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5章 梅大人的取舍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梅四郎终于回来了。梅大人本来任期还有半年,提前告病辞官,捎上七八个梅家子侄,连夫人刘氏并三个孙男孙女,七八辆马车风尘仆仆至曲池府。

    一到曲池,梅大人带着梅四郎直奔三省草堂。

    三省草堂大门外静悄悄的,连个守门的都没有。西院大门紧锁,东院门虽是开着的,滚去读书廊后的腰门上也挂着锁,廊上倒是有两个外府来的书生在那里抄墙上的卷子评语。他们却不认得梅四郎,只说梅四郎是投奔三省草堂来读书的,好心拦住他们,说:“这边将拆,王先生搬家到清凉山五柳镇去了。”

    梅四郎还是头一回听说五柳镇,愣了一下和他老子说:“五柳镇在哪里,怕是要回家问问瑶华。”

    梅大人哼了一声,梅四郎领着他回他们借住的那个小宅去。谁知到那里,门外梅家的马车把整条街都阻住了,梅家大门紧锁,门上倒是贴着一张招贴,说梅家搬至清凉山新宅。

    王瑶华这就把家搬走了?梅家女儿这个事儿闹的,梅家怎么还有脸接受丈母娘给的宅子。梅四郎臊的都不行,涨红着脸跟父亲说:“瑶华的母亲送给她几间屋子,离清凉山有点远,想是搬那里去了。”

    梅大人瞪儿子一眼,气呼呼上了马车。一个堂兄弟过来,笑着拍一拍梅四郎,道:“四哥,走罢。”扯他上车不提。

    其实梅瑶华的住宅还没有收拾好,但是柳氏给她递信,她揣磨娘家的意思,果断在梅四郎回来之前搬家。娘家人不肯和瑶华说事儿,她自己又不是傻的,把总跟着梅十五娘出门的几个人喊来套了会话,再回想小姑子和英华李知远有限的几次相处,瑶华连猜带蒙,也就把事情猜了个八*九不离十。梅十五娘前几年思春的对像就是李知远!

    那两年李知远闹了个嫖*妓的事儿,挨了陈夫人一顿狠揍,这事当时在泉州闹的不算小,她倒是听说知府公子是被陷害的,不过当时也没想过李家能跟她娘家结亲,所以听过就算,她也没传过话。想来梅十五娘晓得李知远嫖,就把这根肠儿割断了。她这个小姑子,心性最是要强,上学时什么都要抢第一,偶尔几次考了第二,女学放假回家,她能气的几天不吃不喝不睡。她公公婆婆只有这一个女孩儿,极是娇养,凡是拿得出来的都舍得给她,连小十九都靠后,养得她还有点护食,她的东西哪怕就是她不要,她自家不说给,谁也不能动她的。梅家十七娘不晓得烧了什么高香,嫁到杭州首富沈家去了,在梅家诸娘里算是嫁得最好的那一个。种种凑在一处,梅十五娘再回曲池,前情新事凑到一处,不闹点事才不正常。

    王瑶华越想越气啊,这个小姑子真他妈烦人有没有啊,你思春你要嫁人你先跟家里人商量成不成啊?哪怕就是才晓得李知远定亲的时候闹一闹,把李知远的亲事闹没了她做嫂子的也支持!英华和李知远小两口都定亲一年多了,相处的又好,这个时候闹,存心不让人家过好日子吧。而且吧,她这一闹,梅四郎妥妥的就把盼了八*九年的部试错过了。所以王瑶华也没含糊,只管在家贤良淑德,就不出头张罗十九郎。十九郎今科不见得能考上,可是十五岁能去部试也够出风头的了,让十九郎长大懂事之后怨十五娘去吧。梅十五娘要闹得她娘家妹子不舒服,她只要什么都不做,就能让十五娘跟娘家兄弟们都处不到一块去。

    梅十九少年心性,人家早就打伙奔京城去了,他在家闲着难受啊,天天问哥哥几时来家,眼见到二月过去一半都没来家,显然部试是没指望了。要说嫂嫂不替他出头张罗吧,嫂嫂是真没空,时时守着他姐姐寸步不离,过年都敢没回娘家去。他姐姐到底闹了什么事儿让哥哥这样紧张?哥哥连功名都不要了跑去泉州见爹娘,还连嫂嫂都瞒的死死的,肯定不是好事儿!梅十九每天去好几趟姐姐住的那院儿,进去时眼神都怪怪的,出来也没少在嫂嫂跟前抱怨。

    瑶华在小叔子面前也跟着抱怨几句,前几日娘家给她捎信说她公公辞官回来了,又说清凉山那边收拾的差不多了,叫她搬过去。她晓得这是继母使的釜底抽薪之计,二话没说就把家搬到新宅去了。

    梅家这一行人出曲池,一路都是平坦大道,过了富春县城十来里,景致陡然一变,青山绿水别墅处处,眼见之处都是亭台楼阁,人来人往热闹胜过府城。梅四郎倒还认得路,天黑前寻到上次去的那个所在。短短几个月时间,上次使草绳拦起的地方都建起高墙,柳家卖出去的那半边,大多数大门口的灯笼都是亮的,这边亲友的住所,也有一小半的大门外挂着朱红明黄各式灯笼。山涧边的青石路上灯火明亮,偶有几家不曾住人,门外没有挂灯,靠河的那一边也树着灯柱,插着火把。

    梅四郎凭着记忆寻到自家门外,大门外挑着一串六枚朱红灯笼,灯罩上是写意墨梅,分明就是瑶华的手笔。梅四郎跳下马车去敲角门,开门的就是他家老仆。老仆一边开门一边说:“少夫人天天盼着少爷来家。”朝外头一看还有一大串马车的,忙忙的缩回去开大门。

    马车自大门进去,里头是极大一个院子,东边七间厢房,上头五间厅,东边厢房后头还有一个三层的小楼,楼上点着灯,倒像是有人居住的样子。西边一带长廊,中间开了个宝瓶门,此时门关的紧紧的。后头一路走高,虽然天黑看不清楚,但是看半山上还有灯火,也能看得到梅家这个宅院不小。

    他们进来,早有人拍门,里头回说去问少夫人讨钥匙去了。十九郎已经从东厢那边接出来,让父母和兄长们到厅里坐。

    梅四郎到泉州时略微和父母提过柳夫人给了瑶华一个宅院。梅大人老两口只说有二三十间屋就是大手笔,也没多问,梅四郎也不好意思细说,梅家人再不想是这样整齐大宅。几个跟着来的梅家堂房子侄,你看我我看你,都是又惊又羡。

    梅大人一进大厅,看着厅里摆的松竹梅的屏风,梁上挂的虚怀若谷的小匾额,再瞅瞅五间厅里合乎他身份又合他趣味的松木竹制家俱,简朴,大气,还不贵。梅大人老脸涨的通红,刘夫人脸上也很没好意思,把怀里搂着的小孙女拍一拍,对梅大人说:“老爷,咱们到家了,叫儿子带你到亲家家去罢。”

    梅大人对梅四郎使了个眼色,叫小儿子喊个认得王家住处的管家来。梅十九郎自荐要去,被梅夫人喝骂:“没你什么事!你带着你两个侄儿去寻你嫂嫂,问问你嫂嫂,看把你的哥哥们安置在哪里。”

    梅十九郎只得把两个抱孩子的奶妈带去。那边宝瓶门已开,王瑶华带着人出来,看到她两个孩子极是欢喜,每个抱起来亲了亲,叫人把奶妈带她院里去。她到前头厅里,婆婆面上讪讪的。王瑶华跟婆婆行过礼,又跟几位堂兄堂弟见过礼,瞧一眼婆婆抱在怀里的小女儿,也没多话,就张罗着把堂兄弟们安排在东厢居住,又和他们说:“东厢后头是藏书楼,里头收着几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