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5章 御驾亲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175章 御驾亲征

    自从继位一来,耶律璟哪见过这种阵容啊。?  ?  ?   ? 不管是挞烈派系的,还是高派的,还是中间派的,都跪在一块,请求自己兵南下,和周国争夺幽州。如果说刚才耶律璟只是觉得高莫翰有点耍无赖的话(谁让你先耍无赖,把大臣们的嘴堵上了呢),那么现在耶律璟扎扎实实的感觉到压力了。

    如果自己不出兵,那么从这一刻开始,君臣对立就形成了。耶律璟喝酒是喝酒,可是朝政还是要控制的,脑袋还是清醒的,这适当的妥协,他还是懂的。想到这里,耶律璟沉下着脸,说道:“众位爱卿平身,朕意已决,兵南下!”

    耶律璟说话的时候,眼睛盯着群臣,暗暗的观察大家伙儿。看群臣由面色担忧,再到纷纷松了一口气,耶律璟心中微微安心,又加了一句话:“出兵之事,不必再议!”好一个“不必再议”,好像一直主张出兵的是他,而不是群臣一般。

    “陛下圣明!”耶律挞烈、高莫翰等一齐说道。高莫翰也不是笨蛋,在这个再提“耶律德光”那就是没事儿找抽型的了。

    “陛下,”耶律挞烈刚刚地上爬起来,又一次站出来,说道:“关南之地丢失,燕云震动。近年来,在燕云十六州,汉军与契丹军之间多有不和之处。周军之所以能够迅推进到涿州一带,臣以为汉军叛变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臣请陛下下旨,调解汉军、契丹军之间的摩擦,同心一意拱抗周国。”

    高莫翰瞟了眼耶律挞烈,眉头轻轻一皱。汉军、契丹军不和,还不是你小子搞得事儿,你小子当南院大王在南京呆了两三年时间,也没见你调解两族之间的矛盾啊,相反你小子处处打压汉将。不过耶律挞烈现在能提出这样的建议,而不是提议彻底排挤汉将,那说明这耶律挞烈进步了,这小子成熟了。

    高莫翰站出来,说道:“臣附议。臣再建议任命北院大王耶律屋质为帅,统领契丹大军南下。”

    高莫翰说这个话,是有点和耶律挞烈别苗头的意思。平心而论,眼下契丹名将,以高莫翰为。用后世的话说,高莫翰这老小子不是一般人。先,这家伙不是契丹人,他是渤海人(唐末辽东有个割据势力-渤海国),这小子很有才干,耶律阿保机平定渤海的时候,这家伙跑到高丽,竟然混了个驸马爷。后来因为在高丽犯事,逃回了渤海,在渤海过的很不如意,酗酒杀人,被当地政府缉拿归案,正巧让耶律阿保机知道了,阿保机知道这小子有才,于是就赦免了他(五代时期的名人似乎都不是什么好鸟:朱温是个泼皮,**用是分裂分子,杨行密是小偷,徐温是盐贩子,马殷好些是木匠,可还是个不安分守己的木匠)。从此,高莫翰飞黄腾达起来,以至于耶律德光曾经当面对高莫翰说:“自朕起兵一来,大小百余战,卿的功劳第一,就算是古之名将也不过如此。”比较著名的战役,有解救石敬瑭打垮后唐的太原之战,灭亡石晋的滹沱河之战。

    不过,高莫翰唯一一个缺点就是世宗皇帝开始,他就已经转行当起了文官,不理军务已经七八年时间了。可是,这老小子在军中威望很高,耶律挞烈不愿意他掌兵,皇帝耶律璟也不愿意他掌兵。而高莫翰自己,恐怕也不愿意掌兵。带兵打仗,到了他这个份上,继续留在军中,那可就是自己找杀头了。当年世宗皇帝即位,他既然已经急流勇退了,现在他没必要再**来。另外,老头子年纪真的是大了,被耶律挞烈架空之后,他心情也不好,身体也变得差了许多,打仗这种技术活,他现在有点吃不消了。

    高莫翰自己不愿意将兵,却更不愿意将兵权教到耶律挞烈手上。其实耶律挞烈这个人还算不错的,不过就是好大喜功,没有打仗的经验。高莫翰怕他把契丹大军给废掉。至于高莫翰推荐的北院大王耶律屋质,这个人,打仗确实当过仗,可有两个缺点,第一,这家伙从来没有打过大仗、恶仗,打的都是些小战役,或者对大局无关紧要的战役;第二,在军事上,这小子从来都没有独当一面的时候。而耶律屋质最擅长是政务。他最出名的,就是调解世宗皇帝和他奶奶之间的恩怨(耶律德光死后,兀欲当了皇帝,可是德光的老妈,兀欲的奶奶不乐意,想立自己小儿子李胡当皇帝,两帮子人闹内讧,是耶律屋质出面调解的。)。但这小子脑子比较活,喜欢用奇兵,往往能够出奇制胜。

    高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