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十二 军爷感恩吐真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知道今天遇上利害角色了,讨不了好去,只得往舱口退;使剑的是老二,剑术精奇,出剑奇快,一不留神,肩头便着了一剑,鲜血长流,麻爷忙回刀自救,老大的单刀“刷”一刀向他脖子上削来,两人配合默契,步步紧逼,麻爷大吃一惊,怒极,索性就拼了,也不管不顾脖子了,奋力将朴刀砍向使刀盗贼的脖子,要是其中之一不往后撤,两人的脑袋会同时掉在甲板上。老大挽个刀花,单刀在朴刀上重重一挂,“当”一声,火花四迸,喝道:“撒手!”朴刀上腾起一股大力,震得麻爷气血翻涌,连退数步,双手一松,朴刀当啷一声,落在甲板上,还容不得他惊呼,使剑的“嗖”一剑刺来,穿心而过,给麻爷来了个透心凉,麻爷惨叫一声,扑嗵倒地。

    其余盗贼正与士兵酣斗,这股悍匪固然有些来头,个个手头上拿得起,心狠手辣,不时有士兵惨叫着倒下,盗贼吼着冲向船舱,几个士兵慌神了,跳水逃窜,船舱口躺着几具士兵的尸体,另有十来个士兵向船尾且战且退,老子得撤了,为了几个糊口活命钱,犯不着为当官的拼命,况且,今儿个连麻爷也丢了命,弟兄们就是犯傻拼命也是白搭,这些盗贼,他妈的太邪门了。

    两个贼头,哈哈大笑,提着刀剑就往船舱里闯,突然,船舱里冲出一条汉子来,他手拿船桨,带着几个拿着菜刀、铁棍、铁锹、斧子、条凳的搬运工冲了出来,说来也怪,他的船桨使得虎虎生威,极有章法,左右开弓间,竟啪啪两下,两个贼头的左右面颊分别被拍了一巴掌,还好闪避及时,却还是身子一晃,眼冒金星,只得脚下一点退了出去,这条汉子就是在船上当搬运工的岳三溜,船桨在手,岳三溜便当作枪使了,使出了祖传的三十六式岳家枪法来。

    两个贼头定睛一看间,岳三溜早已扔了船桨,捡起甲板上士兵丢下的一枝钢枪来,大喝一声:“往哪里走!”枪头一抖,咻咻连声,竟撒出一片耀眼的枪花来,老大老二岂肯善罢干休,这船税银,他们已等了一年,情报是花了重金从淮安漕运总督衙门的线人那儿挖来的,眼看这三十万两税银就要得手了,莫非怕了这小子不成!老大向老二丢个眼色,道:“并肩子,上,日月争辉。”这“日月争辉”是俩个贼头练就的一手绝活,瞅个破绽,从两侧逼向岳三溜,老大专攻对方的上三路,刀出如风,刀刀狠辣;老二专攻对方的下三路,剑走轻灵,剑剑致命,奈何岳三溜的枪花,如千树万树梨花开,无论他俩如何闪身变招,却始终摆脱不开,突然,枪花绝灭,俩人一愣,突突两下,枪尖吞吐,一式岳家枪的“枪挑小梁王”,几乎同时,一枪扎破了老大的咽喉,另一枪挑断了老二的心脉,他俩惨叫一声,几乎同时重重的倒在甲板上。其余盗贼见主子丧命,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船上的搬运工喝叱着,举着菜刀、铁锹、铁棍、条凳追杀盗贼,一会儿,两名走得慢的盗贼,被铁锹菜刀砸翻在甲板上,正在后撤的士兵见局势大变,便鼓起勇气,向前冲杀,接连砍翻了数名盗贼,众贼见大势已去,发一声喊,纷纷跳船逃命,往微山湖逃窜,众人杀得性起要追,岳三溜道:“大伙儿,千万别追了,护住税银要紧,不要中了贼人的奸计。等天色一明,咱们赶快启程进京。”

    一船三十万两税银,在岳三溜的看护下,顺利进京交割。

    事后,人们方才知道,他是岳飞的第十三代传人,众人见他使的枪是一柄陈旧的老枪,就给了他一个外号,叫“老枪”。于是,老枪岳三溜的名头便在江湖上叫响了。

    回到淮安后,淮安漕运总督欧阳原赏了他五千两纹银,并让他当了个守城营的营官。

    三年后,欧阳原调往北京,任户部郎中。岳三溜为人忠厚,不懂周旋应酬,没了靠山,官场中碰头磕脑的事情就多了,他对官场的陈腐习气,十分厌倦,便索性辞了守城营官一职,弃政从商。凭着掘到的第一桶金:五千两银子,夫妻俩开了一家经营淮扬风味菜肴的酒店,叫淮扬大酒家。

    这家酒店开得十分成功,靠的是妻子杨芳芳经营有方。

    岳三溜妻杨芳芳,出身于武术世家,是泰山派弟子之后,从小习练武功,有一身不俗的功夫,更难得的是,脑袋瓜子特别好使,聪明能干,伶牙俐齿,由于杨芳芳经营得法,酒店生意越做越好,越做越大,酒店从淮安开到了徐州,再后来,又开起了客栈、金银珠宝店、南货店,鞋帽服装店,财源滚滚,风生水起,不过十年间,竟成了徐州首富。

    对夫妻俩来说,没有欧阳原就没有岳三溜,就没有岳家的今天,欧阳原是岳家的大救星。如今,欧阳原有了大难,他俩义不容辞要尽全力报恩挽救,从北京到丹东,他俩始终陪伴着欧阳原一家,疏通关系,呵护关照,尤其是杨芳芳,点子又多,出手大方,话又会说,死的能说成活的,说得咸鱼会游,大海扬尘,不由人不信,自然事情就好办多了。而岳三溜只是个跑腿的,厚重勤快,人家是夫倡妇随,而岳三溜却是妻倡夫随。夫妻俩一搭一档,照顾周到,要没有岳三溜夫妇的呵护,欧阳原一家,也许早就瘐死狱中了。

    岳三溜夫妇有两个儿子,其中之一,就是当初在镇淮楼插草标要卖的那个,如今早已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两个孩子十分出息能干,夫妇俩将徐州、淮安的生意交给两个儿子打理,自己便一心一意地照看着欧阳原全家。

    柳三哥叹口气道:“哎,想不到一场暴动,欧阳原一家竟全部遇难了。”

    赵军爷道:“是啊,我也难过,也内疚。岳三溜更难过,他走的时候,连招呼也不打,也许,夫妻俩在怨我呢,柳爷,你给评评理,这事能怨我么!我又不是典狱长,我跟牢城一点关系也扯不上,我是守城护疆的军爷,能怨我么!不谈了,要怨就怨去吧,咱不扯那个了。来,弟兄们,咱哥儿们再干一碗,满上满上,来,小马仙童,你也多少来点,意思意思。”

    众人碗里倒上酒,一碰,干了。南不倒呷了一口,皱皱眉头。窗外,北风在呜咽,雪花扑打着窗帘,摸不清宋超抽起了旱烟,老烟叶的烟雾飘向包厢的天花板,袅袅升腾,柳三哥神情沮丧,凝视着天花板上的烟雾出神,一切象烟雾般飘渺虚空,觉得好累好累,柳三哥问:“欧阳原全家埋在哪儿?我想去坟头祭典一番。”

    赵军爷道:“坟地在虎山的南坡。天黑了,先在此借宿一晚,明儿一早,我带大伙儿去,好吗?”

    柳三哥道:“也好。”

    喝完酒,赵军爷为众人按排好客栈,就告辞了。

    不久,野山猫二黑在窗口叫了一声,一会儿,只听得脚步由远而近,柳三哥房间的门敲响了,南不倒在里面问:“谁呀?”

    “我,当兵的。”是赵军爷的声音,他怕屋里的人误会,又补充道:“赵军爷。”

    南不倒打开门,问:“军爷,你有事?”

    赵军爷道:“有点私事。”

    “找柳爷?”

    “不,找你。”

    “什么事?”

    “治病。”

    南不倒道:“我真不会治病,你那病治好了,是碰巧了。”

    扑嗵一声,偌大个子的赵军爷,竟跪在了南不倒跟前,道:“求小马仙童,给我娘看个病。多少钱,你开价吧,只要我付得起。”

    柳三哥从里屋出来,忙把他扶起,北风从门口呼呼地往屋里灌,南不倒忙关上门,道:“赵军爷,你娘得的啥病?”

    “气管炎,哮喘,一到冬天老犯病,看她那难受劲儿,心里真不是滋味。”

    南不倒道:“军爷,其实你求错人啦,会治病的是我家柳爷,我只不过偷了他一招半式而已。”

    赵军爷疑惑道:“是嘛,那就求柳爷劳驾走一趟了。”说着,又要下跪。

    柳三哥瞪了南不倒一眼,拉住赵军爷的手,道:“千万不可造次,我们去看看就是了,你也别信马药罐的话,你娘的病,治不治得好,我可心中没底。”他转身对南不倒道:“马药罐,带上我的药箱,去给赵军爷娘治病去。”

    南不倒道:“你的药箱?明明药箱是我的,怎么就成了你的呢?”

    柳不倒瞪他一眼,道:“是呀,不是我的是谁的!连你人都是我的。”

    南不倒道:“人是你的不假,药箱却是我的。”

    赵军爷听着这主仆二人的对话,有些摸不着头脑了,这马药罐也有点太不懂规矩了,怎能与主人顶嘴。

    来到赵军爷家,他老娘约有八十几岁了,白发苍苍,躺在床上,果然哮喘得厉害,一口痰在脖子里,忽上忽下,象是在拉风箱。柳三哥上前搭脉,装模作样了一番,道:“军爷,你娘的病也就是普通的气管炎,这种病不用我治,马药罐就能对付。”他对南不倒道:“听见了没有,这种病要是治不好,你跟了我这五年,就白跟了。”

    南不倒道:“老爷说能治就肯定能治,赵军爷你老就放心吧。”

    南不倒一遇上病人,就变得十分严肃了,把问闻听诊,一丝不苟,问了个备细,然后,打开药箱,取出三包药粉,道:“这药粉叫,‘平喘安神养心散’,每日一包,接连服三日。不过药粉极苦,一定劝你娘服下去,服完病即痊愈。”

    当即,她取出一包药粉,撒在在杯子里,倒入开水,调匀吹凉,对病人道:“大娘,这药苦,能治病,一定得喝下去,喝下去病就好了。”

    大娘喘着气道:“喝,肯定喝,能治病,不怕苦,再苦没有得病苦。”

    大娘皱着眉头把苦药喝下,起先,还在咳喘,后来,声音就轻了,再后来,就象平常人似的呼吸平缓了。

    赵军爷感激涕零,道:“柳大仙,马小仙,感谢感谢,真乃华佗再世啊。”

    柳三哥告辞要走,赵军爷拉着柳三哥的手,说:“别走。”

    柳三哥道:“还有病人?”

    “不,到客厅再说吧。”

    “明天说不行吗?”

    “不行,一定得今天说。我说的话,你肯定最爱听。”

    南不倒奇怪了,道:“咦,有这种事?”

    赵军爷也不答话,拉着柳三哥的手来到客厅,三人坐下。赵军爷道:“刚才,我说欧阳原全家死了,是谎话。”

    柳三哥一惊一喜,道:“真的?你为什么要说谎?”

    南不倒道:“嘿,你说谎说得跟真的一模一样,一本正经,哭丧着脸,大概从小说谎说惯了吧。”

    赵军爷尴尬一笑,道:“哪儿的话,我从不说谎,是我兄弟岳三溜让我说的。我答应过兄弟,不向任何人泄密。总得装成真的一样吧,要不,你们怎么会信呢,哪知自己说着说着,越说越象那么回事,连自己都快信以为真了。不好意思,吓了你们一跳吧。”

    南不倒道:“不是一跳,是两跳,柳爷吓了一跳,我也吓了一跳。”

    摸不清宋超道:“不,是三跳,还要算上我一跳。”

    赵军爷道:“行,行行,我罚酒一碗如何,给各位爷台陪罪。”他将碗满上烧酒,仰起脖子,又倾了一碗,抹抹嘴,道:“其实,暴动的当天,岳三溜夫妇就住在离牢城一里外的一个屯子里,一见火光冲天,夫妻俩知道牢城出事了,抓起兵器,并将早就准备好的绳索、飞爪、锤子带上,展开轻功,奔向牢城,一会儿,他俩飞纵进牢城内,直奔监禁欧阳原全家的监舍,欧阳原的监舍在牢城监舍的最末端,这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大铁门口,在后院不见人踪,岳三溜用锤子砸开监舍的大锁,背起欧阳原就跑,欧阳原妻子及两子一女,平时习练武功,身手颇为矫健,跟着岳三溜奔跑,殿后的杨芳芳,便将欧阳原的监舍放把火烧了,这才追了上去。来到后院的土墙下,土墙上垂下一条绳索,绳索的另一端系着飞爪,飞爪紧扣在墙外的松树上,岳三溜背起欧阳原攀绳而出,欧阳原的妻子儿女相继缘绳而出,直到众人全走尽了,杨芳芳才纵身一跃,掠上高墙,收起飞爪绳索,逃之夭夭。这个越狱方案,其实岳三溜夫妇早就制订周全,没有这次暴狱,他们也打算瞅个机会,营救欧阳原夫妇出狱,奔向自由。暴狱是突发事件,暴狱营救是杨芳芳的借题发挥,不过她发挥得太恰如其分了。

    “安顿好欧阳原全家后,他俩象煞是看热闹的乡亲,来到牢城前观望。见我带着大队士兵赶来,就打个招呼把我叫到一旁,杨芳芳告诉我,欧阳原全家已救出,并要我将这件事唬弄过场。我答应了。于是,趁着牢城内忙乱打斗的间隙,叫几个过命弟兄,拖来五具烧焦的尸体,也不管是男是女了,扔进倒塌的欧阳原的监舍内,充作欧阳原全家的遗体,暴动越狱平息后,我又与岳三溜夫妇一起,举办了一个隆重的欧阳原全家的安葬祭典仪式,将这五具尸体葬在了虎山南坡的一块风水宝地。在安葬的那一天,杨芳芳哭得呼天抢地,悲痛欲绝,这真是个厉害的女人呀,怎么哭得出来呀。那天,我直想笑,可心口发堵,怎么也笑不出来。我兄弟岳三溜叮嘱我,这件事不能跟任何人说,绝对保密,我答应了。今儿个,我见柳爷愁眉不展,十分难受的模样,知道也是欧阳原的故旧朋友,就不能不说了。”

    南不倒道:“哼,说的比唱的还好听,要是我不治好你妈的病,你也不会说!”

    赵军爷尴尬道:“是嘛?”他不知道是在问自己还是在问难不倒。

    柳三哥问:“后来,他们去了哪儿?”

    赵军爷道:“去了黑龙江的依兰县,岳三溜做生意时,有个要好的朋友,他是做皮草人参生意的,是依兰县五国城的富豪,他准备去那儿住一阵子,避避风头再说。”

    柳三哥道:“依兰县,就是金兵幽禁宋徽宗、钦宗的五国城?”

    “是。”

    柳三哥愁容尽扫,一脸灿烂,他紧紧握住赵军爷的手,摇动着,道:“谢谢军爷,谢谢赵军爷!”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