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八十三章 纷纷扰扰的世界(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二百八十三章 纷纷扰扰的世界(二)

    自从经济危机爆以来,日本在1932年总算稍稍控制住了经济不断下滑的颓势,经济开始出现了缓慢的复苏。    在这期间日本经历了滨口雄幸、若櫬礼次郎、犬养毅三届内阁,从政府应对危机的策略和措施看,大体上可分为“井上财政”和“高桥财政”两个阶段。1929年7月成立的滨口雄幸内阁推行两大政策,即币原喜重郎外相提出的“协调外交”政策和井上准之助藏相提出的“紧缩财政”政策。

    井上财政政策的目的在于尽早实现落后于西方各国的黄金解禁,即恢复金本位制,使日本经济回到国际经济的正常轨道上来。井上内阁之后,立即着手黄金解禁的准备,其准备工作之一是为维护因投机而急剧暴跌的外汇行情补充外汇储备。政府命令横滨的正金银行购买出口票据,再由政府和日本银行将票据秘密地认购下来,至1929年末,外汇储备恢复到2.5亿日元。

    第二项准备工作是为防止黄金外流,设置了对日贷款和由日本银行处理民间存款的硬性规定。准备工作就绪之后,1929年11月21日,布了日本将于翌年1月11日起实行解除黄金出口禁令的命令。开始井上财政政策的基本构想是:如果日本的物价在国际上比较高的情况得到纠正,日本就会开辟通往“真正繁荣”的道路,他认为黄金解禁将使外汇行情趋于正常,通货收缩将会使物价下降。然而,大危机爆之后,世界的物价普遍下降,日本的高物价并未得到多大纠正,他也没有料到在世界范围内正在出现金本位制重新瓦解的趋势,黄金解禁和紧缩财政带来的经济萧条,再加上突如其来的大危机,使日本经济雪上加霜。紧缩财政进一步抑制了社会需求,“产业合理化”政策使失业队伍进一步扩大,黄金解禁后汇率上升带来的物价下降,使危机时期已经出现暴跌的物价进一步下滑。

    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丁商业者、工人、及广大工薪阶层遭受沉重打击,而且殃及到抵抗力本来就差、建立在落后经济结构上的农村经济和农民。“农村的穷困”,作为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凸显出来。这种经济政策无疑遭到日本人民的反对,在1931年4月,在滨口相及内阁遭到恐怖袭击,在这种威胁之下,这届内阁只有解散一条路可走。最终成立了第二次若櫬礼次郎内阁。但是这届内阁的要任务是继续推行所谓的“产业合理化”政策。而不是解决愈演愈烈的经济危机导致的一系列的问题,之所以继续推进这项经济政策,若櫬礼次郎内阁的初衷是在于提高日本企业的素质,尤其是用排出国内过分竞争的办法来加强国际竞争能力。

    另外,在坚持这一政策的同时还依靠政府行为,在企业界大力推广组建卡特尔,并为加强其活动制定了“重要产业统制法”,对中小企业组成的卡特尔也制定了“工业组合法”,根据扶持托拉斯的政策,推行了政府和民间相结合的大型企业合并。这一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经济危机期间实行这一政策就是一大败笔,毕竟在经济危机期间实行这样的政策的话造成企业裁员增加,工人工资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更进一步激化了本来就很尖锐劳资矛盾,这种改革也被指责为“日本式的产业合理化”。据日本官方统计,至1932年,失业和半失业者高达3oo万人,广大工人阶级挣扎在死亡线上。随着英国英国再次放弃金本位制,使币原外交和井上财政政策宣告破产,第二届若櫬内阁也自动垮台。

    紧接着犬养毅内阁在日本人民的期待的眼光中上台,在上台之后就启用了高桥是清为藏相。高桥在就任当天就来了一个18o度的大转弯,终止井上财政政策,断然废止金本位制,再次禁止黄金出口,连同后来实行的停止兑换黄金措施一起,使日本进入了所谓的“管理通货制度”时代。宣布禁止黄金出口后,国内物价持续上升,日元对美元的比值大幅度下降,日本这种对内保持垄断性高物价、对外采用日元贬值的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