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十二 定亲的真相(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在京城学习学习再说,毕竟在三百名贡士当中,像他这么年纪小的真没有几个,而且都留在了翰林院学习,他也就没有怀疑什么,欣然接受了这样的安排。他想的是,三年就三年吧,他可以先到书玉家提亲,三年后书玉已经及笄正好娶她过门,然后带着书玉去任上,正好过“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幸福生活。可惜,他的打算注定要落空了!

    回到京城的家进一步等朝廷的分派时,严氏高兴地告诉他给他定了一门亲事,女方就是沈家的小女儿沈云罗!姚承明大吃一惊,这是什么时候的事?他怎么提前一点消息也不知道?严氏笑着安慰他:“我看那沈家小姐相貌端庄,知书识礼,加上为人大方、处事得体,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儿媳,娘见你这段时日为了殿试劳心,不想你再分心费神,就把事情替你办了,如今有父母之命,也有媒妁之言,这亲事可是做准了!你只要等着迎娶沈家小姐入门即可,别的事情都不用管,娘在这儿都会替你办得好好的!”

    姚承明自然不想就这么接受这门他毫不知情也绝不会有意的亲事,和严氏据理力争一番,无奈严氏就是不肯退亲,还哭诉起了如何把他抚养长大的苦难史,说她就相中这个儿媳了,别的什么人想当她的儿媳她都不承认,姚承明要是决意当个不孝子,不接受这门亲事她就不活了, 一席话说得姚承明无言以对,只能日日借酒浇愁。

    之后他也觉得点墨可疑,逼着点墨问清了所有的事情,当他得知娘亲严氏竟然给书玉送了一封绝情信时更是心痛如绞,如此一来,书玉岂不是把他当作为了权势和地位而抛弃感情的负心汉?这让同样蒙在鼓里的他情何以堪?想写信给书玉解释清楚,可严氏防着他这一出呢,出门都会派人跟着他,自然不会让他顺顺利利地把信寄给书玉,还天天苦口婆心的规劝他,说娶了沈云罗能带给他多少多少的好处,让姚承明不堪其扰,但是,严氏是他的娘亲,还是把他艰难带大的娘亲,他又怎能顶撞严氏,做一个不孝子呢?只能另外想办法。

    他想起沈云罗芳龄17还未定亲的事,觉得里面有古怪,颇费了一番功夫才打听清楚,原来沈云罗以前定过一门亲事,只是在她及笄后还没来得及嫁入那家家门时,男方突然出了意外,沈启忠当然不会同意女儿嫁过去守活寡或留在家里守望门寡,加上此时的大宋朝民风开放,还没有那么多的礼教约束,这门亲事就不作数了。沈家再次为女儿寻找合适的夫婿,可因为沈云罗没嫁出去未婚夫就出了意外,被人冠上了个“克夫”的坏名声,京城里的官宦之家都不愿意娶这样的一个媳妇进门,而沈启忠也不愿意把女儿嫁给一般的商户或百姓之家降低了身份,沈夫人也是不愿意把女儿嫁到外地受苦娘家人还看不见管不着,沈云罗的婚事就成了老大难,她都17岁了还留在沈家当小姐,让沈夫人发愁的很。

    趁着这次春闱,沈启忠就打起了进京赶考的那些举人们的主意,想着在这里给女儿挑个夫婿,也不算辱没了沈家;只是赶考的举人大多数不是年龄太大就是早已成亲,年龄适当又没有定亲的寥寥无几,他正发愁之际,姚承明就登门了,这样好的对象自然不能错过,只是不知道姚承明学问如何,能不能高中,就没提这回事,等到会试结果出来姚承明榜上有名了,沈启忠才热情起来,把他当作未来女婿一样地关照着、教导着,也悄悄找了关系为他的殿试结果使了力气,他想着还是不熟悉姚承明的性子,把他留在京城学习三年,女儿嫁过去后熟悉了姚家的情况,将来跟着姚承明到外地也不会被欺负。

    姚承明打听不到这么多,可他听说了沈云罗“克夫”的名声后就觉得退亲有望,兴冲冲地找严氏商量退亲的事,却被严氏泼了一盆冷水,原来沈夫人已经给严氏说过这件事了,说这纯粹是造谣,还特意请了严氏去京城有名的寺庙和道观里请僧人和道人重新给沈云罗算命,把沈云罗和姚承明的生辰八字一块给他们相看,那些僧人和道人都说二人是天作之和,沈云罗也是个旺夫的命格,只是她身上的贵气重,之前的未婚夫承受不住才出了意外的,而姚承明则没有这样的担忧。沈家的诚意自然打动了严氏,更是认定了这门亲事!

    ps:

    (不忍各位看官等的辛苦,这真相二就上传了吧,希望大家多多订阅支持,不枉我胳膊、手指酸痛还码字出来!)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