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是,廓清天宇,扫清大明残余,为此国号即称‘清’如何”天聪汗一言既出,谁能反对,大家一致称赞,于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出世了……

    天聪六年(1632)四月八日起,皇太极开始斋戒,整整三天直到十一日,晨光熹微,皇太极穿戴一新,跨上骏马,在百官的簇拥下,缓缓出了德胜门。门外两里路的平坦草地上,早已筑好一座天坛。时值早春,小草都拱出了地皮,满目娇嫩的鲜绿。青砖天坛高有丈二,上面黄土覆盖,四面设有台阶。坛正中业已摆好香案,黄绫缎苫罩,其上置放香炉,炉前为天帝神位。诸贝勒和文武百官分列天坛的东西两侧,东侧以大贝勒代善为首,以下依次为济尔哈朗、多尔衮、多铎、岳托、豪格、阿巴泰、阿济格、杜度等诸兄弟子侄。接着是额驸杨古力、固山额真谭泰、宗室拜尹图、叶克舒、叶臣、阿山、伊尔登、达尔汉等,往下是蒙古八固山额真、六部大臣等。西侧以范文程为首,以下为都元帅孔有德、总兵官耿仲明、尚可喜、石廷柱、马光远等。向下排列是外藩蒙古的察哈尔、科尔沁、扎莱特、杜尔伯特、郭尔罗斯、敖汉、奈曼、巴林、土默特、扎鲁特、四子、阿鲁科尔沁、翁牛特、喀拉车里克、喀喇沁、乌喇特等十六部,共四十九名贝勒,朝鲜派来的两名使臣也出席了登基庆典。整个场内遍插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的各色旗帜,在微风中招展,铺展出一幅五彩斑斓喜庆画卷。在百官内外,沿场地四周,布列了六层八旗兵丁,一个个持刀执枪,戎装肃立,显得极其庄严肃穆。整个后金国的精华人物全都汇聚于此,真个是群星璀灿光耀云天。

    此时此刻,皇太极目睹眼前这辉煌的情景,难抑内心的激动,愈加精神焕发喜上眉梢。天色已是大亮,东方的天际现出一片鲜艳的霞光。代善、范文程两人分别代表满汉人臣充任导引官,引领太宗拾级而上天坛,面向天帝神位恭立。

    范文程唱礼:“上香。”

    皇太极从代善手中依次接过三炷檀香,上三次拜三拜。再将彩帛与酒爵供放于香案上,从范文程手中接过祝文,面南肃立朗声诵曰:“惟丙子年四月十一日,大清国皇帝、臣皇太极昭告于皇天后土之神。臣以眇躬,嗣位以来,常思置器之重,时感薄履之虞,夜寐夙兴,兢兢业业,十年于此。幸赖皇穹降佑,克兴祖父基业,征服朝鲜,混一蒙古,更获玉玺,远拓疆土。今内外臣民,拗推朕功,合称尊号,以副天心。臣以明人尚为敌国,尊号不可遽称。固辞弗获,勉循群情,践天子位。建国号曰大清,改元为崇德元年。窃思恩泽未布,生民未安,凉德怀惭,益深乾惕,伏惟帝心昭鉴,永佑家邦。臣不胜惶恐之至,谨以奏闻。”读罢祝文,太宗和百官分别走到摆好的席位前入座,当然是各有其位。太宗举起金樽美酒,双手奉上头顶:“敬天。”他率先将酒泼洒。百官依样而行:“皇天护佑。”

    皇太极再举金樽:“敬地。”百官随他之后,将酒洒到面前草地之上:“后土保佑。”

    皇太极三举金樽:“敬祖先。”将酒挥洒。百官将酒洒罢:“列祖荫庇。”

    下人过来将拜祭用的食品,从皇太极开始分给每人一份,数量很小,全都当场吃掉,以示得到了天帝的福荫。至此,郊外的仪式结束。皇太极上马,在百官簇拥下回城,进大政殿,再举行受尊号礼。

    殿堂正北高阶之上置放着九龙缠绕的金銮宝座,两侧新制的仪仗,朱红油漆闪耀着夺目的光泽。对对金瓜斧钺,放射着皇帝才有的威严。皇太极入座后,百官仍东西分列站好,乐声大作。

    赞礼官高呼:“跪,叩。”

    百官呼拉拉如山跪倒一片,向太宗行三拜九叩礼。皇太极看着匍匐在自己脚下的众人,心中很是激荡,努力了几十年、奋斗了几十年、忍耐了几十年,他终于实现了自己在母亲死前立下的誓言,并且比阿玛还更近了一步,额娘在天上也该瞑目了吧?

    礼毕,多尔衮与科尔沁贝勒巴达扎,多铎与豪格,岳托与林丹汗之子额哲,杜度与孔有德,每两人合捧一枚皇帝御用之宝的金印,代表满、蒙、汉各族属官民,上前敬呈与太宗,表示承认太宗至高无上的皇帝地位,拥护他的统治。皇太极心绪极佳,按历朝开国的惯例大封臣属。他当殿册封代善为和硕礼亲王,济尔哈朗为和硕郑亲王,多尔衮为和硕睿亲王,多铎为和硕豫亲王,豪格为和硕肃亲王,岳托为和硕成亲王。阿济格等低一级,为多罗武英郡王。杜度以下再低一级,为多罗安平贝勒,阿巴泰为多罗绕余贝勒。并按等级,分赐银两。外藩蒙古贝勒也按亲王、郡王的等级敕封。汉人则以范文程为首,封为内府大学士。敕封孔有德为恭顺王,耿仲明为怀顺王,尚可喜为智顺王,是以人称三顺王。他还到太庙追尊祖先,从始祖、高祖、曾祖到祖父,都尊奉为王。而独奉他的父亲努尔哈赤为皇帝,并上了一长串溢美的尊号: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庙号太祖,陵寝称福陵。至此,繁琐的登基大典才算宣告结束。

    崇德元年(1632,比历史上早四年),皇太极称帝,完善后妃制度,并建五宫,分别是:清宁宫、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其中,大妃哲哲为清宁宫中宫皇后;海兰珠位列第二,为关雎宫宸皇贵妃;第三位麟趾宫贵妃那木钟,为蒙古阿霸垓郡王额齐格诺颜之女;第四位衍庆宫淑妃巴特马?璪,原是蒙古察哈尔林丹汗的窦土门福金;本布泰名列第五,被封为永福宫庄妃。

    本来已经渐渐淡出众人视线的海兰珠顿时又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这皇贵妃可是相当于副皇后了,在后宫可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怎能让人不眼红?不过好在海兰珠嫁过来几年了都没有怀孕,没有儿子的后妃再受宠也不会引起别人的强烈警惕,没见这科尔沁来的姑侄三人都是膝下无子吗?说不定科尔沁的女人都是中行看不中用呢,空有一副好容貌就是生不了儿子,又有什么用!?

    自那日在“绝命林”里和皇太极并肩战斗后,海兰珠跟皇太极的关系似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两人的心似乎更近了一些,可还没有到倾心相爱的地步。海兰珠虽没有谈过什么正经的恋爱,可是对于自己对皇太极有好感的心思还是很明了的,她不是一个患得患失、优柔寡断的女人,既然知道自己开始喜欢上皇太极了,自然就开始正视自己的内心,想要努力拼搏一把,即使最终真的惨淡收场,将来回想时自己也能够无怨无悔,奋斗过、努力过、拼搏过,得不到也不会后悔了……

    如今的皇太极可谓是春风得意、风头无两。称帝后他掌握了清的绝对权力,现在再也没人敢挑战他的权威了;而官场得意,情场也是一片光明,往日里对他表面上亲昵,实际上冷冷淡淡的海兰珠这段时间竟然对他热络了很多,平时更是无微不至的关照着他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再是一副怎么都捂不热的石头样,他猜想可能是自己在“绝命林”里对她的维护感动了让她,“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古人诚不欺我……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