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四十五章 白佛堂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r />
    “哥,你不知道,这八路军虽然穷,但他们真心保护咱老百姓。”

    “你——,[***]每天在忻口打仗难道不是保护老百姓?你个愣货,我看你被八路军迷昏了头。如山,来我这儿,哥不会让你受苦的。”

    “不行,哥,我当八路军不是享福的,是解救劳苦大众的。”

    常如海见一时半会儿也说不动弟弟,就叹口气说:“今天我还有事,一时也没时间给你解释,当兵的事还是请你考虑考虑。”

    吃完饭,本玉道长就带着常如海去白佛堂。

    白佛堂是定襄县南涧村南10公里的五仙山(亦称雷轰尖山)腰的一座石窟佛殿。原先叫福田寺,北宋徽宗宣和年间改为今天的名字,原因是“有造碧玉像者,因名为白佛堂也”。

    到白佛堂只有一条小路,山路崎岖,十分难走,有时连驻足都困难,更何况是马匹。众人都把马留在南涧村,独自走在山路上。

    沿路的景观让人赏心悦目,尤其是满山的松柏,让白佛堂俨然成了一个世外桃源,让人神往。

    常如海小时候经常上山,之后,到了阎锡山老家河边镇川至中学上学,不久,做了本玉的徒弟后,几乎是每个礼拜来,可以说,白佛堂的一草一木,对于常如海来说非常熟悉。

    一个时辰后,众人只见五仙山绝壁半山腰突兀赫然有一处石窟寺,共凿成石殿三间,呈一般大殿形式,深广各十米,全仿木结构,柱、梁、檩、椽、斗拱、瓦当等,皆就山雕成。殿内凿有千叶宝莲玉佛一尊。

    杨胜武没见过白佛堂,见柱、梁、檩、椽、斗拱、瓦当等与一般木质结构无二,就上前摸摸,感觉硌手,才知真是石刻的。

    二斜眼一进门,正对着千叶宝莲玉佛,马上跪下,口中念念有词:“佛祖在上,保佑我杀尽鬼子,好回还家乡。”

    众人见二斜眼如此虔诚,不由得有些好笑。杨胜武对二斜眼说:“我说兄弟,你干吗对佛祖那么虔诚?”

    “队长,你有所不知,我一家都是盗墓之人,自然对佛祖心怀敬畏。”

    常如海一听,非常惊讶,但也没说什么,只有杨胜武知道二斜眼的情况,也懒得解释。

    “道长,小的问一句,按理说,这里是佛家圣地,可为什么道家却占了呢?”

    “这你就不懂了吧?这白佛堂自明嘉靖14年主持如秀禅师自感木质建筑不堪大火焚烧,就发出‘吾思世之坚者,莫坚于石也,不若于斯锥石威严之上,凿一广殿,岂不于乾坤而并处邪’后,历朝历代就是佛家和道家相互占据,你不见东配龙宫殿,东配殿北侧还有关帝庙吗?这里可谓儒释道三家云集。曾任定襄知县,江西定南人,清乾隆初进士钟一诚,写道:踏破云山翠几重,须穿石径入仙峰。回崖断处青林绕,晓曰升时碧草浓。扫却尘心闻唤鸟,徘徊古寺觅苍松。换鹅踟蹰人何在?石洞清幽宿露封。这里地处幽静,自然是儒释道三家争相占据的地方。”常如海娓娓道来。

    二斜眼一听,自是吐吐舌头,感觉这白佛堂真是深山藏古寺。

    等众人进了大殿后,只见从东配殿出来几个卫生员模样的八路军战士来。

    常如海一见,对本玉说:“师傅,这?”

    “这是八路军伤员。”本玉淡淡说道。

    常如海有些不明白师傅为何如此厚爱八路军,也不明白师傅为何如此改变主意,

    从一个醉心于修行养姓的人变成一个热衷于帮助八路军的人。

    常如海早先知道,自己的师傅本玉道长本是陕西省武功县的一个孤儿,一次,在钟南山流浪时遇到一个修行之人,由于喜爱本玉的淳朴、厚道,就收留为弟子,教本玉读书、武功,并告知,自己一派为金代由王重阳于山东宁海所创的全真教,属于宗祖谭处端的南无派。师傅羽化后,本玉含泪出山,游历全国各地。民国9年,到了白佛堂后,就被这里的仙境所吸引,加之白佛堂固有的石窟建筑还在,就在此住了下来。

    师傅是一个心地淳厚之人,这赵尔陆带着部队来南涧村创办根据地,同时也带着许多伤员,师傅或许是出于悬壶济世的目的来救助伤员的。常如海猜测道。

    〖 〗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