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八章 徐州风云(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曹孟德挟众而来,扬言要吾徐州合州百姓殉葬,可见曹操对我徐州已经存了死磕的念头,外交显然已经无法奏效,为今之计,未有向周边求援,否则一旦曹操兵临城下,必然是生灵涂炭的境地。”面对满堂文武官员,个个如丧考妣的神情,年迈的陈珪缓缓跪立而起道。

    “敢问汉瑜公,何处有援兵?”自从得知曹操三军伐徐州以来,连续数日,陶谦夜不能寐,日不能食,整个人一下子仿佛苍老了二十岁,精神也萎靡了下来。

    “河北袁本初,北海孔文举,淮南袁公路处都可以派使者。”陈珪沉声回道。

    “汉瑜所言甚是,可立即派快马携带文书求援。”陶谦现在是完全没有了主张,丝毫没有考虑,便连连表示可行。

    “汉瑜公所进之言虽然可行,但却远水救不了近火,袁本初远在冀州,发兵的话,只怕要数月之久,而北海孔文举兵少将寡,有心无力矣。寿春袁公路,某听说他先前就连战败于曹操,如今又在攻打庐江,先别说他敢不敢面对曹操,就说他敢,此刻也断然抽出兵力救援我徐州危机的。”这会别驾从事糜竺,叹息一声,摇头分析了这几方救援的可能性。

    “子仲这是何意?汝难道莫非要让吾投降不成?”陶谦脸色一变,一脸不快的看着糜竺。

    “曹操此次伐我徐州,名义是报杀父之仇,可天下谁不知道,他父亲又不是使君你派人杀死的,可他却依旧打着复仇的旗号而来,说白了,不过是图我徐州版图罢了。”糜竺倒也不惧陶谦的猜忌眼神,继续道:“明公你难道忘了,广陵郡守韩子扬,也是徐州治下的兵马吗?眼下徐州危急,韩子扬作为徐州治下官员,自然也要监护守土之责,明公何不下一道军令,让他率部赶到东海驰援呢?”

    “他会来吗?”陶谦近来耳中可是听到不少关于韩烈僭越和叛逆的说辞,比如他私自出兵攻伐吴郡、丹阳二郡,再比如说他率军屠灭盐渎官吏以及商户。

    也正是因为听多了关于韩烈的谗言,以至于陶谦的潜意识中,自然把韩烈列入了敌对人物,压根就没把他列入可以驰援的盟友。

    “明公乃徐州牧,加安东将军,乃陛下诏书亲封的官职,他韩烈乃广陵太守,加右中郎将,无论哪一个职位,都需要受明公节制,相信只要明公一封军令下去,他必然无法拒绝。”糜竺正色的应道。

    陶谦皱眉之余,点点头道:“子仲你与韩子扬据说关系不错,此事就劳烦你跑一趟,务必请他派兵援助,告诉他所需军粮器械消耗,一切皆由我徐州州府支付,另外你带一百万钱币过去,就说是犒赏三军的奖励。”

    “明公圣明。”糜竺侧身作揖恭维道。

    大堂之上,曹豹、曹宏等一干徐州世族官吏,之后也纷纷被陶谦委已兵权,肩护起了守卫徐州的防务事宜,虽然这些人都十分不情愿接下这个差事,但他们也都知道,眼下可谓是生死存亡的时候,不是他们想投降就可以的。

    因为曹操的讨伐檄文很明确,不接受徐州任何官吏的投降,他要用徐州上下的鲜血要祭奠亡父,以抚慰悲痛的心灵。

    所以说这点曹操很明显是犯了糊涂,不接受投降,一律屠戮的结果,自然是逼迫所有的徐州民众与之对抗到底。

    不过曹操这般做,也是是无奈之举,眼下他袁绍盯的死死的,地盘被限制在兖州这块狭小之地,四面都是敌对势力,若是他不打着报仇杀戮的名义,袁绍断然不会看着他把徐州这块肥肉吞下去。

    为了安抚住目前对他最大威胁的袁绍,他也只有故意装傻,借着报仇雪恨的名义攻打徐州,再借机兼并徐州之地。

    会议结束之后,陈珪并未与糜竺做交流,二人只是交换了眼神,便前后离开了州牧府,眼下对于陈珪和糜竺来说,自然是最好迎立韩烈为徐州之主的机会。

    刚才陈珪故意推荐了几位可以救援徐州的诸侯,却唯独没有提韩烈,自然是有摘清自己的嫌疑,因为陈珪很清楚,陶谦对韩烈有很深的嫌忌。

    但糜竺作为商人出身,与韩烈有生意往来,在徐州已经不是秘密,而由他来举荐韩烈救援徐州,却并不唐突,也不会让陶谦觉得无法接受。

    这一来是固然是糜竺是商人,二来也是糜竺手中没有兵权,根本无法与韩烈形成内外勾结的局面,但陈珪却不同,他无论是身份地位,都是徐州首屈一指的人物,虽然他手中同样没有掌握真正的兵权,但谁能保证他手中没有秘密掌控着城内一些领兵的将领呢?

    曹操此次讨伐徐州,起兵三万五千人马,其中有五千骑兵,号称十万大军。

    从兖州治下的东郡出发,若进入徐州地界的话,便是下邳国,为此当消息传到下邳国时,时担任下邳国相的笮融,第一个的念头不是率军民抵抗,而是立即逃离下邳返回家乡。

    原来笮融乃是丹阳豪强出身,因善辩豪勇而知名,早年陶谦在丹阳募兵之时,得笮融率众投奔拥护,得以募得八千丹阳精兵,从而使得陶谦在徐州站稳脚跟,也让笮融从一个地方豪强,一路青云直上,被陶谦委以心腹,一度掌控着下邳、彭城、广陵三郡的漕运税赋等大权,为此敛财超过亿万。

    而盐渎县令吴俊,实则就是他一房小妾的表弟,为其在盐渎大肆敛财,而就在前不久遭到韩烈的镇压屠杀。

    笮融实则就是个见利忘义的小人,为了自保,就在曹操的檄文刚传到徐州之际,他便率领帐下多年培养出来的三千佛陀兵,携带着多年贪墨聚敛的钱财,放弃了下邳郡国,连日奔逃到了彭城国。

    时彭城国国相正是有着徐州名士的赵昱担任,赵昱字元达,广陵人氏,此人说起来确实是个老好人,不但救过张昭,也与王朗相交莫逆,还与陈登是至交,可谓是名闻徐州的名士。

    老好人的赵昱,见笮融率领佛陀兵前来,还以为笮融又要举行什么佛会,原来笮融虽然贪财重利,表面上却是个佛教徒,为了骗取那些底层的百姓,他平时多喜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