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四回 明君救孝子 顽徒感师恩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老妖回来果然说话算话,将那个出了分瓣梅花计的小妖给封为了先锋。本想立马就吃唐僧,但是那个先锋不出意外的给婉言拦住了,等过几天再吃。

    老妖怪一般都是傻子,就相信了,就先把唐僧给捆在树上了。

    唐僧就哭,对面也绑着个樵夫,俩人就唠嗑。说什么呢?互相攀比着,看谁更惨。

    唐僧滴泪道,“樵夫啊,你死只是一身,无甚挂碍,我却死得不甚干净。”樵子道,“长老,你是个出家人,上无父母,下无妻子,死便死了,有什么不干净?”长老道,“我本是唐朝太宗皇帝御旨前去取真经的,要度那幽冥无主的孤魂。今若丧了性命,可不盼杀那君王,孤负那臣子?那枉死城中,无限的的冤魂,却不大失所望,永世不得生,一场功果,尽化作风尘,这却怎么得干净也?”樵子闻言,眼中堕泪道,“长老,你死也只如此,我死又更伤情。我自幼失父,与母鳏居,更无家业,止靠着打柴为生。老母今年八十三岁,只我一人奉养。倘若身丧,谁与他埋尸送老?苦哉,苦哉!痛杀我也!”长老闻言,放声大哭道,“可怜,可怜!山人尚有思亲意,空教贫僧会念经!事君事亲,皆同一理。你为亲恩,我为君恩。”正是那流泪眼观流泪眼,断肠人送断肠人!

    这里面就交代了,李世民是为了求自己心安才让唐僧取经的。但是我们其实已经知道了,历史上的唐太宗展佛教是有自己用心的。

    还有就是通过唐僧最后的几句话,明里暗里在说,和尚念经嘛用也没有。而且还对应了唐朝排佛先驱傅奕的话了,西域之法,无君臣父子。

    悟空知道中计了,就前去找妖怪,来到隐雾山折岳连环洞。八戒上去就凿那山门,妖怪知道了之后,就又由先锋给出了个主意。

    弄个柳树根砍做个人头模样,喷上些人血,糊糊涂涂的,着一个小怪,出去骗人。

    八戒上当了就哭,猴儿觉着不对劲,就识破了,是个木头疙瘩,掉地上有响动的。

    结果妖怪就真找了个人头,再度扔出来。悟空认得是个真人头,没奈何就哭。八戒、沙僧也一齐放声大哭。

    这次悟空要报仇啊,就还去找妖怪准备打架。那老怪一看没法,就持铁杵出来,应声高呼道,“那泼和尚,你认不得我?我乃南山大王,数百年放荡于此。你唐僧已是我拿吃了,你敢如何?”行者骂道,“这个大胆的毛团!你能有多少的年纪,敢称南山二字?李老君乃开天辟地之祖,尚坐于太清之右;佛如来是治世之尊,还坐于大鹏之下;孔圣人是儒教之尊,亦仅呼为夫子。你这个孽畜,敢称什么南山大王,数百年之放荡!不要走!吃你外公老爷一棒!”

    妖怪自称南山大王,必有说法。悟空的话里,虽然将太上老君和如来给吹捧了一番,但总觉得不是正经味道哩。是老吴在埋汰佛道俩家呢,是在映射明朝皇帝大都信佛任道,就是不看重儒家啊。

    这行者与八戒,大杀四方。可怜那些不识俊的妖精,搪着钯,九孔血出;挽着棒,骨肉如泥!唬得那南山大王滚风生雾,得命逃回。那先锋不能变化,早被行者一棒打倒,现出本相,乃是个铁背苍狼怪。八戒上前扯着脚,翻过来看了道,“这厮从小儿也不知偷了人家多少猪牙子、羊羔儿吃了!”

    估计这个狼精也是有所指的,但恐怕也是个小人物,分析也没有什么意思。

    悟空八戒得胜归来,见沙僧还哭哩。八戒越伤悲,丢了钯,伏在坟上,手扑着土哭道,“苦命的师父啊!远乡的师父啊!那里再得见你耶!”

    沙僧现在的心情很是悲痛的,心思各半。一是怀念唐僧,而是感叹前程。八戒虽然老是叫嚣着散伙,但到了此时,老猪对唐僧的感情与日剧深,真情自然流露。

    悟空仍然去要妖精报仇,八戒滴泪道,“哥啊!仔细着!莫连你也捞去了,我们不好哭得,哭一声师父,哭一声师兄,就要哭得乱了。”

    我们看八戒此时就像换了个人似得,从没有过的深情啊。其实呢,老吴这么描述,自由他老人家的道理。

    好大圣,到了妖精洞府的后门。心里想道,“不消讲!那就是后门了。等我变作个水蛇儿过去。且住!变水蛇恐师父的阴灵儿知道,怪我出家人变蛇缠长。变作个小螃蟹儿过去罢?也不好,恐师父怪我出家人脚多。”即变做一个水老鼠,飕的一声撺了进去。

    “出家人变蛇缠长、出家人脚多”,老吴是不一般的损啊。

    悟空开始以为妖怪宰了唐僧,晒肉干防天阴的。但是从小妖的嘴里知道了,唐僧没死,所以就大喜。

    妖怪们纷纷出主意,怎么吃和尚才好。

    有的说,把唐僧拿出来,碎暧碎剁,把些大料煎了,香喷喷的大家吃一块儿,也得个延年长寿。

    又一个小妖拍着手道,“莫说,莫说!还是蒸了吃的有味!”

    又一个说,“煮了吃,还省柴。”

    又一个道,“他本是个稀奇之物,还着些盐儿腌腌,吃得长久。”

    算是服了老吴了,佛家的人看到此处,会不会气歪了鼻子啊。

    当然就惹恼了猴儿了,用毫毛变作一堆瞌睡虫儿,往那众妖脸上抛去。一个个钻入鼻中,小妖渐渐都睡倒了。只有那个老妖睡不稳,悟空给其用了双份,才将妖怪给弄睡着了。

    悟空找到唐僧,长老道,“徒弟,快来解解绳儿,绑坏我了。”行者道,“师父不要忙,等我打杀妖精,再来解你。”急抽身跑至中堂。正举棍要打,又滞住手道,“不好!等解了师父来打。”复至园中,又思量道,“等打了来救。”如此者两三番,却才跳跳舞舞的到园里。长老见了,悲中作喜道,“猴儿,想是看见我不曾伤命,所以欢喜得没是处,故这等作跳舞也?”

    额,悟空这是干嘛哩,唐僧又是在想啥呢?甭管到底是怎么回事吧,反正十分逗乐。

    最后,猴儿救下了师父还有个樵夫。三人出得洞来,长老谢道,“贤徒,亏你救了他与我命!悟能、悟净都在何处?”行者道,“他两个都在那里哭你哩。你可叫他一声。”长老果厉声高叫道,“八戒,八戒!”

    注意看唐僧的行为,开始问的是悟能,后来就高声历叫八戒。心里是十分窝火啊,自己还没死哩,你哭个什么劲儿啊?

    唐僧还是一贯的宠爱老猪的,对于沙僧是最瞧不上眼的,也难怪,第一次见面的感觉很重要。

    那呆子和沙僧过来见过师父,老猪忽然正常了,就忍不住举起钯把那坟冢,一顿筑倒,掘出那人头,一顿筑得稀烂。唐僧道,“你筑他为何?”八戒道,“师父啊,不知他是那家的亡人,教我朝着他哭!”长老道,“亏他救了我命哩。你兄弟们打上他门,嚷着要我,想是拿他来搪塞;不然啊,就杀了我也。还把他埋一埋,见我们出家人之意。”那呆子听长老此言,遂将其又给埋起来了。

    悟空和八戒将小妖们给烧死了,正好老妖醒了,八戒上前一钯,把老怪筑死,现出本相,原来是个艾叶花皮豹子精。行者道,“花皮会吃老虎,如今又会变人。这顿打死,才绝了后患也!”

    那个樵夫就想让唐僧到他家去,表示感谢。唐僧很高兴,受人感谢还能吃顿饱饭,傻子才不干哩,何况让妖怪们把自己饿了好几顿了。

    樵夫远见一个老妪,倚着柴扉,眼泪汪汪的,儿天儿地的痛哭。这樵子看见是他母亲,丢了长老,急忙忙先跑到柴扉前,跪下叫道,“母亲,儿来也!”

    这才是老吴真心希望的世间真情,大家要是有印象,那么书中第一回的那个樵夫也是如此一般的人物。是巧合么?非也,是老吴专门这么安排的,亲情大于道佛啊。

    樵夫家里不宽裕,八戒道,“樵哥,我见你府上也寒薄,只可将就一饭,切莫费心大摆布。”樵子道,“不瞒老爷说。我这山间实是寒薄,没什么香蕈、蘑菰、川椒、大料,只是几品野菜奉献老爷,权表寸心。”八戒笑道,“聒噪,聒噪。放快些儿就是。我们肚中饥了。”

    果然不多时,几种野菜吃的是叫个香甜。

    吃完上路,樵子还给指示了方向,“老爷切莫忧思。这条大路,向西方不满千里,就是天竺国,极乐之乡也。”

    注意,樵夫嘴里说的是“老爷”。但是,唐僧明显是个和尚啊。

    可见,在樵夫的心里,好心人比什么都更值得尊敬。

    那么这个南山大王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隐指么?

    有,在1495年也就是明孝宗朱祐樘的弘治八年,山西南山有人造反,但是不久就被平定了的。本来也没有什么意思,但是这个造反的头领人物却是个和尚。南山,就是指的终南山。

    但是从书中来看,南山大王还不局限于此,它同时还隐指了明朝孝宗期间,南方一些少数民族起事,这些领都给自己上了封号,叫做什么天王的,后来都被朝廷派员给平定了的。

    另外呢,这个南山大王是个艾叶花皮豹子精,猴儿还说它吃老虎吃人。因为明孝宗的乾清门附近的确有个动物园,养着唯一的一只花豹,就是这个大王的原型。我们所说的豹房,其实就是这个动物园,因为里面有个独苗花豹而命名。

    弘治十八年,天不假年,明孝宗在36岁的时候,便英年早逝(据有的史载,朱祐樘是因生病,一个姓高的御医给整错了药,结果稀里糊涂的死了)。

    总的来说,朱祐樘对内严苛亦徇私,对外保守但坚决。也算是明朝一个有为的皇帝,吴老爷子也相当认可的。

    唐僧几人继续上路西天取经,正是,降怪解冤离苦厄,受恩上路用心行。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接着胡说。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