白总,节哀顺变……”

    “白总,你能有这样的司机,应该感到自豪啊……”

    “谢谢!是的!我自豪……”

    “如今这种人不多了,能用自己的命换回你的命,这种人如何表彰奖励都不为过!!”

    “是的!!”

    对待主席台上那些领导的慰问和安慰,白双喜深以为然,一边与众多人物对话,一边不断深深地点头。然后慢慢走到了正中间属于他——也只能属于他的那个重要位置上去,抬眼看一下下面黑压压的人头,缓缓坐下了。

    坐在这里,往下一看,还真是有一种拥有整个天下的气势磅礴与一揽众山小的豪迈之慨叹!!我白双喜没死,不,“我他马的白双喜根本不会死,我又回来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