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章 艰难的选择(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听到胡书记点名,王午生赶忙先向胡书记笑了笑,然后才道:“胡书记,罗市长,刚才我也听了一会儿,这个平坟造地,说实话,确实是个很大胆的建议,从民政局这一块来说,我们倒是不反对。平坟造地,对于规范我市的殡葬事业,是一个新的契机。我们没理由不赞成。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到,平坟造地,牵扯面实在是太大了,自古以来,对待死者,主要就是二条,一是死者为大,二是入土为安。现在,要平坟造地,当然,这也是为了郧城市的老百姓,尤其是为了那些住房特困户,但是,郧城市的老百姓不只是特困户啊,不说县里的,光是二个中心城区,城 东区和城 西区,哪个家庭没有先人安葬在白沟?那里,有新四军烈士墓,还有当年因建设二汽而牺牲的烈士、功臣,还有人在小白沟建造了豪华的坟墓,花费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都有,让这些人怎么迁?如何补偿?难题太多了!”

    此时,王午生真正的心思,恐怕只有他自己清楚。尽管他内心是极为赞成平坟造地的,但却不愿意表现得太过积极,免得惹来骂名。

    随后,房管局马局长表示:“关于保障房,我们有个想法,保障房与商品房还是有些差异的,在建筑成本上要注重精打细算,在保持质量和安全系数的情况下,还是要降低成本,省下资金,尽可能多建几套保障房吧。”

    罗天增笑道:“哎,你这个精打细算不错。”

    “对。”胡晨阳也道,“你们这个精打细算。跟某些房地产老板偷工减料,完全是两回事。”

    大家都笑,原先因为说到平坟造地而严肃、沉闷的气氛也有所缓和。

    财政局长表示:“只要保障房项目正式启动,在资金上,我们保证专项资金及时到位。”

    听了大家的发言。胡晨阳道:“不错,今天的会上,大家都从自身工作出发,提出了预案,现在看来,最大的难点,是土地。肖局长介绍说,有人提出了平坟造地的建议。关于这个平坟造地。虽然早就有人提出来了,虽然别的地方也有过平坟造地的先例,但这不是一个小问题,牵扯面很大,阻力不会小,舆论反应也很大,这个决心很难下,也不是我们今天在这里就能决定的。不过。你们国土局可以牵个头,组织一些人就这个问题进行调研、论证。”

    散会以后,胡晨阳回到办公室。问王均:“你对平坟造地怎么看?”

    王均摇头:“胡书记,我说句实话,这个平坟造地,不是什么好建议,太招骂了。你注意到没有?那个民政局长王午生,他都有很多担心。其实。据我所知,民政局是最希望平坟迁坟的。”

    胡晨阳点点头:“小白沟的情况,其实不止是一个老公墓的问题,而是因为老公墓离城区太近,确实制约了城市的发展,这才是关键。”

    “对,”王均也道,“这也没办法,几十年前,谁能预测到城市发展这么快?”

    胡晨阳神情有些严峻:“老公墓的存在,确实是制约了城市的发展,这个道理其实大家都懂,就是没人敢动,难度太大了。”

    王均道:“确实难。”

    表面上,胡晨阳在平坟造地的事情上不动声色,没有明显的态度和倾向性,其实,在他的内心,还是认同平坟造地的。

    在胡晨阳的办公室,有一张郧城市地图,在这张地图上,所有的行政村都标记在地图上,小白沟村也在其中。

    从地图上看,小白沟村只是一个点,然而,就是这个点,成了郧城市发展规划中一个绕不过去的“坎”。

    随着胡晨阳对小白沟了解的增多,他知道了,其实,早在十年前,就有人主张迁坟、平坟,因为小白沟离城区实在是太近,整个西郊,因为小白沟公墓的原因,使得人们对于在西郊发展而心存顾虑,无论是外商,还是“内商”,只要对西郊稍加考察,得知有个公墓就在附近,便不大愿意在此落户。

    所以,人们宁愿走更远的路,花更多的钱,在郧城市的东端、南端、北端谋求发展,也不愿意在西郊发展。

    所以,从经济地理的角度说,整个郧城市的发展失衡了,西郊这一块,成了明显的短板,且失衡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所以,这次有人借“煤气中毒”事件,借保障房工程再次提出平坟造地,也是很自然的。

    客观地说,提出“平坟造地”的人,是真正的有识之士,他们远比胡晨阳这个“外来户”更清楚地看到了郧城市发展的失衡。

    也就是说,大家不是没有看到平坟造地的好处,而是下不了决心。

    目前的胡晨阳,其实也下不了决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