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61、镇上谋出路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做,因为搬到镇上,两人可以帮着做一些衣裳鞋子之类的。

    杨初月想能不能做更值钱的绣品,例如做大幅的刺绣,或者做其他的大宗货物。杨初月从京城回桐安村的途中路经西州城,知道从西州城到丰莱镇坐马车得走五天五夜,丰莱镇算是整个西州城所管辖的最穷最偏远的小镇之一。

    离丰莱镇最近的县城莱川县也得走一天,梁大户在莱川县有生意,杨初月问了他,莱川县是否有大件的绣活儿可做。

    梁大户说:“莱川县是西州的刺绣大县,县里有好几家绣坊和成衣铺子,我打听过,那些绣坊镇里大户人家做衣裳和绣品的,有好几家还是专给京城大户人家做的。不过那些对绣娘的绣工要求很严格,若是没三五年经验的绣娘,他们那里都不招人的。你虽然学过女红,但还达不到绣娘的标准,他们那里不会收。”

    杨初月打听到莱川县有大型绣坊,以后有活儿干就成。她对柳四娘的刺绣功夫很有信心,说道:“大户,我娘在到丰莱镇之前是绣坊里的绣娘,她的手艺比我好上百倍。要不我和我娘先绣一幅刺绣,绣好了以后,你下次到莱川县的时候,我跟着您一起到县里看看,你看成不成?”

    杨初月是她多年的邻居,他一直把杨初月当小妹看,这事他先点头,说:“成,我虽和那家绣坊的老板相熟,但也不能保证把你和你娘举荐进去。你们母女两个先做一幅刺绣看看吧,若绣得好,说不定有戏。”

    杨初月说定了这事,回家同柳四娘说了。她到丰莱镇二十多年,从没离开过这里一步,杨老三在桐安村待了一辈子,还没到莱川县看过。柳四娘和他做了二十多年的夫妻,他现在不担心柳四娘会跑,于是同意了让柳四娘和杨初月一起到莱川县去打听刺绣行情这事。

    杨初月上辈子学的是管理,在学习和工作之余报了美术班学画画,那时候她特别心水网上那些手绘的古风版的美人图和唯美的风景图,于是常拿着绘画铅笔素描本上临摹那些喜欢的画。

    那时候她画了很多,现在要描画也是信手拈来,如果要绣一副绣品,她可以描一副古风美人图,再配以鲜亮的颜色。杨初月花了一天的时间画了一副烟雨图,断桥,残柳,和一个撑伞的走在雨中的美人。

    柳四娘看了说:“这画得虽好,绣出来的样子也好看,但就是不太喜庆。那位绣坊的老板估计不会喜欢。”杨初月执意要绣这种水墨型的画,也是想到喜庆的太多,老板看了估计觉得没什么吸引他的地方,杨初月坚持绣这幅画。

    柳四娘在针法和绣法上给了杨初月一些指导,两人在红绸绣坊买了工具回家开始专研怎样做好这幅绣品。十天后绣好,杨初月把绣品拿到红绸绣坊请店里的活计帮她裱好。

    放下绣品,杨初月到菜市场那边买猪肉,回到红绸绣坊取了之时,王老板急匆匆的从里间出门来叫住了她:“杨家姑娘,请稍等一会儿。”

    杨初月放下菜篮子走到绣房门前问道:“王老板,你找我有什么事?”

    王老板请到:“到店内说话。”

    杨初月见到店铺里的东西卖得差不多了,王老板夫妻也没进货的意思,奇怪地问道:“王老板,今天店里的东西怎么这么少呀?”

    王老板拍手说:“正是要和你说这事,我们一家准备搬到莱川县去做生意,这间铺子正好要打出去,我看你和你娘都是有手艺的,打给你们正合适,不晓得你们要不要?”

    杨初月大喜,她本来也想在镇上开一家衣料铺子,卖些布料、针线或者成衣之类的,但已经有一家红绸绣坊,镇上的生意并不是特别好,因此她也没和王老板抢生意的意思。

    王老板在丰莱镇的生意做得好好的,并未听到他要搬家的意思。杨初月还不怎么确定,问了王老板具体的情况。王老板把自己在莱川县找到了宅子和铺子的消息对杨初月说了。杨初月大喜过望,现在王老板要搬家,把这间铺子打给她,正和她的意:“好啊,王老板。先恭喜你家高迁了,搬到县城可是难得的好事。我虽没去过莱川县城,可以听说县城大得很,是西州西边最大的城市。到那里做生意,肯定生意兴隆。”

    王老板急忙拱手说:“哪里哪里,我大半辈子都待在镇上经营这家铺子,三十多年来在镇上赚了些小钱。我看丰莱镇地方偏僻得狠,待在这里一家人都没什么前途,我想把生意做大一些,也为了家里的儿子能在县里上更好的学堂,所以就准备搬家。我已经把一切都办妥了,只差这间铺子还在了。”

    杨初月知道王老板家的柱子在上私塾,丰莱镇上虽有私塾,但毕竟比不上县城,“你家柱子有出息,以后考上了当了大官,你和老板娘就不用那么劳累了。这间铺子我要了,老板你先开个价吧。”

    王老板急于把铺子打出去,要价也不高,“四十两银子,你看行不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