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章 十年心事十年灯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跟琥珀和鹦鹉做做针线,这两人性格好,因针线好,管着老太太家常琐碎穿戴,多帮帮她两个打下手,自有她的好处。尤其鹦鹉,老子娘得力,嘴快些,心地却不差。

    府里主子也都好说话,别人还可,只少跟宝二爷嬉闹,究竟为何,杨梅到底没说什么。

    至于杨梅自己,明说了,她呆不上多久,如今能提点她多少算多少,以后还得看柳儿自己本事。

    柳儿千恩万谢,不少事情她虽知道,但人家一片心,却不能辜负。尤其宝二爷的事情,心里明镜似的。她还没怎么呢,就被撵出去夭了。真要怎么了,还不让太太直接剐了。

    即便有什么,也别给人看见;即便给人看见,最好有他不能说给人听的缘故。

    就像袭人姐姐似的,甚至碧纹。

    人傻不能怨主子不宽厚,这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柳儿当丫鬟的规矩,一向都是从贾府继承,这几年虽说有些疏忽,遇到的主子也不甚讲究,到底已经深入骨子里,却没全忘脑后去,捡起来也容易。

    因换了地方,隔天柳儿提早了半个时辰起来,早起惯了,倒没什么。梳洗过后,看里间杨梅还没动静,想了想,到底没把那半秃的笔拿出来练字。

    昨晚只草草收拾了包袱,正好趁机好好安置一番。

    衣物簪环尺头就算了,因赖家给了不少,倒也不在柳儿眼里,随手放箱笼妆奁里就完了。在老太太身边,这些个东西只有更好的,没有缺的道理。

    再说柳儿现今对这些也不甚在意,她有更看重的东西。

    她自己攒的,体己都打点了冯府的人。倒是真正用心做的几样针线,并记事的册子,和董师傅临别送的东西,更让柳儿看重。

    尤其董师傅送的:几缕看不出名目的丝线;一只银链子镶宝石的两只童子银针筒。针筒就罢了,里面的针,一种细如毫毛,便是传说中的羊毫针,听说过没见过;一种则是苏针,峰尖锐而鼻底钝,韧而不伤手,入手便知和世面上的苏针不同。用油纸包着放在针筒里,都是极难得的东西,如今市面上都没得寻去。两本经书,一匣子笔墨都是上好的;更不必说,还有一册十二页的绣画,一尺见方的尺幅,取材都是名家字画,连题拔款识印鉴都丝毫不差。甚至底料的绢帛,都是前朝进上的院绢,如今已绝迹了。

    董师傅针线值钱,柳儿深知。一年多说给赖二奶奶做上两件,身子不舒坦心里不痛快了,也就一件,还未必是宽幅的。

    如今一出手,便给了自己这么一本册子,不可谓不贵重。

    这应是她早些年做的针线,整体给人一种愉悦平和之感,走针舒展流畅,取图以山水花卉翎毛为最,少量仕女。且跟她认得董师傅时做的针线,气韵明显不同。

    若不是柳儿深知董师傅的性子,一般人自是看不出来的。不然买了回去,一股子戾气,看着岂不丧气。至于多了几分匠气,倒不算什么了,没点眼力也看不大出来。

    柳儿倒不看中这册子的贵重,要紧的是董师傅的一番心意,一针一线,绣进了董师傅多少如花岁月,多少美好的过往?

    从她保存的精心,里面用楠木匣子装着,外用鹅黄的妆缎菱纹经袱子包着,从来不拿出来示人便可知,也足以让柳儿珍视。

    自己的笔记册子,并一点笔墨,放到妆奁底下抽屉,方便随时取用,上面放了几条常用的帕子。董师傅送的东西略看过一回,收进箱笼底部妥善放好,上面用轻巧的衣物覆盖遮掩,外面上了锁。

    收那两卷翻的泛黄的经书,柳儿忽地想起几句旧诗来:一卷离骚一卷经,十年心事十年灯。

    这里过去那十年,真个如灯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