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75儿女婚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想让她做媳妇了?’老爷子呵呵笑笑不答。敢情,那时候,老爷子就给您定下嫡福晋了呢。”

    四爷呵呵笑了,“小时候什么也不用想,过的无忧无虑。哪知道,咱们自己的孩子,才四十多天,她娘就想着让她早日出门,省得在家浪费嚼用了呢。”

    八姐又气又乐,轻轻了四爷一把,嗔怪:“又胡说。您再说,往后姑娘们的事我不管了,您呐,就把她们一个个养到二三十再嫁吧。”

    四爷闷声笑了,看着八姐头也不回进了屋,也跟着进去。从登基到今日,不过四十多天时间,过的漫长如同四十多年。事情多如牛毛,用民间话说,按下葫芦浮起瓢。好在皇后出了月子,往后家事不用自己多操心。但愿能肃清朝纲,好好一展宏图吧。

    四爷有了八姐帮衬,日子果然比之前好多了。为了能就近照顾康熙,四爷带着八姐领着一帮孩子们搬到圆明园居住。每日里到畅春园去给康熙、太后请安。对康熙采用怀柔政策,请老爷子帮着出主意。其实就是告诉老爷子,您老再跟儿子掣肘,黄泛区老百姓不是淹死就是饿死,长江下游老百姓指不定连种水稻的水都没了。康熙纵然对当日自己发病一事心有疑虑,但都叫八姐拐着思路,归罪到一个老贵人身上。为百姓计,康熙便放下心来,嘱咐保皇党,一心为公,莫再找事。至于八爷,本来就没儿子,心劲儿不足,再加上大格格弘曙由八姐亲自出面接进宫,当成皇帝养女一般照顾。就这么一个闺女,纵然为了弘曙未来,八爷也得小心忍着,每日里只知道陪康熙说话,到良妃跟前尽孝。老九到河套做了个小地主,每次来信都说河套平原如何风光,八爷将信转呈康熙,康熙放下心来。四爷暗暗得知,心里也安定下来。带着怡亲王等人一心搞改革,抓生产。

    河道总督高斌也是个有才干之人,加上高红丽暗中协助,到了雍正元年十月,大半年过去,黄河、淮河河道,重新修整,京杭大运河依照往年挖掘疏通,长江那边因为今年发了一个月大雨,河道重新疏浚,故而省了不少银子。

    既能办好差,又能省银子,高斌一下子得了四爷喜爱,刚从江河处回京,就蒙召见。四爷为了显摆如今父子相得、兄弟和睦,特意带着高斌去见康熙,给太上皇汇报今年治理河道工作。康熙听了也高兴,对着高斌点点头,“不错,好好干,河道关系民生大计,万万不可松懈。”

    高斌诚惶诚恐磕头应下。一旁八爷问道:“高大人家里,可是有个侄儿叫高晋的?”

    高斌不知其意,只得如实回答:“正是,乃是臣兄凉州总兵述明之子。”

    康熙、四爷一同看一眼八贝勒,奇怪他为何问此话。八贝勒只当没看见,接着问:“高晋是康熙几年出生的?”

    高斌仔细想了想,说道:“回万岁爷,从子乃康熙四十六年生,今年十二岁了。”

    大秋天的,八贝勒摇着纸扇,悠悠说道:“好,比我家大格格刚好大一岁。刚好!”

    高斌听的后背上直冒凉气,心想这话啥意思?好在八贝勒没再说话,康熙问起河道细节,这才慢慢缓了过来。

    等到康熙乏了,打发四爷跟高斌出来,君臣一行走在回圆明园的路上,四爷问道:“你侄子高晋人品相貌才能如何?”

    高斌暗道:怎么又来了?嘴上只能恭敬回答:“回主子话,奴才侄儿年纪虽小,却十分懂得孝顺。读书也肯用功,性子虽然有几分跳脱,但跟同龄人比起来,还算稳重。”万岁爷喂,您饶了奴才吧,高晋那孩子才刚刚十二呀!

    四爷倒是笑笑没说话,走走停停,慢慢说道:“大清朝律法,考中科举便可抬旗。叫高晋努力吧。”老八呀,你想留闺女在京城,怎么着也得挑个八旗人家。高斌家就是再显赫,如今还是包衣,你还真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呢!

    高斌顾不上琢磨四爷话里意思,只得诚惶诚恐应下。好容易伺候四爷回到圆明园勤政殿,高斌贴身衣服早就被薄汗湿透。四爷走到勤政殿外,回头看一眼高斌,笑着说道:“累了一天了,还没回家吧?这会儿没事儿,赶紧回去歇着。明日早朝后,跟朕再说说明年河务。”

    高斌赶紧谢恩,送四爷进殿。等到没声音了,这才慢慢站起来,小心翼翼往大宫门走。出了宫门,见管家领着自家马车远远候着,几步走过去上了车,抹一把额头的汗,长出一口气。冲这车外急忙说道:“先不回家,去大老爷府上。”

    管家答应了,刚驾车要走,高斌又拦住,说道:“还是先回府吧。回去后叫大姑娘到爷书房来。”

    高红丽正在后院,摇着扇子看小丫鬟绣花,琢磨待会儿好充数,说是自己绣的,免得高夫人再责骂。听到前头小厮传话,“老爷回府,请大姑娘。”

    高红丽奇怪了,“爹爹刚回来就找我,可是有什么急事?”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