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端午节番外献礼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话了,一时间尴尬得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冷澄定定看向她,轻声说:“本来以为你不知道的,没想到你这么快就了解我的真心了。”

    倚华愣住了,纳尼,这是怎么个情况?

    萧逸看他们俩个看的百爪挠心,心里哇凉哇凉的。

    教室外面朗云抓着文茵低声嘱咐:“倚华说了,这次晚会一定要萧大少的钢琴表演,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必要时可以牺牲美色也要让他上台,他要不上台就没压轴节目了!“

    文茵脸上飞起红云,嘴里还在逞强:“他哪里听我的?你又不是不知道他这个人,向来把音乐看做不得了的事,性格又挑剔冷漠,很少在别人面前弹琴的。“

    朗云轻哼:“装,装,你再装,倚华都告诉我了,谁在梦里还念念叨叨:“萧卓,你的《水边的阿迪丽娜》弹得真好,都弹到我心里去……。”

    文茵恨不得捂住她的嘴,跺着脚连道:“别说了,别说了。“

    这时候萧卓一身白西装从旁边冒了出来,走到两人面前,微笑着说:“阿茵,原来你喜欢这首,怎么不早点跟我说?我以后都给你弹。”

    朗云两眼冒光:“别以后啊,今晚上就来一个吧,你看我和倚华都是阿茵的好姐妹,您怎么着也得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不是?”

    萧卓还是笑,眼睛里洒满了深深浅浅的阳光:“今晚上出钢琴表演没问题,但绝对不是《水边的阿迪丽娜》。这首曲子……。”他停了一停,走近了些,正正对着文茵深情款款地说:“你既喜欢,从今以后就给你一个人弹。”

    端午小贴士

    长命缕,端午节时厌胜佩饰。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别称“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此类节物的形制大体有五:简单的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膀;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挂于项颈;五彩绳折成方胜,饰于胸前;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乌兽等物,敬献尊长。此俗始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以后相沿成习,直至近、现代。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记当时风俗:“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续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葚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其中唐宋时,更有宫廷赐大臣此种节物之事。史载唐代宗兴元元年端节,宫廷曾赐百索一轴。又《宋史·礼志十五》:“前一日,以金缕延寿带、彩丝续命缕分赐百官。节日戴以入。”

    荷包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端午小贴士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