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二章朱昌惠故事(46)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好不好?”这样是最简单易行的。大家都说好。我也点点头。程顺棋找了他本家几个老人去程家庄的河堤上挖了墓坑。

    第二天,宝珠子、佛珠子带着家人来上了祭。宝珠子、佛珠子哭得两眼红肿。立群舅舅没有来。

    第三天早上出殡。丈母娘求了又求,他娘家的四个兄弟看在我丈母娘的面子上,才勉勉强强地来抬棺。

    天阴沉沉的,刮着东南风。送葬的人不多。只有泰晴、宝珠子、佛珠子、昌英姨、程顺棋、我大舅子、丈母娘、玉珍和我。一路上只听到:“妈呀……”、“二妈呀……”的嘤嘤哭声。

    墓地在河堤上,那里杂草丛生。有两只水鸟见我们来惊慌地拍起翅膀跃进河中,潜入水里。

    棺材被放入墓坑中。泰晴哭倒在墓旁。他们拖拉开泰晴。一锹锹黄土朝棺盖飞去。

    一会,下起了小雨。黄土飞速地堆积着,一个圆锥体出现在我们面前。他们对着圆锥体下跪。程顺棋拉着我把我按在圆锥体旁,然后又把我拉起。有人说:“下雨了,快回去吧。”程顺棋拉着我转身走。我傀儡般跌跌撞撞往前走。忽然,感觉有谁扯着我的腿。难道母亲不想让我走。程顺棋努力拉着我:“走啊,走!”可有谁扯着我的裤脚不让我走。我低头一看:是一蓬枸杞。有几根刺茎拉着我的裤脚。我抬起脚,可有一根刺茎还牢牢地扯着裤脚,不愿松开。我弯下腰。我握住那根刺茎,用力把它折断。尖刺刺入我的手指和手掌,阵阵尖锐的刺痛袭来,这正是我需要的。以痛制痛,我心里的痛需要它来制服。有几滴血冒了出来。我快步走到母亲的坟边,把这茎带血的枸杞插到母亲的坟上。

    出殡后的第二天,玉珍催我去加工厂上班。在路上遇到了李走。他喊住我,交给我一样东西——是两个铜铃。每个铜铃上雕着向日葵图案和一句话,分别是“跟**走”、“为人民服务”。李走告诉我:这是他今早起来跑步锻炼身体,占校长交给他的。占校长今天穿着一双新鞋,拎着个旅行包。李走问他去哪出差。他对李走鞠了躬,拜托李走关照我和泰晴。

    后来我们再也没见着立群舅舅。十年后听说有人在外省的矿山见到了他。

    我到了加工产,邮递员交给我一张汇款单。留言栏里写着:生产任务重,无暇。年底归。祝早日康复。我左手握着铜铃,右手拿着汇款单,泪水再次模糊了我的视线。

    三年后,我去邰桥,准备捡了父亲的遗骨,来给父母合葬。我来到邰桥的河堤上。曾经坟茔座座的河堤,如今平坦如砥,没有一座坟!上面跑着汽车。河堤被修成了公路了。我站在河堤上,望着碧水盈盈的河面,想到我读过的一篇李大钊先生的文章——《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啊,中华民族生命的进程就像一条长江大河,它不管受到何种阻抑,总会冲过去的。因为中华民族不乏雄健的国民。**中不乏精英,他们中有刚直不阿的忠臣良将,有务实求真的智囊谋臣,有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领袖……历史的长河虽回环曲折,但它总会浩浩荡荡地向前流行。不管经过何种磨难,社会在前行发展。是的,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谁也挡不住。邰桥已经通车了!

    67年我有了大女儿,她香甜地睡在她祖母为她编的摇箩里。三年后,我又有了二女儿。铜铃声伴着她们成长。

    每年清明、腊八,带着妻儿去母亲坟祭祀。一座孤零零地坟茔,没有墓碑。坟上布满了枸杞。玉珍要我除去它们。说我不孝,不扫墓。我摇摇头——她不懂我心。

    母亲,我没保护好你,就让这些身披铠甲张牙舞爪的枸杞护卫着你吧。有它们在,谁也不敢再侵犯你了。

    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个被称为地主婆的属羊女人的一生。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