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8章 千奇百怪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发展壮大,是极为困难的,也不可能快速发展一年。”

    蒋方震也知道自从东南大起义刘继业救了端方的性命后,这个两江总督、清廷的封疆大吏对刘继业就无比信任,甚至把清剿新军内革命党人的工作交给了刘继业来负责,极大便利了他清扫军队内的异己、扩大文学社势力。

    中间也曾发生过两次告密事件;一次是一个即将被清洗的旧军军官,李明昆不甘心默默离开,凭借他在第三十四标任职两年捕捉到的消息去两江总督衙门检举第三十四标内有乱党,结果检举信直接被端方传送刘继业处理……

    第二次,则是一个文学社考察的对象,也是凭着一些社员透露的消息去举报揭发,结果一如那个李明昆一般被送交刘继业处理。

    端方如此做,一方面是对刘继业的绝对信任,另一方面也是文学社的保密工作做得好,没有留下任何纸字证据。李明昆等举报人拿不出证据,只有空口说辞,又怎会让端方怀疑到‘讨贼’干将、救命恩人刘继业头上?

    刘继业对此事的处理,不需再提;不过事后却以此为教训,加紧了文学社的保密工作,并要求各分社更严格地审核外围人员。同样的,当初推荐了最终告密者的社员也受到了相应的惩处。

    只是这种大好场景,随着端方于两个月前北上京城,调任邮传部尚书而结束了。

    新任两江总督名叫张人俊,由两广总督任上调职。此人虽然与袁世凯曾在山东共事,甚至结成了儿女亲家,而且也曾在国会请愿运动中站在立宪派这边,但是刘继业却知道此人不如端方好说话。

    张人骏字千里,号安圃。直隶丰润人。1846年,十九岁的他中同治甲子科举人,1868年中同治戊辰科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庶吉士,曾出典四川副考官转召谏,以兵科、户科、吏科给事中掌广西、湖广、山东、四川各道监察御史。在京居官长达三十年,得到的是无比正面的评价:“为人凝重,操履端洁,察史颇严。”

    而张人俊在两广总督任上,一不贪污受贿、二外申国权,派遣水师提督李准数次巡游西沙和东沙群岛,并挫败了日本人妄图偷占东沙岛的谋算。

    种种迹象都表明此人自恃清高,而且性格很强硬。

    而且张人俊于一个月前抵达江宁时,刘继业随新任的江苏巡抚程德全来拜见,对方的态度虽然客气却透着疏远。

    虽然刘继业如今是第二十三混成协协统,驻地在苏州,归江苏巡抚程德全管辖,但是其根基第十七协依然驻扎在江宁。若是张人俊这么一个为官清廉、对大清忠心耿耿、性格又强硬的顶头上司上台后与自己对着干,那么文学社的工作就要困难多了。

    尤其是如今,即将要着手准备革命的时候,就更是掣肘繁多了。

    刘继业有此担心,蒋方震沉吟片刻,问道:“文鹿觉得这位张千里……会与我文学社不利?”

    “只是一种隐患吧……毕竟他虽然思想新派,对清廷却无比忠贞……”

    蒋方震轻抚额头想了想,转身从会议桌子上拿起一把瓜子,放在手中随意嗑食,忽然想到一处,说道:“这位张人俊曾参与国会请愿运动,不知道与张謇关系如何?我们当前只需要此人暂时的信任,若能有中间者从中协助,不使关系破裂便可。”

    听到张謇的名字,刘继业想了想,回答道:“我也有这个考虑……正好明日去见张謇,就顺带提一提此事吧。”

    完了,走到房间角落处的衣架旁,拿起上面的军大衣,一边穿一边道:“时候也不早了,百里、还有礼卿你们,就都早早休息吧。”

    从苏州赶过来开会的徐立由、吴忠信、蒋方震、谢十等人要么返回其在江宁的家,要么就在这座酒楼中住下,总之各回各家。

    而刘继业亦借着机会回了自家屋子,与青子、与女儿刘曦文过了夜。

    两岁半的刘曦文早已能开口说话,也能迈动起小脚歪歪扭扭地走起路来。

    或许是条件太好,长辈又娇惯,她不高的身子非常圆润,小脸上全是肉,而且脾气也有些不好,动不动便容易发急大哭,简直是家中的小恶魔。

    刘继业调职苏州后,很快就在苏州买了栋宅子,并且把媳妇青子接去住。

    女儿刘曦文则留在了江宁的宅子里,由父母及奶母带养。当然,时不时的青子也会从苏州回江宁来,母女二人能够时常见面。只是这样终归难减思念之情,青子很珍惜与女儿在一起的每一天,晚上也坚持要带女儿一并睡觉。

    倒是苦了刘继业。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