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8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27、初到江陵城

    听说快到目的地,不止是早就不想呆在马车上这点小小的空间的宋嘉瑞觉得高兴,就连宋嘉言也觉得身心都愉悦起来。

    因为成天地坐马车,又担心着凉,这半个月来,他们几乎都没怎么洗澡,可把就算冬天也要三天一洗,每天一冲的宋嘉言憋闷极了。

    而且出门在外风沙大,虽然汗是不怎么出,可是也禁不住满面灰尘的啊。听说已经到了目的地,宋嘉言就忍不住从马车里爬出去了。

    宋嘉瑞看见大阿兄出去了,他也不甘落后,扯着宋嘉言的袖子非要宋嘉言抱着他坐在马车门口。

    宋嘉祥看起来也是很高兴,不过他倒是比宋嘉言他们能忍耐的多,居然一个人在马车里坐着,还时不时叫宋嘉言他们坐回去。

    马尚文这几天跟他们熟悉起来,待他们真如亲兄长一般,一边笑着哄劝他们坐回马车里,一边派了人先回城去报告马都尉他们已经快到了的事。

    又这么走了不短的一段时间,大概下午一两点钟的时候,他们就进了江陵城了。

    虽然到了传说中的江陵,不过,街道上的情景,宋嘉言并不期待。

    没办法,他在之前的襄阳城已经受过了一次打击,对繁华的街道什么的,早就不相信了。

    还记得当时听说到了襄阳城,他是多么激动啊。因为到了襄阳,就等于他们的路程就走了三分之一多,而且襄阳和江陵,那可是无论是印象中还是马尚文的介绍中都是南郡赫赫有名的县城。

    因此,听说到了襄阳,本来开始被马车颠簸地有些没了古代旅游兴致的宋嘉言都忍不住探出头来看了一看。

    不过,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历史上鼎鼎大名,就是在这个坑爹的世界,马尚文也特别介绍了的南郡大县襄阳城在这时候其实并不大,不说与宋嘉言的想象相比不过是个县城,就算是和电视剧中的那些繁华的县城也没得比。

    这会儿,因为重农抑商,商人的地位极低,本来商业就受打击。再加上现在是冬天,今天又不是集市,这才不过下午三四点钟,街道上就没什么人了。

    冬天的寒风呼啦啦地从有些冷清的街道上经过,除了道旁已经落光了叶子的树,就只看到一个个商行门口随风摆动的招牌和开着的门。

    除了偶尔有那么一些大概是来采买和交易的人从商行里面进进出出,旁边的酒楼和客栈看起来都冷清地很。

    襄阳城和之前他们路过的小镇不同的是,这里城市的中心、城墙围起来的内城还有不少大户。不过这里的大户一般都是高门深院的,一般都看不到个人,也就看个大门,看多了也没什么劲儿,再看也没什么看头。

    电视剧都是骗人的啊!热闹的街道呢?来来往往的商贩呢?热闹的叫卖声呢?

    冰糖葫芦是绝对没有!连个卖煎饼的都没看到,更别提卖什么假玉石小玩具的了。

    那些卖胡刀皮子之类的胡人根本是连影子都没看到,至于从楼上丢下个手帕来的青.楼姑娘嘛——放眼望去,哪里有青.楼?哪里有?连个怡红院、含-春楼的牌子都没看见!

    宋嘉瑞那时也是被宋嘉言抱着望着外面的街道。

    他还记得他家阿兄跟他说,他要是乖,等到了城里就给他买小鼓买木马,他都忍了一下午一句话都没吵要背书的“呕”阿兄,可是,小鼓在哪里?还有小木马呢?小木马在哪里?街上为什么什么都没有?

    看着宋嘉瑞天真无邪的眼神,当时不仅宋嘉言觉得尴尬,就连宋嘉祥也有些无奈——他多少比他阿兄多出来了一次,早就见识过这种场面,也知道街上根本没有他阿兄说的那些东西。

    看起来,既然他阿兄是为了他才哄了阿弟,他少不得要和阿兄一起来收场了。

    “阿兄……鼓……马……阿兄!”宋嘉瑞嘟着嘴,仰着头看着垂下头的宋嘉言极力想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我怎么知道就连襄阳城的街上都连个玩具摊子都没有啊!

    宋嘉言有些暴躁,又有些不好意思,只好抱着宋嘉瑞道:“阿兄也是第一次来城里,不知道在哪里买,待会儿,阿兄问问马世兄再叫人给你买,好不好?”

    很可惜,马尚文也没听过哪里有这些东西买,并且他甚至没怎么听过这样的东西。

    这时候的孩子真可怜,也就玩个泥巴竹蜻蜓什么的,连个木马都没有,宋嘉言深深的为这里的孩子觉得伤感了。

    在他伤感之前,他还必须先解决在客房里等着他回去的宋嘉瑞忍耐了一下午的殷切期盼问题。

    木马一时半会儿是做不出来了,就算是这会儿抓个最优秀的木匠来,人家也没办法用一会儿的时间做出个木马来啊。看着驿站管事的放在桌子上的小竹筒和骰子,又叫人找了块旧牛皮出来,宋嘉言只能临阵磨枪,开始做一个简易版的小拨浪鼓了。

    宋嘉言想的比较简单,他也就打算把那个竹筒截下来一截,然后在上面开个小孔,插-根-截了一大截的小木棍当做把手,在还留有一面的竹筒里装个小石子在摇动的时候碰到筒壁发出点声音,最后把这个竹筒用牛皮蒙起来就是。

    不过,想的容易做起来难。不说把那个竹筒砍下来一截到后来全靠马尚文的帮忙,在上面开个适合的小孔,更是不知道费了他、石孝全等人多少力气了。

    好不容易那个小孔开好了,把木棍固定在小竹筒上,如何把牛皮固定在竹筒上又费老了他们几个人的劲儿,后来还是靠言可贞出手,才小心地把牛皮绷在小竹筒上缝了起来。

    等他们把做好的时响时不响的小拨浪鼓拿过去给宋嘉瑞玩儿的时候,被宋嘉祥带着在客房里等着的宋嘉瑞早就等不及睡着了。

    第二天在路上,宋嘉言才把那个并不算什么好东西的小拨浪鼓给了宋嘉瑞,以示他也是讲诚信的人。至于木马嘛,呵呵,宋嘉言只能跟宋嘉瑞说,因为木马太大,不好拿,所以他们把木马关在了后面的箱子里。

    至于到时候到了江陵木马的事情如何解决?

    这倒不用担心,马尚文已经派了一个亲随先快马加鞭回了江陵,请了木匠按照宋嘉言画在一张丝帛上的样子去打造木马的样品去了……

    有了这样的经验,又听说今天也不是江陵城的集市,就算是第一次到江陵城,除了到了目的地的欣喜,宋嘉言也没有四处张望。

    据马尚文说,虽然自从先帝登基以来,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也开始大力发展商业和手工业,并且修改了过去贬低商人的律令,扩大了城市的范围,不再限定商人只能在固定的市场内做生意,除了过去固定的市集之外,还规定县以上的每五日所有人可以自由到外城街道上设立摊点进行贸易,而县以下的村镇也可以自行订立时间开立墟集。

    但是因为新的市集基本是在原有城市范围上设立起来的,所以新的市集也不过是拆除了原有的那种市肆,在原有的城市范围之外开设了不少商行、店铺,将商户和那些士族大户的住宅区分开,并且拓宽了外城的街道以供集市日普通人可以摆个摊子卖卖小东西。

    到了冬天,来往的商人减少,除了集市日,不仅街道上来往的马车减少起来,就连平时那些提供饭菜和食宿的酒楼客栈的生意也减少,街道上就冷清起来。

    一路上,宋嘉言也看到了酒楼和客栈,不过这时候的客栈占多数,据说是给来往的旅人提供食宿,而相对来说,让当地人出来吃吃饭的酒楼倒不多见。

    街上的铺子虽然也有不少,大多都是些南北特产、干货铺子、金玉铺子、粮食铺子、布匹铺子之类的生活用品,偶尔间杂着几家奇珍异宝的店铺。其中最大的盐铺和铁铺,上面还贴了专门的标识,据说是国营的。

    这会儿还喝茶还没有时兴起来,也没有茶楼什么的,偶尔有一两个酒铺,大概是来往的人少了,人也不多。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