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种树运动”?(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这二天,分管林业的副市长楚风林并没有亲自召集林业局和市政园林处二个单位“反思”种树问题,而是将这事交给了市政府副秘书长陈钢,让他牵头抓一下。

    陈钢却敏锐地意识到了:市政府在“植树增绿”问题上的态度,可能会有大变化!

    一般来说,每个分管副市长手下,都有一个副秘书长协助分管副市长工作,一个好的副秘书长,有时是领导的高参,有时又是领导的“分身”,能发挥很好的助手作用,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所以,有的副秘书长还有机会主政一方,放下去就是一把手。

    陈钢也是在下面当过区长的,只是因为某些原因没能冲上去,又不好继续在原地任职,这才调入市政府搞副秘书长,其能力是不容置疑的。

    二天来,在陈钢主持下,林业局和市政园林处确实是按照胡市长的要求进行了一些反思,形成了一些东西。

    楚风林看过以后,带着陈钢一起去向胡市长汇报。

    汇报就以陈钢为主,主要内容就是反思(其实就是检讨)植树增绿工作,从一开始的方案制定,到后来的执行过程,都有些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在琴岛市民对种树提出意见以后,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错过了最佳的时机,损害了政府的形像。

    当然也提了几条整改措施,包括加强宣传解释工作,重新审核整个植树增绿方案。强调因地制宜,抓住重点和薄弱环节,适当调减预算等。

    在听取汇报的过程中,胡晨阳只追问了一句:“植树增绿。已经投入了多少资金?”

    陈钢道:“15.3亿。”

    听完汇报,胡晨阳道:“大家辛苦了。你们的反思,以及提出的整改意见,我原则上都同意,刚才我为什么追问你们,到目前为止,用于植树增绿的实际投入是多少?是有原因的,因为此前有个说法,说是政府要投入40个亿,政府被市民批评。这40个亿也是一个原因。这个数字有点吓人。让市民无法接受,可能,当初我们提出40个亿的时候。觉得这样提很有点魄力,表示我们植树增绿的决心大,力度也大,但是,却没想到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对吧?”

    “对,”陈钢道,“强调一年投入40个亿,主观上是想造势,没想到它的负面影响。”

    胡晨阳道:“大家都汲取经验教训吧。你们就按这个思路走下去,再拿出一个操作性比较强的东西,报市长办公会讨论。”

    “好。”

    中午,正是许多人饭后午休的时候,胡晨阳却给陈钢打了个电话:“老陈?我,胡晨阳。”

    “胡市长?”

    “恩,还没有午睡吧?”

    “没有。胡市长有事?”

    “陪我去市区转转?”

    “好。”

    十几分钟后,陈钢赶到了市政府,胡晨阳已经和郭瑞在大楼外等他。

    陈钢上了胡市长的车,胡晨阳道:“让你来,主要就是想看看种树的情况,有争议的地方。”

    陈钢心领神会,道:“明白。”

    随后,在陈钢指挥下,车子先后去了一些地方。

    在一个名叫“莱茵河畔”的小区,一小块空地上,密密麻麻地种上了几百株树,与其说这是树林,不如把这看成是“苗圃”,但,这却又都是碗口粗的树。

    陈钢指着这片小树林道:“如果这是慢慢长起来的倒也罢了,但这确实是新种上的。光这一片小树林,几十万就出去了。”

    胡晨阳道:“就算是慢慢长起来的,长这么密,也要砍掉一些,这是常识啊?”

    “对啊?”陈钢道,“可现在谁敢砍?每一棵都是花了大价钱的,谁敢砍?”

    胡晨阳道:“也是,我也不敢砍。”

    随后,大家又去了市北的大连支路立交桥,一些树就种在立交桥下。可以想见,这些树,终年被立交桥遮住,很难见到阳光,生长将极为缓慢,就算长起来,也将“顶”住立交桥,难怪有网友质疑:难道是怕立交桥承受不了负荷,预先种这些树当“桥墩”?

    转了一个中午,所见所闻,让胡晨阳对种树中的种种“乱象”有了更直观的印象。

    下午一上班,胡晨阳就给市委书记姜晓光打电话,说是要汇报工作。

    姜晓光笑道:“晨阳同志,正好,我也要跟你交流。”

    胡晨阳来到姜晓光办公室,姜晓光的秘书是一位35岁左右的年轻人,看见胡晨阳,迎上来道:“胡市长,您好,姜书记在等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