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0章 速开国会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造舆论。同时,全国各地的立宪派领袖亦发起了社会各界人员,群起上书地方官员,申明利害、并组织游行、发动集会、收集签名。

    例如1910年1月3日,直隶各界人士千余人便在全国学界请愿会会长温世霖等人率领下,列队前往直隶总督署请愿,迫使直隶总督陈夔龙出面代奏其请愿书;1月10日,河南各界人士三千多人在开封游梁祠举行请愿签名活动,随后列队到河南巡抚衙门请愿,巡抚宝棻亲自出来接见并答应代奏朝廷。此外,福建、浙江、江苏、东三省、陕西等省都传来请愿的集会游行。

    由于有‘国会请愿同志会’统一筹划,因此这次国会请愿运动非常有计划;就在张謇与汤化龙等立宪派大佬北上京城后,他们便在第一时间致电各省咨议局建议:国会召开之前不承认新租税、各省咨议局开年会只讨论一个议案,那就是速开国会案,目的不达到,各咨议局即行解散。

    正是因为有了地方上的响应,国会请愿同志会能够内外同时发力,一时间使得全国舆论铺天盖地地导向立宪,获得了巨大的民望支持,也使得一些原本有些犹豫的地方督抚下定决心声援立宪。

    外有地方士绅此起彼伏的请愿运动,内有请愿同志会总部千余德高望重、士绅界领袖在遥相呼应、还有各省实力派官员的表态,清廷支撑了一个多月,在各方压力下终于同意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

    1910年2月12日,清廷做出受理各省请愿书的决定,并且承诺会‘加以考虑’。

    正是清廷姿态上的转变,让张謇看到了希望。既然清廷表露出了之前几次请愿运动中未曾有过的诚意和态度,张謇也不愿过于逼迫朝廷,于是于2月20日带领部分江浙一带的请愿成员返回了江宁,等待朝廷下一步会做出何种让步。

    “此次请愿,各界响应之烈成所罕见,老夫都不曾料到会得到如此多支持!民心如此,朝廷衮衮诸公亦必有明察。非是老夫乐观,但依老夫所料,国会当能在宣统三年召开!”

    张謇捋着胡子,神色中有些得意之色。

    国会请愿运动虽谈不上是张謇一手策划的,却也泰半出自他的手笔。此刻眼见政治目标能够成功、天下能够安定、自己的实业也能得到保障,张謇对未来很难不乐观起来。

    也正是有着这样的乐观估算,张謇才会轻易同意了刘继业关于引入外资扩大三联集团钢产量的打算。

    “若是立宪能成,功在季直公啊!”刘继业奉承了张謇两句,表面上祝贺道喜。

    张謇等士绅虽然如今对世界大势有了最初步的了解,也产生了极高的政治参与愿望,但是他们毕竟不如来自后世的刘继业对历史的把握。

    清末士绅虽然注意到清廷改革并非诚心诚意,却完全低估了满清贵胄的顽固程度,同样也低估了满清贵胄对汉人的防备之心。当然,他们也同时高估了摄政王载沣的政治智慧。

    能够在日后全国各界立宪呼喊最高、万众瞩目期待的时候弄出皇族内阁这等丢尽自家最后一点统治基础的玩意儿出来,载沣果然是名副其实的纨绔公子。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