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四章 太监冯保的美人计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使。以从七品之官单独觐见圣驾,极为罕见。尤其是,当今皇上极少召见大臣,内阁大佬常常求见不果,却独独召见一个行人,李芳担心内阁、科道会有非议。

    “这就见!”皇上态度坚决地说,边抬脚迈步出了观花殿。

    李芳不敢怠慢,急命一个随堂太监到行人司传旨,传行人张齐即刻到平台召对。

    过了半个时辰,皇上在东暖阁稍事休息,喝了杯热茶,李芳就禀报张齐已在平台候驾。皇上起身,来到平台安放的御座,命张齐平身回话。

    “此番护送高先生,何以去了这么久?”皇上上来就问。

    “禀陛下,高阁老此次还乡,把三个女儿的灵柩一并带回原籍安葬,东下潞河,走了水路,出运河入卫水,再渡黄河,是以延宕些时日。”张齐回答。

    “高先生何其不幸耶!”皇上感叹道,又说,“你想的很周到,天气炎热,高先生上了年纪,又染恙在身,走水路甚好。此番护送高先生,一路上顺利吗?高先生身体好些了吗?”

    张齐把一路情形,择要述说了一番。

    “高先生家乡如何?”皇上又问。

    “新郑虽有个新字,却是古邑,乃是轩辕黄帝故里,白居易的出生地,欧阳修的长眠处……”张齐不厌其烦地说开了。李芳直给张齐递眼色,让他不要啰啰嗦嗦,皇上听读章奏,每每不到一刻钟即不耐烦了,目下张齐已说了快两刻了,还没有止住。

    “当年高先生的祖父为山东金乡令,致仕时行囊寥寥,惟有金乡枣苗若干,携于新郑高老庄,如今一个甲子过去了,新郑成了大枣之乡,微臣所见,枣树成林,硕果累累呢!”张齐兴奋地说。皇上兴趣盎然,还不时追问细节。张齐也就放开胆子,把在新郑的所见所闻,一股脑都说了出来。最后,张齐感叹道:“新郑高家三代在县城营建了颇是宽敞的宅邸,高家在新郑口碑甚好,倘若不是牵挂皇上,高先生在老家,倒比在这京城自在多了呢!”

    皇上点头,沉思了片刻,问:“高先生有什么话没有?”

    “高阁老甚是牵挂皇上。”张齐说。

    皇上低下头,沉默了。

    张齐想了想,又说:“哦,对了,高阁老回到故里,曾赋《闻蝉》诗一首。”说着即为皇上吟诵

    何处寒蝉抱叶吟,

    日高风静响沉沉。

    无端清切惊残梦,

    暗引悲秋万里心。

    皇上叹息一声,喃喃道:“先生此乃为不能一展经国济世之志而痛惜!”

    “哦,微臣想起来了,”张齐兴奋道,“高阁老离京,众皆心有忌惮而不敢相送,惟高阁老的门生、兵部主事吴兑送之潞河,高阁老一路上对吴兑说,要多留意边务,还说,今年秋防当格外用心。”

    皇上坐直了身子,吩咐李芳:“这就传朕的口谕,著行人司派人去高先生家乡,赐白金一百两、蟒衣两袭,以慰先生之心。”

    “微臣愿往!”张齐忙说。

    皇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说:“你不辞劳苦,又要往返三千里,足见忠心。”转头对李芳说,“传朕的口谕给吏部,科道有缺,著即甄拔张齐补之。”

    张齐叩头谢恩。待张齐刚辞别,皇上对李芳道:“即到内阁,传朕的口谕:今年秋防需格外留心,著内阁写本来说。”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