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2章 新兵入营(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诸君当知,国无存则家无立、家无立则人无生。个体之存活,必依赖集体之生存,而集体之大者,国家也。国家强则国民富、国民强则国家富,读者诸君既为中国之国民,则与中国之国家实为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何使国家富强、使国民富强,以余所浅见,核心有二,可概之为:‘工业改革’、可概之为:‘国家主义’。’

    江有才读完,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对于飘渺的‘国家’概念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宣传有了些许了解,但是依然很模糊。对什么工业改革、国家主义更是不知所以。

    就听着方振武道:“诸君所上的文化课,是教授于国家、于诸君个人都有利的知识。旧学、儒学这些于振兴中华无甚利处的学问,则不是此文化课教授的内容了。”

    于是,方振武便开始按照《强~国~军》的内容,首先问道:“诸君且回答,自光绪二十四年开始至今这十余年里,这日子是过得更好了呢?还是过得更差了呢?”

    一开始还无人敢回答,方振武便随意点了几个人上来回答,有说好了、有说差了。

    “凡认为日子好了的,举手。”细细松松数十人。

    “接下来,哪些认为日子差了的,举手。”举手的人多了不少,粗略算去,基本上有三成的人认为日子变好了,七成的人认为这日子过得差了。

    “还是日子变差的人居多……”方振武轻声道:“诸君可知,国外列强在这十余年间,日子却好了一倍有余?就在我们中国人日子一天天变差,人家却一天天变好,这是何等道理?”

    方振武说完,不待众人细细思考,也知道他们现在想不出什么来,接着道:“除了日子变差之外,诸君可曾发现这苛捐杂税也变多了?”

    此话一出,众人却是出奇一致地点头。

    “税多了、日子差了、兜里的钱少了、国家也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那么这都是为啥呢?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为什么我泱泱中华不能如列强般日新月异,反而却挣扎在亡国边缘?就连东瀛邻居,弹丸之地的日本都打不过?任由日俄两国在满洲厮杀?”

    “莫道亡国不可怕,这亡了国,成了亡国奴,日子比现在惨十倍、任人鱼肉,从此子孙永为奴隶不得翻身,也是毫无意外的!”

    连续抛出了这几个问题,方振武成功获得了全体新兵的吸引力,就连已听过类似言论、知道问题关键的廖元和李虎子等人,亦关注起来。

    “这些问题的答案,其实只有一个,那便是工业化!”

    方振武声音提高,见许多人都露出了困惑的表情,不明白所谓‘工业化’是何物,方振武便耐心地从最基本的概念解释起来。

    “所谓工业,既以机械取代手工为生产方式,使制造物品的成本更低,能够以更少的功夫生产出更多的物品。而所谓工业化,既指工业在国家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以至取代传统农业,成为经济主体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特征主要是农业劳动力大量转向工业,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

    “通过工业化,国家能够集中更多的资源……简单来说,原本农业社会里,大家都有一百块,但是分散、没法集中,这一百块只能有十块钱能拿去发展,所以无甚变革,一切维持原样。而工业社会,大家虽然也是只有一百块,但是却能拿出五十块来发展,所以发展的速度是农业社会的数倍,初时尚看不到差异,待到二、三十年后就有巨大的差距了!”

    “诸君知道,百年前,彼时西方列强之工业化初起步,而西方最强之英吉利,其钱财不过我中华之五分之一、待五十年前,工业化长足发展后其钱财已有我中华一半还多、待二十年前,已超过我中华。而现如今,已倍于中华了!这仅是钱财,在国力方面更是远胜中华……两次鸦片战争、庚子事变已再明白不过……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便是工业国家之优势。”

    “百年时间,西方列强就能从落后地位转而完全超越中华,凭借的正是工业化!”

    “而中华欲奋起,诸君日子若要过得更好,不至于永为奴隶,受人鱼肉,比现在痛惨万分,则除了工业化别无他法!”

    方振武于是开始解释工业化的具体方法,诸多新兵听着他们从未想过的道理,时而恍然大悟、时而如坐云雾,但无论如何,这个军官讲的道理很深奥、似乎很有道理这一印象却深入人心。

    尤其是不少从苏北来的新兵,包括江有才,甚至包括老兵李虎子,回想起这几年家乡的惨样,都有点莫名的难受。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