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十六 第一批大明货物到了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只是弄了一批刻有洋文的定制陶瓷。腓力三世不允许阿方索接单印制油画的瓷器,但没说不允许进口印有欧洲文字的瓷器。所以,阿方索就命令定制了小批量印有拉丁文和西班牙文的瓷器。而大批量的,则是欧洲人钟爱的青花瓷。这种词器是景德镇的特产,技术被封锁了,德化窑没法生产。所以,郑芝龙只得亲自跑到江西,去购买青花瓷。

    而丝绸就简单多了,直接跑到繁华的杭州,找到一些大丝绸商,撒出银子,就能订到货了。当然,人家本来就有稳定的销售的下家,所以,郑芝龙加了价——供货商马上跪了……

    白银在大明太值钱,郑芝龙给每担丝绸加价10两,这在欧洲根本不算啥,但在大明,足以让大部分供货商给跪了……

    而且,郑芝龙在购买的过程中,也上下其手,私下捞了不少好处。比如,这批共500吨的货物,基本由郑芝龙一手操办完成。法瑞亚就是想插手,也得让大明朝廷允许他登岸啊。所以,他什么都看不见……

    郑芝龙在整个过程**贪墨2万两银子——这在大明朝,绝对是一笔巨资了。即使是那些海盗,打生打死,一年也捞不到多少,还得和众兄弟分。所以,缘分出身海盗集团,并立志当个海盗头子的郑芝龙,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果断放弃了当海盗的志向,准备好好为阿方索服务。尼玛的,要知道,大明朝唯一的开放港口月港,每年的税收不过6万两。而他一趟贸易就捞到2万两的好处,都赶得上三分之一个月港的税收了。

    货物抵达台南后,法瑞亚也抽了部分好处。加上陆地上的运费等等,从台南出发时,上报给阿方索的进价成本,就变成了1杜卡特一帮丝绸了。实际上,在大明岸上,每磅丝绸的进价不过0.67杜卡特。

    月港——马尼拉这条商路,阿方索暂时没动。因为,这是阿方索答应给墨西哥的利益。月港卖到马尼拉的丝绸,价格依然高达2.4杜卡特每磅。

    但台南收到的货物都是卖往欧洲的,而马尼拉的货物,都是卖到墨西哥和秘鲁,和阿方索的生意并不冲突。所以,阿方索也就没多事。

    至于瓷器,那就比较夸张了。在景德镇,一个大型的青花瓷瓶,只卖1两银子都不到。但到了欧洲……

    最终,阿方索匀出80吨丝绸和250吨瓷器给威尼斯商人和热纳亚商人。每磅1.5杜卡特成本(包括运费)的丝绸,批发给威尼斯和热纳亚商人时,高达5.6杜卡特。而瓷器就更夸张了,成本3万杜卡特的250吨青花瓷器,批发给威尼斯人和热纳亚人,竟然卖了100万杜卡特——这比白银的价格都贵……

    其实也难怪,欧洲早就引进了养蚕业,并有自己的丝绸产出。只是,欧洲丝绸质量太差。而且,因为欧洲人工成本高,丝绸价格也高。即使以5.6杜卡特每磅的价格卖,也只是和欧洲本地丝绸价格差不离的样子。

    但瓷器不同,欧洲根本不产瓷器。尤其是神奇的青花瓷,整个世界目前也就景德镇出产。所以,瓷器价格在欧洲很高,尤其是风靡欧洲的青花瓷,更是被当做牛逼的象征。要是哪个大贵族,家里不摆上几件象征“高大上”的青花瓷,都不好意思跟人装x……

    所以,这批瓷器获得三十多倍的利润,也就不奇怪了……

    盘算下来,除了自留的硝石以及部分的丝绸和瓷器,卖出去的丝绸和瓷器,竟然为阿方索带来170万杜卡特的暴利……

    不止如此,这趟船,还为阿方索带来了100吨低价的硝石,可以为他节省很多花销。

    而且,根据法瑞亚的报告,下一批货物,应该比这一批更多。也就是说,阿方索下一批货物的利润,应该有200万杜卡特以上……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