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0章 邻里情深(2)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我的一生充满试炼,大致不是常人可忍;人虽不知我的苦艰,我却知道自己坚韧;我想我是丢弃自己,但我不忘自己经历。

    ------------------------------------------------------------------------------------------------------------------------------------------------------------------------

    25o、

    开始磨了,只见他三人围着石磨,每个人伸出一只手握住木把,均匀的朝一个方向用力,石磨很轻松的就飞转起来。郭怀银叔叔左手拿着小勺,石磨一边飞转,他一边往磨眼里舀豆瓣,豆沫儿稠了,就赶紧舀一勺汤倒进磨眼里。他的动作很熟练,几乎不用看就一勺一勺的把豆和汤倒进飞转的磨眼里。因为屋子小,灯挂的低,把他们转磨的身影映在北墙上。那身影非常高大,脑袋都顶着梁,胳膊粗壮,转磨时相当威风。他们边干边聊。郭怀银叔叔说:

    “我有个同事,她的脾气不好。有一天,她和丈夫领着孩子走娘家。落脚之后,她丈夫领着孩子出去玩,他们玩的很开心。回到家里脸上还挂着笑容。而她呢?在家遭到母亲的训斥,窝了一肚子火。当她看到丈夫笑时,终于忍不住了。她端起脸盆泼了丈夫一头子水。还嘟囔着,别人正不高兴呢,你还笑哩,我叫你笑!”说完他们都笑了。

    另一个叔叔接着说:“我从苏庄过,遇见两口子吵架。男的说:我打折你的狗腿。女的回敬道:我的腿不是狗腿,是人腿。”说罢,又是一阵笑。

    此时,从门外又来了好几个人。郭怀银叔叔边笑边热情的招呼他们,请他们先到里屋里歇着。石磨持续飞转,雪白的豆沫儿从石磨中间的缝隙里挤出来,越聚越多,沿着石磨四周徐徐下降,扑通扑通的掉进缸里。就这样他们三人还没觉得累,一盆子豆和汤就磨完了。

    开始换班,郭怀义的老婆又挖了一盆子豆和汤放在桌上,石磨又重新启动。就这样,一班一班的,边干边聊,谈笑风生,都还没觉得累,便愉快的磨完了。之后,大家还不想走,是啊,邻里情深何忍走,油灯小屋话深夜。

    从今天开始,每天晚上,这群朝气蓬勃的青壮年将围着这个小石磨转遍山庄的每一户,并洒下一路欢歌。啊!小石磨,是你帮我们把豆瓣磨成沫儿,又年年把这群人吸引到一起。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共享人间最美好的真情,感受互助合作的快乐。二十多年过去了,这群人再没有这样合作过,聚全过,郭兰平至今怀念那时的欢聚!

    常听人说,现在吃什么都不香了,这没胃口那没胃口的。但豆腐依然是当今社会深受人们喜爱的美食。县城大大小小的饭店,郭兰平几乎都去过,不但小饭店酒桌上有家常豆腐、麻辣豆腐、香椿拌豆腐,而且大饭店也一样不缺,并且花样更多。比如:刷羊肉,也要点两份豆腐涮着吃。小菜里还有腐乳豆腐和臭豆腐等。再看县城的豆腐市场,还不到中午,豆腐就全卖光了。所以,每次打算中午熬菜或者吃面条炒菜需要豆腐时,你就得早早去买,决不能晚于十一点半。 有一次炒菜,郭兰平想放些豆腐,一看表快十二点了,赶紧去买,转了半天,哪儿都没有,真是乘兴而来,扫兴而归!试想:在饮食如此丰富的今天,人们尚且如此。更何况七十年代初,那时,物质极为贫乏,一年到头除了参加婚礼能吃到豆腐外,再想吃就得等到腊月二十三做豆腐这一天了。作为爱吃豆腐的我们,其盼望程度可想而知。闻着豆腐味就能让人陶醉!

    城里人常说,山里人好吃豆腐。郭兰平爱人是城里人,他每次去岳父家,岳母总说:

    “兰平爱吃豆腐,熬菜时多放点。”给郭兰平盛饭时,勺子好像长了眼,一舀就是一勺豆腐,当然肉也不少。很顺他的心。郭兰平过喜事时,席桌上豆腐多。这话说的不假,做了两道豆腐,少说也得六七十斤,还杀了头一百来斤的猪,买了三十多斤粉条儿。非常的丰盛。不过山里和城里人过事的风俗不同。

    山里人过事,时兴两顿饭,并且一顿比一顿强,只坐席不喝酒。每顿饭每张桌上都是四盘八碗,七八个人,一盘一盘的上,盘子上完了,再一碗一碗的上,直到上够八碗为止,小伙子们端着馒头筐穿插在席与席之间,随吃随拿,热情服务。盘子里大部分是厨师用猪下水加工成的。其余的则是炸一些小果子和丸子等。碗里全是大锅熬菜。十二点半以后,开吃第一顿,人们吃的饱饱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