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46章:玄冰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本来,兵贵神速!秦风应当及早赴任,可是有件事,他必须在离开长安前做好。

    而这就是开发大江南之事。此事已成了共识,然则开发江南是千秋万代之大事,既然已成秦风不得不慎重再三。

    “陛下,以臣之见,海上丝绸之路大势所趋,越早向这方面发展,越能获得巨额利处。”次日早朝,在几位宰相发表看法之后,秦风站了出来,再三强调。

    魏征笑道:“没有一点依据,就凭大总管一句大势所趋恐怕三岁小孩都说服不了,凭什么说服陛下,以及满朝文武?大总管也未免将一个国家的政务看的太过简单了,有些事情,我们不能操之过急……”

    秦风张了张嘴,无话可说:魏征的话虽有些不好听,确实也是大实话。他知道在千余年后动动手指,只要有信号的地方,天涯海角都能够沟通。钢铁疙瘩能够在天上飞,能够在水里游,十数万里间距一日可达。这些都是大实话,可说出来又有谁会信?没被当成疯子,异教徒就不错了。

    魏征语重心长的继续道:“秦大总管天纵奇才,但局限于年龄、经验与见识,有些问题看得不是很全面,你要推广自己思想,想要服取信人,首先自己要拿得出足够的例证,而不是空口白话。海上商路据我所知,早在汉代就有。何不从汉代开始调查,将海商的情况,详细表明,以实际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

    魏征在朝会上,竟然像教学生一样的教导起秦风了起来。

    “正如魏大人所言,其实我是早有准了的。只不过没有佐证,故而,在商议江南时,没有着重提出,而这一次,我可是有备而来的。”

    自想到开发江南、发展海上贸易那一刻起,秦风仿佛回到了以前苦学各种知识的时代,疯狂的找着航海资料。

    这苦功夫下去,秦风再一次感受到古人的伟大,他们就如盲人摸象一样,给后世人创造了一个有一个鲜明的事例,给后世人参照,从而超越。

    “细查下来,我发现航海的事业从秦朝就已经开始了。秦始皇时期,海路西探,到达东南诸多岛国,还到了天竺。汉朝,汉武帝平南越后,即派使者沿着百越民间开辟的航线远航南海、天竺洋,经过东南诸国,横越一个叫孟加拉湾的地方,到达中南半岛的东南部。三国孙吴横跨江东,开创造船业,训练水师,以水军立国,并派遣航海使者开发疆土,与外通好。北上辽东、高句丽,南下夷州和东南等国。魏晋南北朝也是一样,通过番禹与中国经商的国家多达十数个。

    但是因为造船业的发展缓慢,并没有能够支撑大型商船的往来,都是小打小闹的多。然而就算是小闹,一趟成功,也能获得丰厚的利润,只是小打小闹的危险程度是极其大的。

    首先小船难挡大风浪,大海无情,一个不慎人财两失。其次经海陆而行,将途径多个国家补给,小船护卫不足,也容易让人黑吃黑给吞掉。还有航线的不确定,指南针的不精确,各种问题的存在。正是因为存着这些问题,航海事业也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处在小打小闹的阶段。”

    “诸位爱卿,可有此事?”皇帝不是万能的,皇帝也是人,不是样样都精通熟悉的神,对于这些历史李世民也是两眼一抹黑,找不到方向。

    “陛下,史书确实记载了这些。”渊博的孔颖达、于志宁等大儒出面做证。

    有了这些人的证明以及诸多成功的安全,秦风的发展航海事业的说服力大为增强。魏征从最初的半信半疑,在不断的发问中确认了这个提议,成为了忠实的执行着。

    等秦风“答辩”完毕,他呈上了一篇长达数千字的奏章,将航海事业的利处一一表明,同时也没有任何隐瞒的将不足的地方说了出来。

    这份奏章的反响便是不同了,要什么有什么,不在是空口白话。

    针对这份奏章,满朝文武张开了长达一个时辰的讨论。最终得到了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能治世奇才的认可,先后认同。

    也如秦风说的一样,并没有满目的咱开行动,而是徐徐图之。

    李世民从国库中拨出了一笔不菲的款项,支持天文台改良老旧的指南针,悬赏民间知道航海线路的人士,并且研发能够经得住风浪的航海商船。

    大唐日后能够成为海军大国,战舰遍布天下,与秦风的这份奏章密不可分……这份奏章也在后世历史上有着极高的价值意义。

    秦风得到如此结果,也心满意足了,他无法给出什么高明的建议让造船业前进个几百年,但他相信只要有足够的资金,以中国古人的智慧,一定能够克服大海,制造出能在海上乘风破浪的商船。

    **********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